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

新股前瞻|营收规模持续收缩,海外收入占比反超,大金重工赴港寻新机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0-28 19:08:45

(原标题:新股前瞻|营收规模持续收缩,海外收入占比反超,大金重工赴港寻新机)

今年以来,“A+H”上市热潮持续升温。截至10月中旬,今年已有11家A股公司成功实现“A+H”两地上市,上市数量在历年同期中位居第三,仅次于2015年的15家和1997年的13家。值得关注的是,仅10月以来,已有包括三一重工在内的四家A股公司相继通过H股上市聆讯,即将成为“A+H”阵营的新成员。

近日,又有A股上市企业披露了其在“A+H”上市方面的相关进展。智通财经APP获悉,日前,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金重工”)(002487.SZ)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华泰国际、招商证券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作为A股首家风电塔筒上市公司,此次冲击港交所,大金重工也有望成为港股“风电塔筒第一股”。那么其投资价值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从公司基本面入手分析。

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大金重工成立于2003年,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深耕新能源行业近二十年,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满足客户一站式、多样化需求,大金重工的产品与服务已从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逐步延伸至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并积极布局新能源开发与运营业务,持续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大金重工的客户主要包括全球领先海上风电开发商及风电整机制造商。2023年公司将“两海战略”升级为“新两海战略”。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截至2025年6月30日,大金重工是亚太地区唯一实现向欧洲批量交付单桩的供应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海外业务突飞猛进,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6.4%显著提升至79.0%,代表了“新两海战略”的持续落地以及客户的高度认可。

其实,近年来,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风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板块之一。随着能源政策持续倾斜、技术成本不断下降以及绿色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全球风电市场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从新增装机量来看,全球风电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健增长。新增装机量从2020年的95.3 GW增长至2024年的117.0 GW,复合年增长率为5.3%。随着电力需求结构优化 与大规模项目集中投产,预计到2030年新增装机量将进一步增至196.7GW,2024年至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提升至9.0%。

而·海上风电在技术突破与政策驱动下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尽管海上风电当前市场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未来增 长潜力显著,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的占比将跃升至18.6%,新增装机 量从2024年的8.0 GW爆发式增长至2030年的36.7 GW,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8.9%。 

中国与欧洲已成为推动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力量。截至2024年底,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中,中国贡献约一半的装机规模,而欧洲则以英国、德国、荷兰和丹麦为代表,中欧合计占全球装机量约94.5%。

作为欧洲风能发展的重要战略重点,海上风电已成为此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Wind Europe数据,到2024年年底,欧洲风电累计装机量达到285GW,其中陆风 248GW,海风37GW。于2024年,海上风电在新增风电装机中占比达到约16.4%。预计 2030年海上风电在欧洲新增风电装机中占比将达到30.7%。 

以销售价值计,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从2020年的81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024年的96亿元,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3%。随着多个大型项目集中开工、深远海风电逐步推进、浮式风电商业化加速,以及各国政策激励落地,市场将进入爆发式扩张阶段。预计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市场规模将达到417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 27.7%。

营收向下 盈利向上

欧洲市场销售的增长正是驱动大金重工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公司在欧洲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国际品牌信誉,并以欧洲市场为基础构建了全球战略营销体系。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2022年-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分别为8.38亿元、17.15亿元、17.33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4%、39.6%、45.9%。而2025年上半年,大金重工海外业务收入进一步提升至22.4亿元,同比大涨195.78%;相较之下国内收入却基本持平。

但海外营收的增长并未扭转大金重工营收下滑的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1.06亿元、43.25亿元、37.80亿元和28.41亿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海外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国内业务的毛利率,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海外业务毛利率为30.7%,而国内业务毛利率仅为18.7%。

海外营收占比的提升也带动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4.25亿元、4.74亿元和5.47亿元,净利率水平则分别为8.8%、9.8%、12.5%和19.2%,可见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直言,其在手海外海工订单累计总金额超1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未来两年交付,项目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多个海上风电项目群。同时,公司长期锁产协议已规划至2030年,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目前,公司已在欧洲、日韩等地设置多个常设驻外机构,建立起了覆盖全球海风主要开发地域的营销网络,未来将以此为基石继续拓展澳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风电海工业务。

随着大金重工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剧,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也逐步显现。随着其对海外客户的依赖程度提升,可能对公司未来的业务稳定性构成挑战。

公司也于风险因素中指出,作为公司全球业务拓展的一部分,其已将业务拓展至超过30个国家及地区。尽管这些举措增强了公司的经营应变能力及客户覆盖,但其国际业务的可持续性亦会受各种公司无法控制的法律、监管、政治及经济风险所影响,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汇率波动的风险、海外运营管理的风险。

总体来看,大金重工凭借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与清晰的“新两海战略”,在“A+H”双平台融资与全球化布局方面展现出强劲潜力。然而,如何在快速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有效应对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多重风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全球发展,仍将是其未来面临的关键挑战。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