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股票买太少?多只基金,密集提示存续风险!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10 17:15:00

(原标题:股票买太少?多只基金,密集提示存续风险!)

增加仓位的股性已经是许多基金产品留住基金持有人的关键策略。

近日,多只“重债轻股”的基金产品密集披露基金合同终止风险,这背后反映了基金持有人对市场的期待,与基金产品重仓对象发生矛盾的现象。目前,基金持有人对市场走势的预期越来越多地指向权益类资产的反弹,一些仓位配置严重偏离市场风格的基金产品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

多位基金公司人士判断,风险偏好已逐步回归,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从而促使增量资金积极入市。

股票买太少,密集提示产品存续风险

压缩股票仓位的基金产品,在当前市场中可能不太讨巧基金持有人。

5月10日,德邦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德邦新回报灵活基金根据《基金合同》的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6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将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截至5月8日,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的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同日,摩根士丹利基金也披露旗下摩根士丹利招惠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截至5月9日,该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该基金合同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若连续5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情形的,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

5月9日,博时基金旗下博时恒润6个月持有期基金也发布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提示,若截至5月22日,基金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基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入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这些密集发布合同终止风险提示的基金产品,存在哪些共性?答案是“重债轻股”。

以德邦新回报灵活基金为例,该基金截至3月末的股票仓位不足8%,这只基金产品持有仓位最大的一只股票占比也只有约0.36%,在低配股票仓位的同时,基金经理将该基金总资产中高达72%的比例投向债券。

而股票仓位在一年时间内锐减的博时恒润6个月持有期基金也面临同样的情况,该基金截至3月末的股票仓位仅约7%,而在去年同期一年前,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为25.7%。目前,博时恒润6个月持有期基金仅持有的银行存款就占据总资产的20%,债券仓位比例也高达41%,这一另类的持仓策略或令许多期待权益类仓位的持有人感到不适。

市场拉高基民预期,持仓偏好影响基金规模

事实上,基金产品的规模因子越来越多的受产品持仓策略影响,尤其当前中国股市赚钱效应正在全市场扩散。

券商中国注意到,投资者不仅仅关心基金产品是否买了许多股票,同样也关注公募FOF产品是否重仓了偏股型基金。5月9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招商智安稳健配置FOF已连续30个工作日出现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若截至6月4日,该产品出现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将根据基金合同约定进入清算程序,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进行表决。

招商智安稳健配置FOF在选基策略上,即是一只典型的重债基轻股基的产品,截至3月末的基金一季度报告显示,这只FOF产品所重仓的前七大基金产品全部为债券型基金产品,且这七只债券基金在招商智安稳健配置FOF占据的仓位达到惊人的62%,而该FOF在十大重仓基中最后三个席位安排为偏股型基金产品,但这三只偏股型基金产品的合计仓位不足6%。

显而易见的是,在重仓基操作策略上,上述FOF以62%的压倒性优势配置到债券型基金产品上,而给予偏股型基金产品不足6%的仓位,或成为该基金提示基金规模缩水的核心触发因素,即基金持有人对市场的期待与所购买FOF产品的重仓对象发生矛盾。

市场的赚钱效应是基金持有人对股票市场抱有更高期待的直接因素,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场基金产品年内收益率最高已接近65%。尤其是偏债型基金产品通过提高股票仓位,大幅度提升基金收益弹性的现象对基金持有人的影响更大。

比如,富国基金旗下的富国久利稳健配置基金是一只典型的偏债型基金产品,但该基金在过去几个季度内持续增加股票仓位,截至3月末的股票仓位达到26%,这一较高的股票仓位安排为这只偏债型基金产品的弹性构成重大贡献,使其在今年内获得超过12%的年内收益率,排名全市场偏债型基金的业绩前列。

贴现率暗含股市吸引力,公募风险偏好持续抬升

在极致性价比和悲观预期充分释放后,尤其是股市贴现率指标的重大变化,公募对中国股票资产的走升趋势抱有强烈信心。

华宝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在中美竞争长期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的估值预期关键在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环境。积极且恰当的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它让市场形成了连贯、可预期的政策前景,有效稳定了风险前景,塑造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确定性优势”,降低了股市的风险溢价。更为重要的是,积极的金融政策显著推动了无风险利率的降低,这直接意味着投资中国股市的机会成本快速下降,从而促使增量资金积极入市。至此,投资者对于中美竞争严峻性以及决策层扭转形势决心的疑虑得以消减,这一过程既释放了风险,也成为了检验市场的重要试金石。

可以明确判断,中国股市的贴现率已进入系统性下移的通道。基于此,继续坚定看好中国A/H 股市的投资前景。

长城基金公司分析判断,近期的货币政策速度和力度均超出市场预期,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修复。就政策本身而言,利好金融、房地产板块等。需要注意的是,4月市场在承受了关税冲击后快速回落,随后流动性开始企稳,市场从底部开始震荡回升;当下是明显的政策刺激拐点,结构上看,主题交易和高低切换轮动可能是后续市场交易的主要思路,可重点关注科技板块。

长城基金还认为,对于大类资产而言,近期美股持续回升,意味着全球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已经逐步回升。但亚洲非美货币相对美元升值,黄金出现调整后又回暖,说明关税影响仍在影响全球大类资产格局。因关税并未进一步扩大化,风险资产在“交易悲观预期”结束后,短期内迎来回升窗口期,但这个窗口期能有多长,主要取决于后期关税谈判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后面仍有进一步第二波“交易悲观现实”的冲击。

华商基金张永志认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宽货币或依然是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先手棋,后续更多政策有望持续落地,以支持企业盈利持续回暖。政策呵护抬升市场风险偏好和企业盈利回暖,或将共同带动A股投资价值进一步提升。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刘星莹

证券时报网

2025-05-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