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24 14:52:50
(原标题:云红利倒计时启动 SAP(SAP.US)万亿市值迎战AI生死局)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欧洲最具价值软件公司SAP(SAP.US)正面临一场“转型生死局”,SAP在CEO克里斯蒂安・克莱因领导下,一度通过强硬的云转型策略摆脱增长停滞,成为欧洲软件巨头;但随着2027年云红利消退,SAP将未来押注于AI应用,却面临客户不满、内部疑虑、市场竞争、行业AI不成熟等多重挑战,其转型成败不仅关乎自身命运,同时也将影响欧洲科技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六年前,45岁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克莱因临危受命接手SAP时,公司因错失云转型而增长停滞。他在发布黯淡财报引发股价暴跌后,向客户发出“迁移上云,否则停止支持”的最后通牒。这一冒险举措最终成功倒逼转型,使SAP云业务激增,并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软件公司。
但现在,克莱因需要开启“第二篇章”。SAP曾表示,将于2027年开始逐步终止对旧版软件的支持,届时云转型带来的销售增长红利将开始消退。客户需在此之前完成系统迁移,因此未来几年将是云业务支出的集中期。而在那之后,SAP必须推出新服务才能维持增长势头——人工智能(AI)应用成了其押注的未来核心,却也让它直面全球所有科技巨头的竞争。
更棘手的是,许多客户本就对高昂的云转型成本不满;科技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的分析师今年更是指出,SAP在核心业务之外的多款新产品上正丢失市场份额,其强硬的销售策略也在疏远客户。
今年,SAP的云业务销售额预计将达到近220亿欧元(约合26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近两倍。但公司未来正面临严峻挑战:内部层面,部分高管担忧SAP无法找到有效策略推动客户采用新AI产品;曾看好SAP云增长前景的投资者,近期也因担忧AI对公司业务的冲击而纷纷抛售股票。
此外,SAP的困境并非只关乎自身,作为欧洲为数不多成功跻身全球一流梯队的软件企业,这家德国巨头的地位对欧洲科技产业意义重大。其市值已远超昔日美国竞争对手赛富时(CRM.US),更是德国DAX30指数成分股中唯一市值突破2000亿欧元的企业,较排名第二的西门子高出约50%。在科技领导权逐渐向美国和亚洲转移的当下,SAP与阿斯麦(ASML.US)、Spotify(SPOT.US)、Arm(ARM.US)等少数欧洲科技标杆企业一道,成了欧洲的骄傲。
云增长红利将尽,AI成唯一出路却障碍重重
今年春天,克莱因向1.1万名员工、客户及经销商合作伙伴描绘了SAP的未来蓝图——将AI全面融入旗下所有产品,包括用于整合和解读信息的智能助手,以及能跨应用自动执行任务的AI代理,所有功能将打包成便捷的服务套餐。
但许多客户仍在消化SAP上一轮技术变革(云转型)的影响。部分客户坦言,云升级过程既昂贵又复杂,多数企业甚至尚未启动,这让他们感到沮丧与疲惫。
NBC环球集团的技术高管阿比纳夫·古普塔(AbhinavGupta)道出许多客户的共同困境,在谈到试图升级其高度定制化的SAP系统的经历称:“我们的业务不断增长、复杂度持续提升,现有系统需要更精细的配置。但SAP系统升级不仅耗时极长,维护成本也高得惊人”。
鞋类品牌Aldo的数据与AI副总裁法提赫·纳耶比(FatihNayebi)则表示,尽管他认为AI整合是必然趋势,但SAP的AI产品有时难以理清逻辑,并希望SAP能提供更主动的支持。
SAP内部多位负责产品销售的高管对公司维持当前增长势头表示担忧。他们判断称,2027年后云销售增长将开始减弱,因为SAP届时将大幅提高遗留“本地部署”系统的支持费用;SAP官方则表示,将于2030年终止对这些旧系统的维护,届时继续使用旧软件将“越来越困难,且风险极高”。
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SAP的云及软件销售额将继续增长,2027年增速预计为15%;此后增速将放缓,但分析师普遍预测2030年前仍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SAP必须说服现有用户购买更多服务及新AI产品。
但现实是,多数客户仍深陷云转型的泥潭:约60%的客户尚未启动云迁移;对大型企业而言,其复杂软件系统的云迁移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耗费数百万美元。
奔驰集团就是其中的典型,首席创新官卡特琳·莱曼(KatrinLehmann)在SAP大会上透露,奔驰正设法处理超过10000个应用程序的迁移事宜,其中约1200个来自SAP,且多数仍运行在本地服务器而非云端。莱曼表示,她会优先处理最关键的程序,其余程序的去向尚未确定。
