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只卖5000元,老外开始疯抢中国手表

来源:源Sight

2025-08-28 20:08:17

(原标题:只卖5000元,老外开始疯抢中国手表)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安然


当大部分国人还在为精准精美的瑞士名表所折服之时,一些国产手表却飘洋过海,在海外腕表圈子掀起巨浪。


根据亚马逊全球开店披露的信息,2024年黑五大促期间,一款海鸥1963复刻表在亚马逊欧美站点卖爆,单款销量暴涨95.63%。


在社媒平台上,不少外国人形容其为“梦寐以求的中国手表”,赞叹“这才是真正的机械艺术”。由于销售火热,海外的盗版海鸥1963逐渐泛滥,一些外国人为了购买正版海鸥表专程来到中国,甚至精确到制表厂所在地天津进行购买。


截图来源于抖音


在国内高端奢侈消费逐渐降温、瑞士钟表消费逐渐冷淡、瑞士手表在美国沉重关税下输出承压的历史时期,国产品牌如海鸥、飞亚达、天王、孔雀、上海牌、北京牌等,或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01

老牌国货的底气

海鸥1963能够强烈吸引海外消费者,其神秘的军事历史背景显然占据极大一部分原因。


海鸥表始创于1955年,品牌生产的中国第一只机械腕表“五星表”,是中国制表行业的开端。


1961年,国家轻工业部决定下达一项秘密任务,由天津手表厂(现海鸥手表集团前身)负责研制专供中国空军使用的计时码表,项目代号“304”;1963年底,天津手表厂成功完成了第二批30余只成品飞行码表的试制,宣告中国第一枚航空计时码表问世,304也成为天津手表厂最有意义的表款之一。


“304”项目第一及第二方案设计图纸丨图片来源于海鸥官网资讯


2008年,海鸥集团分公司香港津联海鸥发售了304的复刻版“海鸥1963”;2010年,天津海鸥官方第一次复刻304,这款海鸥1963也称为D304,字母D指当时海鸥表的型号类型,D开头意为纪念款或定制款。此后,D304经历多轮复刻。


除了军工历史背景,海鸥1963还拥有坚实的技术实力。与其他国产手表不同,海鸥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研自产复杂机芯能力的制表企业,这在全球也为数不多。


2010年,海鸥集合陀飞轮、万年历、三问等的超复杂机构腕表以超百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私人收藏,一度轰动业内。


但更具吸引力的是,这些被称为“机械表王冠”的工艺,如陀飞轮、万年历等,海鸥不仅能运用,还能量产。在技术水准直追甚至比肩国外顶级品牌的情况下,通过量化生产降低成本,其价格要比大牌低一半以上。


例如,百达翡丽的5316P集陀飞轮、万年历、三问功能于一身,公价在970万元左右,是复杂功能腕表的顶级代表;同样含陀飞轮、万年历、三问功能的罗杰杜彼王者大复杂表,公价在570万元左右;而海鸥表的龙首磬音三合一机械腕表,公价仅198万元。


截图来源于海鸥官网


打动海外技术党的海鸥1963,其搭载的ST19机芯由海鸥自主研发,目前该系列机芯已被60多个国际品牌采购。根据官网,海鸥1963系列价格在5000元左右一枚,折扣下接近4400元;品牌其他热销款式腕表,价格基本在3000元以下。


有海外钟表行业人士指出,像这样拥有导柱轮的计时码表,国外品牌起步价起码要在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1万元)以上,而海鸥1963价格却低于其1/4。


巨大的性价比叠加历史内涵和时代感的怀旧设计,在2023年登陆亚马逊入驻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站点后,海鸥1963在海外腕表世界开始越飞越高,品牌认知度和销量有了显著提升。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不过,由于热度日益走高,海外市场上的盗版海鸥1963也逐渐泛滥,假货日益猖獗。许多国外的腕表爱好者逐渐走向中国市场,来到原产地探索更多正版的物美价廉的专业腕表。


02

走低的外国腕表

在海鸥表海外走红的日子里,原本居于行业顶端的瑞士腕表品牌却逐渐感到寒意。


2024年7月,瑞士腕表巨头Swatch集团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其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4%至34.5亿瑞士法郎;营业利润同比大跌70.3%至2.04亿瑞士法郎;净收入同比暴跌70.5%至1.47亿瑞士法郎。


