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9-06 20:11:50
(原标题:当书画、唐卡、青花瓷相遇澳门,传统文化意欲打开国际市场)
南方财经记者谭海燕 澳门报道
最近澳门的这个展会很神奇,景德镇陶瓷、西藏唐卡、书法国画……各具特色的中国非遗相聚在这个现代化都市的角落,各式巡展吸引了中外观众驻足。
9月3日至7日,第四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创业消费暨横琴世界湾区论坛(简称“高品会”)以“一会展两地”的创新方式在横琴和澳门两地举行。
本届高品会特设了“历久弥新”非遗文化展区,聚集江西(景德镇陶瓷),云南(彝族刺绣),湖南(湘绣技艺、冰碛岩雕刻技艺、岳州扇),山西(彩灯技艺、乡宁紫砂制作技艺),苏州(苏州刺绣)等地的非遗代表作,旨在将非遗与体验经济深度融合,助力更多“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一个外国友人正在驻足欣赏西藏唐卡
在高品会现场,南方财经记者注意到一个特别的展位,这是中华石敢当鲁澳美术交流系列展,陈列了来自山东、澳门艺术家的书画作品。
策展人之一的王丰之是中国际艺术交流协会会长,他告诉南方财经记者,澳门历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而石敢当文化是连接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桥梁,让更多人感受中华书画的独特魅力。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儒家文化、泰山文化以及孔孟思想在东亚和东南亚具有广泛影响力。以石敢当文化为例,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已经成为全球华人社区的重要民俗象征。在王丰之看来,通过以石敢当和民俗艺术为核心的展览,可以连接全球华人,实现文化心灵互通。
中华石敢当鲁澳美术交流系列展的部分展品
选择与澳门“深度联动”,是因为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保存完整,民俗自发流传,政府以引导和支持为主,为民俗活动提供场所、设施和时间,而非限制干预。这种氛围相比内地和香港更为宽松,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通过澳门,山东的文化元素可以触达港澳台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华人群体,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此外,澳门与山东在青少年教育、艺术交流、赛事合作等方面也具有可操作的合作空间,例如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校际文化交流、音乐与科技展示等,均可在澳门进行体验和展示。
部分学生参赛作品
实际上,传统文化传承是一个庞大又艰涩的命题,要面向Z世代年轻人传播,又要面向国际讲好故事,还要在新消费形势下发展“文化+”等多种业态。浮梁晴宇陶瓷有限公司经理陈邹美子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如今经济大环境承压,压力也会传至非遗领域。
陈邹美子的企业立足“瓷都”,主要做青花釉里红。据她介绍,釉里红采用全原矿的孔雀石烧制,难度极大,分散性和流动性强,要用传统古法再现清代釉里红,在景德镇属于罕见品类。
釉里红瓷器
“陶瓷属于‘耐看型’,不像现代产品那样具有即时的视觉冲击力,而是需要细细品味。对年轻群体和海外华人市场而言,釉里红的传统工艺可能不易理解。”陈邹美子坦称,当下,手工陶瓷确实面临成本和价格压力,然而,景德镇的手工陶瓷本质与日用陶瓷不同,手工艺的价值和制作链路决定了其独特性和高品质,也吸引了许多国内外艺术家前来景德镇合作学习。
陈邹美子希望能够通过展会和国际交流,将青花釉里红传统工艺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理解和欣赏其独特魅力。比如,可以结合当地文化或企业文化进行定制。实际上历史上,元代的青花瓷也曾为海外定制,据她介绍,土耳其博物馆中收藏的青花瓷就是当时的“定制款”,纹饰、构图、用色都是贴合当地文化的。
可定制冰箱贴等产品
历史上的“定制款”给了他们拓展海外市场的灵感,陈邹美子提到,未来可以接海外企业或者团体的定制项目,如冰箱贴等等,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将非遗弘扬至海外。
在多个非遗主理人看来,澳门不仅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还在当下成为非遗的展示窗口。拥有宽松的政策环境、完整的民俗传承以及国际化的受众,澳门能够为传统文化提供落地的空间,让手工艺、民俗技艺和书画艺术得以被更广泛的人群理解与欣赏。
通过高品会等国际性展会,文化在澳门交融、交流,这里成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让中国非遗在国际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也让更多年轻人和海外观众有机会与千年技艺产生直接的触碰与共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