历史上,SAP之所以难以被客户“抛弃”,核心原因在于客户的系统多为定制化设置,这些系统在本地服务器上协同运行,处理涉及敏感数据的核心业务流程。而向云平台和订阅制模式迁移,尽管初期麻烦,却让客户更容易混合搭配不同服务商的产品——这就是行业所谓的“最佳组合策略”(bestofbreed),即客户从不同供应商中挑选最适合的应用程序。不过,SAP在今年春季的奥兰多大会上明确将这一策略列为“对手”。
SAP首席财务官多米尼克·阿萨姆(DominikAsam)表示,公司当前重点是提高每位客户使用的云产品数量:2021年,仅9%的云客户在云端使用至少四款SAP产品,如今这一比例已升至23%。他认为,SAP应用之间的协同能力是未来增长的关键。
SAP产品与工程负责人穆罕默德·阿拉姆(MuhammadAlam)也在大会上称,他接触的客户“普遍认为”,从不同供应商挑选服务“本质上是负担而非价值”。他说道,“你可以选择最顶尖的功能,也可以选择无缝的整合体验,但二者不可兼得。”
但客户与帮助企业规划SAP部署的合作伙伴透露,用户一直警惕过度依赖单一软件巨头,且迄今为止,SAP客户并未减少使用其他供应商的服务。这些人士表示,尽管许多客户仍保留SAP的核心企业产品,但为了降低依赖度并获取更优质的软件,他们正在寻求多元化合作。
例如,西门子十年前就选择SAP处理财务应用,但客户关系管理(CRM)业务用的是赛富时,人力资源管理则采用Workday的系统。西门子发言人在邮件中表示:“我们采用平台化策略,确保为每项任务选择最合适的工具。”
高德纳高级总监克里斯蒂安·赫斯特曼(ChristianHestermann)长期跟踪SAP动态,他指出:“我们估计,在核心市场之外,SAP在多个领域正逐步丢失份额,包括分析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和数据库管理系统。”高德纳报告显示,2024年SAP在CRM市场仅增长6.8%,而行业平均增速约为12%;在分析领域,微软2024年增速约18%,SAP虽增长12%,但仍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高德纳在7月的一份报告中进一步指出,部分首席信息官(CIO)因SAP对企业现代化转型的强硬施压,已不再优先选择SAP的多款产品,这导致他们的策略从“优先选SAP”转向“最后考虑SAP”。
从“躺着赚维护费”到“靠服务留客户”:SAP被动转型
过去,SAP无需花太多精力维护客户关系,通常一次性出售软件许可证,此后持续赚取维护费。但随着向云业务转型,订阅制服务可以随时取消,客户留存变得至关重要。
为改善客户关系,SAP首席执行官克莱因坦言公司必须转变互动方式,并已推行多项改革:包括实施严格的员工新培训体系、将销售奖金与客户长期留存而非仅首单销售挂钩,以及任命董事会成员托马斯·绍雷西格专项负责客户服务,确保客户能有效使用所购产品。绍雷西格表示,这些努力已取得一定进展:SAP总计40万客户中,约有3.4万正在使用其AI产品。。
但知情人士透露,SAP内部员工担忧,公司未能向客户清晰展示AI产品的实际价值——既没有为销售人员和合作伙伴提供有说服力的论据来推广这些应用,也未披露AI业务的销售额。
高德纳分析师在报告中也提出了类似观点,称“SAP客户及潜在客户对投资SAPAI产品的兴趣极低”,原因可能是“复杂的授权模式和模糊的商业价值”。
SAP发言人则在邮件中反驳称,公司的“业务AI”(BusinessAI)解决方案需求强劲且增长加速:“我们已推出240个生成式AI用例,计划到2025年底扩展至400个,SAP正以快速、可规模化的方式推动创新。”该发言人还提到,SAP的AI代理已能自动处理纠纷解决和财务流程。
事实上,SAP面临的困境并非个例。瑞银(UBS)分析师卡尔·基尔斯特德(KarlKeirstead)等人在8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AI在企业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部分企业向瑞银透露,为复杂场景部署AI代理可能需要2至5年时间,有一家企业甚至表示,AI代理尚未准备好“正式上岗”——“它们完成某项任务的准确率可能达到70%,但你无法分辨哪些结果是错误的;员工花在验证错误答案上的时间,可能比自己完成任务还长,这让AI变得得不偿失。”
更严峻的是,克莱因押注的AI机遇,可能尚未真正到来。瑞银分析师发现,企业客户大多倾向于使用云服务商提供的AI开发平台,尤其是“微软AzureAIFoundry、亚马逊AWSBedrock和谷歌Vertex”——这无疑让SAP推销自有AI服务套件的难度陡增。
“坦白说,从我们所有的调研来看,多数企业在AI应用上仍处于‘爬行’阶段。”瑞银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对SAP而言,要在AI时代延续云转型的成功,显然需要跨越比以往更艰巨的障碍。
格隆汇
2025-09-24
格隆汇
2025-09-24
智通财经
2025-09-24
智通财经
2025-09-24
格隆汇
2025-09-24
智通财经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