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中企出海是一个长期培育市场的过程

来源:经济观察报

媒体

2025-09-13 17:27:00

(原标题: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中企出海是一个长期培育市场的过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锐

9月13日,瑞安集团(00272.HK)主席罗康瑞在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第二十一届夏季年会开幕式演讲中,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势与短板,分享了他对中国企业出海的思考与建议。

罗康瑞认为,中企出海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培育市场的过程,需要企业保持长期主义的视角。另外,推行深度的本地化,则是规避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水土不服”非常有效的途径。作为香港贸发局前主席,他亦表示,香港贸发局非常乐意为内地企业提供可靠的跳板和支持,弥补内地的中介短板,帮助企业更稳健地“走出去”。

出海寻找新市场

罗康瑞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在经历非常深刻的变革,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尤其在特朗普2.0时代,美国大幅提高关税,减少从中国进口必需品,进一步加速了供应链重构。

“目前,我们应该好好去想,新兴市场在哪里?”他说,值得高兴的是看到东盟、中东、拉美等地区都在发展,他们也积极寻求国际合作,这应该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替代的市场空间。

罗康瑞同时指出,过去几十年,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例如,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产品等,已经形成了非常强大的竞争优势,但又面临内部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在此背景下,过剩的产能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出海将成为在全球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要发展非常重要的选择。”罗康瑞说。

那么,面对企业出海,应该怎么样去部署、安排呢?

罗康瑞表示,首先,当然是要寻找新市场。他认为,目前海外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应该能够提供巨大的增量需求,帮助国内消化过剩的产能,甚至成为企业新的收入引擎。

罗康瑞认为,中国企业要跳出国内非常激烈的“内卷”“价格战”,到更加广阔的全球市场和顶尖企业竞争,这也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升级和管理的优化,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企业也要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在全球布局生产、研发和供应链,更有效地利用全球优质资源(如技术和人才),以完成产品的国际化和人才本土化,降低成本,实现全球化的经营。

“一家企业怎么出海呢?我相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挑对投资的地方。”罗康瑞表示,出海不能盲目,企业应该要开展非常充分的科学、客观的调研,选择最合适自己发展的国家。例如,要评估自身产品和目标国家的匹配度,客观地认知企业自身和产品核心的竞争力。

在罗康瑞看来,企业出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深度的本地化是规避“水土不服”非常有效的途径。他称,很多企业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派出自己有经验、熟知公司运作的员工去当地做重要的岗位,但是长远来说,企业还是应该要大胆去启用当地的人才,寻求当地合作伙伴,公司管理层本地化,借用当地人对市场、文化和规则的深刻理解,从而扎根当地市场,把企业做大做强。

充分利用香港优势

罗康瑞曾任香港贸发局主席。他认为,目前,中国内地缺乏高端、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帮助企业出海,在这方面应该充分利用香港作为一个“超级联系人”的独特优势。其中,香港贸发局非常值得内地企业合作。

罗康瑞表示,全球最有实力的律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都在香港集聚,这个背景使得香港在法律、会计、税务、国际仲裁等高端专业服务领域有很显著的优势。同时,香港普通法的体系跟国际接轨,可以为企业提供跨境合同、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仲裁,也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海外合规的管制。另外,香港还拥有精通国际规则的双语人才和国际市场的运作经验。

罗康瑞同时表示,香港贸发局在全世界各地有51个办事处,全年举办超过100多场展会,直接对接全球的卖家;香港在数据咨询、海外市场对接、实时商情分析方面,也拥有很好的中枢功能。

“出海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是一个长期培育市场的过程,需要企业保持长期主义的视角,继续投入时间、资金、资源,而不只是追求短期的收益。”罗康瑞说。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