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30 13:08:19
(原标题:“十五五”首次单列海洋为重点任务,“陆海统筹”内涵深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报道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文公布。
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部分,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被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建议》提出,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坚持陆海统筹,提高经略海洋能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5》,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海洋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及预警监测工作取得成效,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金田林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把海洋单独列为一条重点任务,标志着“海洋强国”进入可操作、可度量的政策模块。从海洋发展的阶段目标看,“十四五”时期解决海洋经济规模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的问题,“十五五”时期则聚焦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在继续做大总量的同时,让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贡献率明显抬升,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
金田林认为,从海洋经济发展路径上,“十五五”规划建议细化提出了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巩固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凸显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
金田林表示,“陆海统筹”的内涵更加深化,从“以陆看海”转向“陆海一体协同”,“十五五”期间有望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陆海统筹,将海洋与陆地视为完整的生态共同体,统一谋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的蓝色国土价值不断上升,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空间。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全性更高,海洋开发利用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更深层的逻辑在于破解陆地瓶颈。绿色约束下,陆地传统产能扩张受限,而海洋提供替代性矿产资源、新能源新材料资源与食物来源。把海洋经济做大,既能补充我国资源短板,又能提升我国供应链安全,是中国经济下一个重要增长点。”曾刚说。
具体来看,《建议》提出,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巩固提升海洋装备制造业优势,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实施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和海域海岛开发利用,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强化深海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坚定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提高海上执法和海事司法能力。
金田林认为,“十五五”期间,在产业布局上推动陆海联动,沿海陆域与邻近海域可在产业链上形成互动,如钢铁、重化工业与海上新能源开发、港口运营的协同;陆上高新技术产业也可为海洋装备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在曾刚看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调查、海洋科技要先行,要担当先锋角色。当前,我国海洋装备产业已显现实力,例如中国具备全谱系船舶与高端海工平台建造能力,未来应以共建“一带一路”海外港口与航线储备为依托,推动国内海洋产业链顺势外溢,形成陆海联动、内外循环的新通道。
“十五五”规划建议也提出,实施海洋调查和观测监测,推进海洋能源资源和海域海岛开发利用,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金田林认为,在生态保护的陆海统筹方面,“十五五”规划建议也特别提出加强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这里就要求建立陆海一体的环境治理体系和监管体系,严格控制陆域的污染入海,守护好宝贵的海洋生态。
“最终目标是把海洋打造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立体纵深空间,实现人海和谐、陆海联动的可持续发展。”金田林说。
财闻
2025-10-30
智通财经
2025-10-30
智通财经
2025-10-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金吾财讯
2025-10-30
金吾财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