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前8月广州海关关区“新三样”出口增长46.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19 12:15:02

(原标题:前8月广州海关关区“新三样”出口增长46.3%)

南方财经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

近年来,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加速推进背景下,新能源应用广泛,我国“新三样”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据广州海关统计,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关区企业共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17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6.3%。

近日,广东瑞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庆时代”)通过“海关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向广州海关所属肇庆海关申报检验一批价值30万元的出口锂离子电池组包装,海关关员在线上比对货物相关信息,确认合格后,系统作出“快速验放”处置,该批货物免于现场查验直接放行,企业即刻便可在线上获取《出境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并凭此单出口锂离子电池组。

据了解,在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总体方案》框架下,广州海关打造“出口锂电包装智慧监管业务管理系统”。出口企业通过该系统,将生产过程中顺势采集产品的相关信息,向海关提交检验申请。海关则将企业申报信息与系统数据库中此前已检验合格出口的货物信息进行校验比对,比对无异常的可免于海关现场检验,直接放行。

据测算,新模式实施后,单批货物预约查检用时从约72小时压缩至30分钟以内,通关时长得以大幅压缩,仅瑞庆时代一家企业年均即可节省仓储、物流及人力成本超250万元。

“过去出口锂电池包装检验需要预约等待,还要海关关员驱车1个多小时从肇庆市区到仓库现场进行查检,如今该货物实施线上智慧检验,可全程线上办理,真正实现了‘随报随检’,极大便利了锂电池出口,我们可以根据订单情况更加灵活地安排生产计划。”瑞庆时代计划与物料控制部负责人余长旺表示。

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出口运输涉及政策法规及货物包装技术要求较多。为支持关区锂电池出口企业抢抓机遇拓展海外市场,肇庆海关落实“关长送政策上门”“问题清零”等长效服务机制,组织业务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讲解出口目的国家和地区危险货物包装的检验要求和运输技术规范、报关注意事项及申报流程,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产品验收使用、溯源管理等制度,完善锂电池标签标识,确保危险货物运输安全。据统计,今年前8月,肇庆海关监管出口锂电池约4.5亿元。

同样作为“新三样”之一的光伏产品出口势头也十分强劲。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汽车产业园的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广州市首个GW(吉瓦,1GW=109瓦特)级太阳能光伏制造企业,专注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组件制造、生产和销售,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产品广泛出口至巴西、荷兰、克罗地亚等国家和地区,用于当地的光伏电站建设。

走进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一条条高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映入眼帘。自动层叠设备将电池片精度排布,成排的智能机械手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动精准排版,一块块太阳能电池组件被有序送入自动装框固化环节,平均每15秒就有一块组件下线。9月13日,该公司一批价值超210万元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经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关员监管后,出口至黎巴嫩。

“今年我们推出新一代BC(背接触电池)组件,通过特殊的工艺设计,将传统光伏电池正面的电极移至背面,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同时缩短电荷传输路径,24.8%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够显著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率。”广州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支持总监董晓婷介绍,这款BC组件还适用于高温、水上等严苛环境,一经推出便收获了欧洲客户的200多个货柜订单,目前生产计划已安排至12月。

为助力关区太阳能光伏企业加快开拓海外市场,花都海关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帮扶“组合包”,安排专人靶向跟进企业需求,专题研究、持续跟踪太阳能电池产品主要进口国的技术法规和贸易规定,帮助企业合规应对新能源领域技贸措施。同时,优化通关业务流程,积极指导企业应用“一港通”等物流模式出口,全力推动“新三样”产品加速出海。

“我们积极跟进对接企业投产情况和产品出口计划,提供‘点对点’的通关前规范申报和归类指导。”花都海关花都港监管科科长袁大勇表示,一批批太阳能电池产品得以高效顺畅出口,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倍增。今年前8月,花都海关监管出口太阳能电池产品约1.1亿元。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