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22 01:07:25
(原标题:机构调研热度维持高位 具身智能企业受关注)
本周(11月16日—11月21日)机构调研热度总体维持在高位,截至11月21日17时,共有404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投资者调研记录。其中容百科技、蓝思科技接待百家以上的机构。
从调研内容来看,锂电池正极材料等相关领域布局进展,以及具身智能领域的产能情况,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从赚钱效应看,本周接受机构调研的上市公司中,只有36家上市公司实现正收益,涨幅排名前三的个股分别为深中华A(上涨32.24%)、大为股份(上涨16.87%)、同益股份(上涨16.51%)。
锂电池企业受热捧
近期,受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锂电板块反复活跃。在此背景下,容百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受到机构重点关注。
作为正极材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容百科技已经完成了由三元正极材料龙头向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平台公司转型。钠离子电池材料作为公司重点布局的新兴赛道,其技术研发、产品矩阵、产能规划及客户合作均取得显著突破,为公司新兴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钠电新兴技术的发展并非对原有锂电市场的替代,而是共同做大新能源市场,覆盖更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容百科技表示。
在接受调研期间,容百科技详细介绍了公司产能情况:公司于2025年在仙桃建成6000吨中试线,以验证新工艺与新设备;2026年预计通过改造与并购实现5万吨钠电产能,并新建5万—10万吨完全适配钠电的新产线,“展望2030年,公司目标实现百万吨级钠电材料产能,并于2029年开始在北美、欧洲等海外市场布局产线,实现钠电全球本土化供应”。
丰元股份在本周也受到机构重点关注。在回应关于磷酸铁锂产能的布局规划话题时,丰元股份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的磷酸铁锂产能共计22.5万吨,7.5万吨产能处于在建阶段,产能分布在公司枣庄、玉溪、安庆的三个基地。公司也会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下游客户的需求变化,在产能建设实施过程中进行实时调整,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带动公司有效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丰元股份表示,2025年第四季度以来,受益于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的有效产能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后续公司将通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深化现有客户合作、积极拓展下游头部企业订单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产能消化能力,推动产能利用率持续优化。
丰元股份同时提到,全球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市场持续向好、增长明确,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将精准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深耕锂电池正极材料主业,凭借深化合作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优化成本、完善管理提升效能等一系列行动,全方位增强整体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具身智能布局获关注
上市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也是本周机构投资者调研的重点。
斯菱股份于2024年正式成立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机器人零部件产品。目前公司主要聚焦于谐波减速器的研发和量产,该产品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多个应用场景。斯菱股份表示,谐波减速器的核心设备于2024年底陆续到位,可实现小批量生产。此外,公司于今年投资第二条产线,预计年底达产,该投资旨在储备更多产能,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的增长。
作为具身智能领域的“新秀”,宏润建设重点回应了关于星际动力与矩阵超智合作的情况。11月3日,由宏润建设与矩阵超智共同出资的星际动力正式宣告成立,旗下第一款人形机器人Star Dynamics星际1号也正式亮相,并在舞台上完成了一场“脱口秀”。
宏润建设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矩阵超智和星际动力主打产品是全栈式人形机器人。
星际动力目标实现全场景的商业落地,针对不同场景需求,部分产品将基于矩阵人形机器人基础架构,研发更多系列产品,除了双足人形,还可以开发例如轮式或履带式,关键零部件方面例如更经济性的灵巧手等,以及垂直场景的“机器人大脑”优化,满足不同工作任务要求的同时,实现轻量化和降低成本。星际动力已开始组建自研设计团队,预计2026年团队人数规模将达到60—100人,力争明年尽早产生商业化收入。
蓝思科技透底机器人出货量
蓝思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布局较早,公司持续深耕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与机器视觉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具备从概念设计到批量制造的全过程实施能力。
蓝思科技在接待调研时提到,11月18日,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正式启用,占地400亩,厂房面积约18.9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以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实现从新材料研发、核心部件制造到整机组装完整生态链的全面贯通。该园区基地投产后,蓝思科技将形成以长沙为核心、东南亚(越南、泰国)为支撑的机器人全球制造布局,海外产能将重点服务北美等国际市场。
蓝思科技同时表示,目前公司已切入北美及国内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的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前列。预计今年人形机器人出货3000台以上,四足机器狗出货10000台,初步成为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2026年,预计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和整机组装规模翻番,2027年人形机器人与四足机器狗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当前机器人规模处在倍数级上升期,公司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造平台,对具身智能未来发展和业绩增长充满信心。
蓝思科技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归母净利润为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其第三季度营收207.02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蓝思科技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全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及下游高景气。目前,公司定位于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正在积极拓展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能AI眼镜、人形机器人、AI硬件等全领域应用,并提供从新材料生产、功能模组制造、智能设备研制到整机组装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
2025-11-22
证券时报
2025-11-22
券商中国
2025-11-21
券商中国
2025-11-21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1-21
国际金融报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