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11-20 03:51:13
(原标题:极飞科技,和大疆“硬刚”)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在消费市场产品花样不断翻新的今天,无人机这个品类已经变成受众相当广泛的科技产品。从以前的专业操作,到社交平台活跃的拍摄道具,无人机无论是价格还是操作的便捷性,都相比以往有了长足的提升。
而除了光鲜的达人博主、炫技的科技达人等生活场景外,在田间地头,无人机也在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小市场。放眼至全球,粮食、农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而这条赛道,也孕育出了一家即将走向上市的公司——极飞科技。
这是一家没那么“洋气”的公司。
客户是朴实的农民,产品是以实用性为目标的工业无人机,甚至选择这个赛道,都有几分避开大疆“锋芒”的意味。
最新资料显示,全球无人机市场近年来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年内市场规模有望超过500亿美元。而这一增长的驱动力,正在带动无人机从消费级娱乐赛道转向工业级与商用市场。
在消费级无人机赛道,大疆创新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且几无对手。而专注于特定行业的工业级及商业级市场,则是当前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
极飞科技便是看中了工业级市场的潜力。在农业无人机领域,极飞科技是大疆的主要竞争对手。
当然,即便是在相对弱势(与消费级相比)的细分市场,大疆仍占据农业无人机超5成的市场。
除了大疆这座“大山”,工业无人机也早已成为必争之地——极目机器人、傲视智绘、纵横股份以及城市交通领域的亿航智能,都对这块市场“虎视眈眈”。
在这一市场上,极飞远未高枕无忧。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各自擅长的技术方向,愈加庞大的资金需求,都考验着企业的生存能力。
站在港交所门前,极飞还需走得更高更远,以印证自己的商业价值。
(图 / 界面图库)
1、成长在田间地头
自始至终,无人机行业都是一个靠专利和技术硬实力展开的商业叙事。
身处其中,极飞科技的创业故事也不免于俗套。
极飞科技的创始人彭斌是一位技术极客,大学时期热爱航模的他,也将这一爱好变成了他的事业。
彭斌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提到,2007年创办极飞科技,就是因为自己对飞行器的喜欢。他的第一桶金,也是将无人机卖给玩航模的群体。
这笔钱,成了彭斌做农业无人机的启动资金。2014年,极飞科技正式进入农业领域,并把第一个商业化场景定为喷洒农药。也正是从喷洒农药、施肥等简单重复性的农业场景中,极飞科技发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初期的极飞科技,并不是一个具有十足科技范的企业。在2013年开始涉足无人机农业植保时,最早的试验就是用水瓶和汽车雨刮器这些部件,和无人机组装起来,“拼凑”起有一架具备喷洒农药功能的无人机。
那时候的极飞并没有实现全自主和精准喷洒,仅仅只是能够满足喷洒的需求,操控难度和精准度等标准,远未达到实际农业生产的需求。
可以说,极飞的技术成长和企业成长,都来自于田间地头。
由于应用在成熟的商业化场景,农业无人机赛道是整个低空经济中发展成熟度最高的领域。
中国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无人机飞行总时长约为412.05万小时,其中超98%来自于农用无人机。
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发展和现代化需求,催生了农用无人机的市场缺口。
2016年,极飞科技正式研发出了能够自主飞行并且精准作业的第二代植保无人机P20。
精准的定位和管理监管系统,让农用无人机产品更加名副其实,也让这家企业进入到了技术导向阶段。
自2015年推出电驱动多旋翼自主作业农业无人机后,极飞科技陆续构建了完整的农业机器人产品矩阵,涵盖农业无人车、农机自动驾驶仪及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等,并开发移动应用程序实现远程操作与实时监测,提供无人化农业解决方案。
目前,极飞科技的产品矩阵包括农业无人飞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智能农场物联网产品,特别是在农作物管理环节,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数字化、精准化与智能化水平。
截至目前,极飞产品载重也从2015年的6千克提升至2024年的80千克,终端价格从20万元降至不足4万元,功能也从单一喷洒扩展到播种、吊运等多元场景。
2、蓝海还是红海?
