(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电力行业十五五规划前瞻:建成统一电力市场,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十五五”整体展望:电源侧市场化、清洁化,助力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建设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当前至2030年进入加速转型期。电源侧方面,“十四五”已明确2029年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市场电交易将大幅扩容,激活电力多元价值,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十五五”期间预计每年新能源装机维持在2-3亿千瓦,助力能源低碳化转型。
电力“能量—调节—环境—容量”四维价值体系完善:“十五五”期间电力价值将从以电能量价值为主,逐步向电能量价值、调节价值、环境价值、容量价值等多元价值并重转变。调节价值通过辅助服务市场体现,2024年全国辅助服务市场规模约400亿元,如果将未来现货价差对应的调峰收入一并考虑,则“十五五”期间辅助服务规模有望增加至2000亿元左右;环境价值通过绿证市场体现,2025年上半年我国绿证交易分别为3.48亿个,同比增长118%,新能源发电量中绿证交易占比30.3%。绿证价格现阶段承压,长期来看碳价支撑绿证价格;容量价值通过容量电价体现,其中2026年起煤电容量电价将提升至50%以上,长期来看有望提升至100%。
火电:转型调节型电源,盈利稳定性提升。预计2030年火电装机16亿千瓦,装机占比30%,发电量占比50%,利用小时数下降至3500,向调节型电源加速转型,盈利特征由周期性转向相对稳定性。成本端,预计动力煤市场价在需求宽松以及供给端反卷等因素影响下,在600-800元/吨范围波动。收入端,预计2030年容量电价比例提升至70%(对应度电容量电价0.066元/千瓦时),辅助服务(含现货价差对应的调峰收入)提升至0.03元/千瓦时,则容量电价与辅助服务合计约0.1元/千瓦时,与点火价差接近,因此2030年煤电将有较大比例现金流来自容量补偿和辅助服务,其对于煤价、电价敏感性低,推动煤电盈利稳定性提升。
新能源:新增装机主力,迈向全面市场化。预计2030年新能源装机30亿千瓦,装机占比接近60%,发电量占比1/3,至2035年装机进一步增加至36亿千瓦以上。136号文明确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改革方向,并通过新老划断、机制电价等政策缓冲实现平稳过渡。136号文引导新能源与调节电源、电网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全面入市将对电量电价造成压力,其中风电由于出力相对分散影响较小,光伏由于出力集中影响较大。假设光伏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组价价格企稳,取光伏系统初始投资成本2.75元/W,我们测算当光伏上网电价不低于0.25元/千瓦时(略高于山东机制电价竞价结果0.225元/千瓦时),才能满足IRR≥6%的投资要求。
投资策略:“十五五”期间,火电有望增强其保供及调节价值,个股建议关注大唐发电、建投能源等;新能源全面入市后考验电站运营能力,看好具备区域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个股建议关注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福能股份、中闽能源等;水电在低利率环境下股息率具备吸引力,个股建议关注长江电力、川投能源等;核电聚焦中长期维度装机弹性,个股建议关注中国核电、中国广核。
风险提示:电力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来水、来风、光照资源条件不及预期的影响;电价超预期下跌的风险;煤炭价格超预期上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