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商米科技港股IPO:外卖平台转型卖收银设备,客户数连续两年下滑

来源:公司研究室

2025-07-11 14:01:55

(原标题:商米科技港股IPO:外卖平台转型卖收银设备,客户数连续两年下滑)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组

文|曲奇

近日,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商米科技”)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德意志银行、中信证券和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2021年,商米科技曾向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10亿元,并于2022年撤回上市申请。

IPO前,商米科技获得了蚂蚁科技、美团、小米等互联网巨头投资。但商米科技存在客户数连续两年下滑,且头部客户集中的风险,2023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客户数连续两年下滑,业绩不稳定

商米科技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为林喆,公司前身是小米投资的“我有外卖”。

2016年,林喆在潮创会广州分会上表示,“我有外卖”在做到除BAT、美团之外的第二阵营的第一名。

然而,在当年外卖大战中存活下来的仅有美团与饿了么两家,即便是百度外卖最后也在2017年被饿了么收购,纵然我有外卖是第二阵营的头部也难以与美团、饿了么竞争。

或许意识到竞争力不足,也意识到了外卖是一个大市场,2016年我有外卖开始转型,从一个外卖平台转型为给外卖平台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公司主体也变更为商米科技。

转型后的商米科技主要为客户提供商业物联网(BIoT)解决方案,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智能设备。

通俗来说,商米科技的主要业务就是向销售日常扫码支付时商家使用的安卓收银机、智能金融 POS机、手持扫码机等智能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外卖、零售、餐饮、支付、快递等场景。

根据招股书,商米科技的客户包括美团、支付宝、小米、好特卖、古茗、盒马、KK集团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至2024年,商米科技分别有2506名、2337名及2262名客户,公司客户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此外,过去3年,商米科技的业绩并不稳定。2022年至2024年,商米科技收入分别为34.0亿元、30.7亿元、34.6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1.6亿元、1.0亿元、1.8亿元。其中,2023年商米科技的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下滑。

根据招股书,2022年到2024年,商米科技来自前5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42.3%、28.8%、41.1%,头部客户集中度较高。

其中,2022年,来自第一大客户A的收入占比为19.3%,但客户A并未在2023年和2024年的前5大客户中出现。

商米科技客户连续两年下滑,以及头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值得投资者注意。

产品依赖代工生产,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

2021年6月,商米科技曾向A股科创板递交上市申请,拟募资10亿元,但2022年终止A股IPO。

在A股排队上市期间,商米科技曾遭到两轮问询,上交所要求商米科技回答“相较于可比公司,公司是否存在盈利能力较差、产品竞争力较弱等情形,是否存在低价倾销的行为”等问题。

商米科技的产品主要依赖代工,2024年商米科技智能设备销售量合计380.3万台,但公司设计产能仅有28.93万台,不到销量的8%。

科创板招股书中,商米科技将新大陆、优博讯、极米科技3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同行可比公司。

2022年到2024年,商米科技毛利率分别为28.12%,26.74%、28.85%。同期,3家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别为29.71%、31.32%、30.62%,商米科技的毛利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自成立以来,商米科技完成至少6轮融资,总规模超过5亿元人民币。

2014年8月,商米科技完成A轮融资,由小米旗下金星创投联合深创投、91无线创始人胡泽民共同注资8000万元人民币。

2015年5月,商米科技完成B轮融资,由大众点评、金星创投、深创投联合投资,融资规模达2亿元人民币;同年6月,微店追加1亿元B+轮投资。

2017年9月,中民投与光速中国联合参与C轮投资,注入1亿元资金;2019年1月,蚂蚁科技作为领投方联合农银国际完成D轮投资,投资总额达数亿元人民币;同年4月,蚂蚁科技通过受让股权及增资扩股方式再投入11.88亿元

商米科技采用了同股不同权的架构,每股A类股对应10票,每股B类股对应1票。

IPO前,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持有A类股27.38%和15.78%的B类普通股,拥有79.04%的投票权。

在商米科技的B类普通股中,蚂蚁集团持股37.56%,美团持股11.29%、小米持股10.72%、深创投持股9.4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