追溯企业发展历程,2007年成立后,极飞科技并非一下子就选中了农业无人机赛道,公司也曾探索物流、巡检、搜救等多领域应用,甚至参与南极科考项目。
转折点出现在发现客户更倾向采购飞控系统而非整机后,公司才在2013年全面转向植保无人机研发。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曾表示:“我们的目标是用机器人替代重复性劳动,让农民从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
但即便是选中了一个当时相对小众的赛道,在极飞科技之前,大疆创新仍旧在无人机市场占据了绝对的领先位置,不论是消费级还是工业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全球农业无人机前两大公司市占率已超75%,其中极飞科技排名第二,市占率为17.1%,与行业第一的大疆(59%)有较大差距,行业的寡头效应相当明显。
在技术专利领域,大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保持着绝对的领先。
(图 / 大疆官网)
截至2023年底,大疆专利数量超3.8万个,其中中国国内专利申请量超过7000件。专利类型涵盖关键的飞控系统、云台、相机、图传、软件算法等几乎全领域,技术护城河相当可观。
相比之下,极飞科技作为农业无人机的巨头,其IPO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极飞科技拥有1000多件发明专利,全球专利累计申请数量超过4100个。其专利布局则涵盖硬件、软件和算法等方面,集中于精准喷洒、农机自动驾驶等智慧农业领域,在场景应用上优势更加明显。
事实上,在大疆几乎全领域专利覆盖之下,包括极飞科技在内的公司,更专注于细分领域,这种策略也让这些企业能够在大疆的一骑绝尘之下,有了一战之力。
农业无人机市场未来可期。
Mordor Intelligence机构数据显示,农业无人机市场在2025年价值5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80%。其中硬件以2024年收入的64%主导农业无人机市场,软件是增长最快的部分,复合年增长率为29%。
目前,极飞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净利润7040万元,最新估值约为73亿元。而根据全球市占率粗略测算,大疆农业无人机营业收入约36.8亿元,约是极飞科技的3.5倍。
3、上市不易,生存考题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与联合创始人龚槚钦的相遇,成为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点。两人从一顿午饭长谈开始,最终决定将公司业务全面转向农业领域。
但即便是大疆不怎么“擅长”的农业领域,其在全球市场也有着近60%的市场占有率,远超极飞科技。
好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海外农业市场拥有庞大需求。
招股书援引相关数据显示,按营收计,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由2019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9亿元,预计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以53.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到749亿元。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数据显示,2022至2025年上半年,极飞科技海外收入占比从24.1%上升至25.2%,泰国超级农场、南美联名品牌等布局相继落地。招股书显示,IPO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农业机器人、建设新总部及拓展全球销售网络。
当然,紧盯海外业务,不可避免的便是国际运营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中的市场差异、文化差异、政策法规变化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都可能影响海外业务运营与财务状况。
此前,有机构研究中提到,大疆对于海外市场的布局和研究颇有心得,北美市场几乎贡献了其海外收入的45%,大疆方面也相继组建本土化团队,以满足海外日趋严格的安全监管和合规等问题。
这些都需要极飞为探索海外市场方面做足准备。
但在业务拓展之外,极飞更需要思考的是自身的增长路径和生存考题。其目前的业务显示,无人机售卖业务占比高达89%(2025年上半年计),单一的业务依赖,让其难以实现更多的业务增长,并且极易受到友商和市场波动影响。
尽管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了农业无人车、智慧农场的相关产品,但是尚未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优势,毕竟在生态方面,大疆显然更胜一筹。未来如何实现生态转型,构建除了硬件销售外的产业增长体系、实现增长破局也尤为关键。
更需要注意的是,大疆始终对工业级市场虎视眈眈。
而在研发方面,极飞科技也面临研发费用率下滑的隐忧,今年上半年,极飞科技的研发费用为7836万元,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平均占比为24.4%。在未来更强的技术迭代压力下,极飞的发展也存在挑战。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IPO只是资本验证商业模式的第一步。在资本的加持下,极飞科技能否在这条没有那么蓝海的赛道上开辟出一条极飞式发展路径,想好未来的增长路径和产业图谱,才是发展的关键。
*注:文中题图及未署名图片来自极飞科技官网。
创业最前线
2025-11-20
证券之星APP
2025-11-20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19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19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19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11-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