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巴菲特发布“终极谢幕信”:正式交棒阿贝尔,加速千亿慈善布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1 12:50:31

(原标题:巴菲特发布“终极谢幕信”:正式交棒阿贝尔,加速千亿慈善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在当地时间11月10日的美股盘中,95岁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发布了最后一封致股东信,宣布三大历史性决定:不再撰写年度致股东信及主持股东大会,年底将CEO职权完全移交格雷格·阿贝尔,并加速完成其千亿美元慈善捐赠计划。

这封充满哲思的“感恩节谢幕信”,不仅标志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巴菲特时代终结”,将正式步入后巴菲特时代,更展现了巴菲特对财富、传承和人生的终极思考。


交棒格雷格·阿贝尔

现年63岁的阿贝尔将在年底接替95岁的巴菲特担任伯克希尔首席执行官,而“奥马哈先知”巴菲特仍将担任董事长。

在信中,巴菲特对继任者格雷格·阿贝尔给予高度评价:“格雷格·阿贝尔完全超出了我对他接任CEO的期望。他理解我们许多业务和人员的情况比我现在要好得多,并且他在许多其他CEO甚至不考虑的事情上学习速度非常快。”

“我想不出有哪位CEO、管理顾问、学者、政府成员——你能想到的任何人都行——能让我选择他来代替格雷格管理你我的储蓄。”

这一表态被视为对市场关切的明确回应——自2021年宣布阿贝尔为接班人以来,投资者始终关注巴菲特对其实际信任度。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特别强调阿贝尔对保险业务的理解:“格雷格理解我们财产意外险业务的潜在上行空间和风险,比许多长期的财产意外险高管要深刻得多。”这一评价对伯克希尔至关重要,因为保险业务一直是公司资本配置的核心引擎。

加速慈善进程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官网发布了沃伦·巴菲特最新的捐赠决定:巴菲特将1800股A类股票转换为270万股B类股票,并立即捐赠给他家族的四个慈善基金会。具体分配为:150万股给予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其余三个基金会——舍伍德基金会、霍华德·G·巴菲特基金会和诺沃基金会各获得40万股。这些捐赠已于当日完成交付,有媒体评估价值超过13亿美元。

本次捐赠延续了巴菲特“生前完成财富转移”的一贯理念。巴菲特解释这一加速捐赠的决策原因:“我的孩子们都已超过正常退休年龄,分别为72岁、70岁和67岁。”

“我的子女正处于智慧与经验的巅峰……他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在我早已离世后他们还健在,并且如果需要,可以采取前瞻性和反应性的政策。”

这一安排体现其反对“从坟墓里发号施令”的财富观,也与他在2010年与比尔·盖茨发起的“捐赠誓言”一脉相承。巴菲特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他去世后将不再向盖茨基金会捐赠,而是由他的三个子女负责管理慈善事业。

此前公开资料显示,巴菲特慈善捐赠始于2006年,他承诺将99%的个人财富用于公益事业,截至目前其慈善捐赠已超600亿美元。截至2025年,巴菲特已通过历年捐赠将其持有的伯克希尔股份比例降至约5%,本次加速捐赠后,其持股比例将进一步降低。

谢幕“股东信”和“股东会”

在信中,巴菲特表示,“我将不再撰写伯克希尔的年度报告,也不再在年会上无休止地讲话。用英国人的话说,我要‘静默’了。”

但他表示,“我将通过我的年度感恩节信息,继续与你们和我的孩子们交流关于伯克希尔的事情。”

此次巴菲特宣布将以“年度感恩节信息”取代持续六十余年的致股东信及马拉松式股东大会发言。这一转变象征着伯克希尔与投资者沟通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这一安排既体现了95岁高龄的巴菲特对自身精力的现实考量,也包含了对公司文化平稳过渡的深远思考。他坦言:“当平衡感、视力、听力和记忆力都持续走下坡路时,你就知道时间老人在附近了。”

有分析师指出,这一安排可能削弱伯克希尔年会“资本伍德斯托克”(注:巴菲特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大会的比喻,意指该会议是资本界的价值投资盛会‌,与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反主流文化精神相呼应)的色彩,但有助于投资者适应后巴菲特时代的公司文化。

奥马哈精神

信中,巴菲特深情回顾了奥马哈这座城市对其人生和事业的塑造作用。从童年时期的阑尾手术,到与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斯坦·利普西(Stan Lipsey)、唐·基欧(Don Keough)、沃尔特·斯科特(Walter Scott)等挚友的相遇,他将伯克希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西部价值观的熏陶。

“回顾过去,我觉得伯克希尔和我本人在奥马哈的根基,比如果我居住在任何其他地方都做得更好。美国中部是一个非常棒的出生、养家和发展事业的地方。”

这一论述与其提到的“没有人能通过做空自己的国家而成功”的传统价值观遥相呼应。

公司治理上的警告

在信件的商业建议部分,巴菲特罕见地承认了自己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误。

“偶尔,一位出色且忠诚的CEO会患上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使人衰弱且长期的疾病。查理和我遇到过几次这个问题,但未能采取行动。这种失败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他明确要求:“董事会必须对CEO层面的这种可能性保持警惕。”

这一表态在老龄化加剧的全球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也为伯克希尔未来的公司治理提出明确方向。

此外,巴菲特还对现代企业治理中的CEO薪酬制度提出了直接批评:CEO看着他的竞争对手,并微妙地向他的董事会传达他应该值得更多。新规则产生了嫉妒,而不是节制。

他指出:“让非常富有的CEO们烦恼的往往是其他CEO变得更富有了。嫉妒和贪婪携手同行。”这一批评来自于他数十年来观察数百家企业薪酬制度的深刻洞察。

对于这一封“谢幕信”,市场分析总体认为,巴菲特通过强化对阿贝尔的信任背书、明确慈善路径,有效降低了不确定性。不过,伯克希尔股价短期可能因情绪波动承压,但公司充足的现金储备(截至第三季度超过1800亿美元)与业务结构仍具防御性。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