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牧原股份业绩预告出炉!从极致降本中探寻生猪养殖企业估值逻辑

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10 13:47:54

(原标题:牧原股份业绩预告出炉!从极致降本中探寻生猪养殖企业估值逻辑)

7月9日,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05-110亿元,同比激增924.6%-973.39%;归母净利润达102-107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1129.97%-1190.26%。基于公司的月度销售数据和持续披露的成本优化情况,这一业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图片说明:牧原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来源于公告

深入分析业绩增长动因,主要来自两大核心驱动因素。首先是公司生猪出栏量的持续扩张,上半年累计出栏3839.4万头,同比增加600万头,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更关键的是其行业领先的成本管控能力,6月商品猪成本已降至12.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14.18%,成本优势持续扩大。这种"规模+效率"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生猪行业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生猪市场正呈现"弱周期"特征,这一现象源于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从供给端看,行业规模化养殖比重的持续提升使得产能调整更具刚性,前期头部企业通过债务杠杆推动的产能扩张所形成的供给压力尚未完全释放。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市生猪养殖企业合计出栏量同比净增长超过1000万头,其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作为行业龙头贡献了主要增量。

图片说明:上市生猪养殖企业上半年出栏情况,数据来源于农财宝典

需求端,消费结构变化导致猪肉权重降低,此外政策层面的产能调控和企业预期管理形成了平滑效应。在此背景下,2025年生猪价格呈现明显的区间窄波动特征,在14-15元/公斤震荡,缺乏强势反弹动能。

图片说明:生猪价格,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这一价格区间形成了特殊的市场均衡状态:既不足以推动产能快速出清,又挤压了行业整体盈利空间。

根据博亚和讯的监测数据,2025年行业养殖利润持续在盈亏平衡点附近震荡,其中自繁自养模式平均利润维持在0-200元/头区间,而外购仔猪模式下则多次击穿成本线。

图片说明:生猪养殖利润,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这种微利甚至阶段性亏损的运营环境,反映出当前生猪养殖业正面临严峻的盈利挑战,尤其对成本管控能力较弱的中小养殖主体构成持续的经营压力。

这说明当前生猪行业正处于产能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在2024年修订出台《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于2025年6月10日进一步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在产能调控上,将调控目标下调至4000万头以下,要求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100万头至3950万头;在生产优化方面,重点引导养殖主体降低出栏体重,将国储收储标准体重下调至115公斤。而产能调控主要针对的是头部企业。

业绩起而估值杀

头部企业通过育种改良和饲料成本优化实现的降本效果显著。牧原股份2025年6月商品猪成本已降至12.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降14.18%,成本优势领先行业2元左右。这种成本优势正在加速行业洗牌,挤压中小养殖场生存空间,推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然而12元还不是终点。在6月22日举行的牧原第二十届养猪节上,公司董秘、首席战略官秦军明确了降本目标:全年平均成本12元/公斤,年底冲刺11元/公斤,并展望10元/公斤的长期目标。

牧原的平均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2023年的15元降到2024年的14元,再到今年的12元和未来的10元,背后是头部企业一体化养殖模式下的规模效应显现以及育种能力和疫病管控能力的提升。“养猪是一门技术活”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不过当前牧原股份似乎陷入"业绩起而估值杀"的境遇。牧原过往的高估值建立在"高猪价+规模扩张"的双击逻辑上,但当前行业已进入"弱周期"阶段,传统猪周期被熨平,市场难以给予周期高点估值溢价。

从牧原自身角度,供给端管控直接制约了出栏量增长空间和均重,打破了"以量补价"的传统估值模型。成本端,虽然牧原养殖成本从2023年15元/kg降至2025年12元/kg,并向11元/kg目标迈进,但通过降本来增利天然难以带来高估值。

牧原股份当前8-11倍的估值区间,已完全消化了过往的成长性溢价,反映出市场对其未来发展路径的审慎预期。

图片说明:牧原PE,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在新的估值框架下,投资者更关注两大核心变量。一是国际化战略的推进。2025年5月牧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标志着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入实质性阶段,东南亚市场(特别是越南)成为首个战略支点。但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政策、文化等多重挑战,实际成效尚待验证。

二是管理团队的迭代升级。2024年股东大会上,以秦牧原(1995年生)为代表的二代管理层正式亮相,这位创始人之子目前主掌屠宰肉食业务。管理层的年轻化转型虽带来新气象,但其经营能力仍需经历完整行业周期的检验。

图片说明:以上人物系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之子秦牧原

这两个新动态虽为公司长期发展描绘了新图景,但由于执行层面的不确定性,市场仍保持观望态度。当前估值水平既反映了对传统养殖业务增长天花板的担忧,也包含了对新战略成效的谨慎预期。未来估值修复的关键,在于公司能否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将战略构想转化为可验证的业绩增长。

估值之家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