据了解,Swatch集团不仅有低价格带的斯沃琪品牌、中端品牌浪琴和天梭,还拥有欧米茄、宝玑、宝珀等高端腕表品牌。


Swatch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包括来自第三方和集团自有品牌的订单量急剧下降;在中国市场,以及严重依赖中国游客的东南亚市场,奢侈品需求大幅减少,对集团的销售和业绩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其他腕表品牌同样难以抵挡下滑趋势。卡地亚、江诗丹顿等品牌的母公司历峰集团,2024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中专业钟表部门销售额为37.7亿欧元,同比下降3%。


Watch Charts品牌价格指数则显示,2024上半年,劳力士、百达翡丽、爱彼价格指数跌幅分别为2.8%、4.6%、3.9%。


瑞士钟表行业、尤其高端腕表市场的寒潮延续至今。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瑞士钟表出口总额为129亿瑞士法郎。其中,亚洲市场出现明显下滑(-7.2%),下滑的四分之三来自中国(-18.7%)和香港(-13.3%),尽管基数已经偏低,但仍持续下降。


截图来源于Chrono24官网


此外,全球最大的名表交易平台Chrono24指数显示,劳力士二手价格指数较2022年3月高点下滑近三分之一;热门款“绿金迪”从巅峰时期的120万元跌至30万元左右。


在美国政府对等关税的重压下,瑞士钟表行业还将面临更大难关。


7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从瑞士进口的商品征收39%关税。根据2024年贸易数据,美国是瑞士第一大出口国,占比超18%。


在瑞士出口美国的产品中,份额最大的为药品47.8%,其次为黄金、贵金属和珠宝21.6%,但前者实施单独关税、后者基本免税,因此包括钟表在内的剩下约30%的产品将是39%对等关税的主要牺牲品。


瑞士工业协会Swissmem日前表示,美国对瑞士商品大幅加征关税,令瑞士工业陷入严重困境。数据显示,行业订单在第二季度环比下降13.4%。


协会总干事布鲁普巴赫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危险的下行漩涡,而美方关税的冲击只会加剧这一趋势。”第二季度时关税尚未正式生效,但仅是征收威胁,就已引发市场极大不确定性。


03

国产品牌的机会与挑战

国外品牌的受挫,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给国产品牌带来更多替代机会。


一直以来,国产手表品牌一直密集盘踞万元以及千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场,拓展各种使用场景。例如海鸥、飞亚达等品牌以飞行航空等基因常见于户外活动、日常通勤场景;上海、北京、孔雀等品牌以典雅或奢华设计适于收藏或晚宴场合;天王、罗西尼等则偏向商务办公。


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产手表们也在一步步往更高端的方向前进。


此前,飞亚达自主研发的“摘星”自动机械机芯,成为首个通过法国贝桑松天文台认证的航天表机芯,目前正在推动规模化商用;在70周年厂庆时,海鸥推出了“三足金乌”三问报时金雕动偶腕表,既突破复杂工艺,又注入《山海经》等东方美学内涵。


从权威机构认证到注入经典文化内涵,部分国产手表品牌的国际认可度和品牌文化传播度在不断提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冲刺的道路上走稳走好同样重要。


截图来源于小红书


例如,尽管海鸥表的自研机芯实力有目共睹,但品牌手表的生产工艺及质量却不时受到消费者吐槽——“自动舵居然都能松动脱落下来”“品控太差,爱坏”,旧表“啥毛病没有,反倒是新出的海洋之星上链卡把儿了”等品控质疑时有发出。其他,如天王表等“走时不准”的评论也时常见诸各个腕表内容评论区。


平心而论,许多国产手表品牌,已经在有意识地摆脱低端标签。但对如今的国产品牌们来说,更大的竞争或许不在日益接近的技术实力,而在于更稳定、更具传承性的出品水平,以及结合传统与时代特点的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叙事水平。


星移斗转,把握住崛起机会的国产钟表或许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迎来黄金时代。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