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举行

来源:中国网财经

媒体

2025-10-20 13:39:00

(原标题: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举行)

中国网财经10月20日讯 10月16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暨全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以“强化食安监管信息互联共享 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180个市、区、县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及50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共计350人集聚一堂,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进行深入交流。

会上公布了2025年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优秀案例、“优化营商环境赋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食品安全先进管理经验”优秀个人等内容,启动了《中国食品安全报·食安新疆》专版。同期,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及11家地市级市场监管局签署合作协议,发布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倡议”,并启动了2026年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强监管促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微视频大赛。

近年来,新疆加快粮食和食品加工、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产业集群建设,粮食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单产位居全国榜首;食品加工业产值连续两年站稳“千亿元”行列;“六星街”“和田夜市”等一批餐饮服务街区成为全国知名区域公共品牌;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7%、98%,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朱新致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朱新介绍,全疆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风险防控,针对高风险业态创新监管制度,开展生产领域食品添加剂“双减”行动,被市场监管总局纳入创新试点;针对特色乳制品生产企业推行“两检两公开”制度,放行特色乳制品全部合格;实施罐车运输食品“三专三管三登记”制度,保障散装液态食品装卸交付安全;出台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实行监管干部“实名制”包联校园餐经营主体,创新设立“学生监督岗”,让校园食品安全真正“看得见、管得住、吃得放心”。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致辞。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介绍,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由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于2012年倡议发起。本次大会聚焦“落实食安两责、强化食安监管、优化营商环境”三大关键,深入研讨如何通过升级监管方式和手段、运用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来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今后,大会将依托报社报、网、新媒体全媒体矩阵,紧密结合各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分发、共享、挖掘和开发工作,促进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以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市场监管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就食品安全监管和食品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继续压实食品安全政治任务;二是要转变工作思路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重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合理利用媒体平台重要作用;四是要创新互学互鉴方式方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双向交流。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法军表示,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手抓专项整治和监管执法、保安全守底线,一手抓绿色生产和质量管控、提品质拉高线,全国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10年稳定在97%以上,2024年迈上了98%的新台阶,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数量超过8.6万个。坚持发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在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上的重要作用,借助大数据技术在全国建立起覆盖7.3万个生产基地的“三品一标”一张图。

当前我国食品生产和消费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处长曹鑫分享道,一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全链条监管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提前谋划、尽快梳理总结基层监管实践中的制度需求和经验做法,为完善全链条制度机制提供实践支撑。二是要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广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合规生产经营,指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三是要守稳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必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推动风险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型转变。四是打造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食品安全人人关心,更需要人人参与。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二级调研员逄炯倩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坚持贯彻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实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要求,围绕“防风险、保健康、促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安全底线,持续构建严谨、系统、先进的标准体系;二是聚焦预防为主,不断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三是聚焦改革创新,以新质食品促行业高质量发展;四是聚焦营养提升,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增进人民群众营养健康获得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指出,“信息”成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驱动食品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强化监管信息互联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多层级的监管信息网络,这既是实现精准监管、智慧监管,提升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技术路径,更是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构建社会共治示范安全体系基础工程的助力,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只有发挥其赋能化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落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荣誉会长、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副主席、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黄正明指出,食品与药品,从来就是守护人类健康最前线、最根本的两大支柱。首先,食品安全是“人民健康”的基石,其本质是公共卫生问题。其次,医药科学是食品安全的“侦察兵”与“解码器”,为精准监管赋能。再次,生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活水”,呼唤全局性治理。

全国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大会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已建立了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立体化、系统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建立了一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员队伍,对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促进信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推进我国食品安全高质量监管,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次大会还涵盖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工作交流”“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座谈会”及“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等主题研讨。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