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5-09 15:56:08
(原标题:关税大棒失灵?美国铝业复兴梦碎 致命弱点浮出水面)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进口铝材全面加征关税的政策,虽成功改写了全球贸易格局并推高了美国消费者成本,却未能实现其核心目标:重振本土铝业生产。
现实情况恰恰相反——由于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特别是美国电价远超国际竞争对手,本土冶炼厂正接连关停而非重启。
25%的铝关税对实体市场的影响尤为显著。虽然伦敦金属交易所提供基准铝价,但实际采购成本还需计入区域交货溢价,而当前溢价主要反映的正是关税成本。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今年迄今为止,欧洲溢价同比降幅超30%,这种巨大价差正是美国贸易政策直接导致的。
全球第二大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NHYDY.US)首席财务官Trond Olaf Christophersen表示,这些成本终将由下游用户承担。
Christophersen表示:“这很可能最终会导致美国消费者的价格上涨。”他指出,关税是一种成本“转嫁”。关税实施以来,海德鲁股价已暴跌约17%。
以生产车顶行李箱著称的海德鲁客户Thule Group已经感受到了关税的冲击。该公司表示,尽管其美国销售产品多为本土制造,但由于钢铝原料价格飞涨,公司仍宣布提价约10%。
然而这些关税在推高美国市场售价的同时,却未能刺激高耗能的原铝冶炼产业复苏。据业内人士称,根本障碍在于缺乏具有价格竞争力的长期电力供应。
分析公司伍德麦肯兹的铝市场首席分析师Ami Shivkar表示,能源成本占冶炼总成本的重大比重,美国铝业正被高昂电价扼住咽喉。
Shivkar补充道:“加拿大、挪威和中东冶炼厂通常享有长期供电协议或自备电厂,而美国产能多依赖短期购电合同。”他指出,美国每吨铝电力成本达550美元,远超加拿大290美元的水平。
近期行业动态印证了这一困境。2023年3月,美国铝业(AA.US)宣布永久关闭其自2020年以来一直闲置的27.9万吨Intalco冶炼厂。美国铝业表示,该设施“缺乏有竞争力的电力供应”;同样,2022年6月,美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世纪铝业(CENX.US)被迫暂时闲置其位于肯塔基州霍斯维尔的大型冶炼厂,该冶炼厂是北美最大的军用级铝生产基地,理由是“能源成本飙升的直接结果”。世纪铝业表示,运行该设施所需的电力成本“短期内较历史平均水平暴涨逾三倍”,因此需要削减电力,预计需停产9-12个月以待价格回落。
与此同时,非工业用电需求激增进一步挤压行业空间。Christophersen指出,人工智能热潮与数据中心扩张正在争夺电力资源,美国新增的核能、风能和太阳能产能正被科技行业快速吸纳。
“科技企业支付能力远超铝业,”他指出,与铝生产商通常较低的个位数利润率相比,科技行业的利润率高达两位数。根据Factset的数据,海德鲁2025年一季度利润率虽升至8.3%,但较上季度的3.5%仍显脆弱。
这位首席财务官补充道:“我们的观点是,要在美国建厂,必须获得廉价电力,但当前市场无法满足。缺乏有竞争力的电力正是我们无意投资的原因。”
虽然未能激活本土生产,但不可否认的是,关税确实引发了Christophersen所说的“贸易流动重组”。当美国市场门槛抬高,金属流向便发生转移。
Christophersen举例称,当美国对加拿大铝材加征25%特别关税时,加拿大生产商一度转向欧洲市场,反而促使更多欧洲金属填补美国需求缺口。
这种价格效应甚至波及本土废铝市场——中西部溢价因关税膨胀后,废铝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作为全球最大铝挤压制品商,海德鲁在美国同时采用本土废铝和进口加拿大原铝,通过挤压工艺生产窗框等建材。Christophersen解释称:“我们采购的美国废铝虽属本地原料,但价格已间接包含关税成本。实际上我们承担了关税,因为废铝价格随中西部溢价调整,但会立即转嫁给下游。”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证实了这一传导机制,称“上涨的伦敦金属交易所价格和溢价通常会转嫁给客户”。这种转嫁发生在建筑等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该行在研报中强调海德鲁“挤压制品部门仍是业绩软肋”,并指出其业绩指引下调,反映出建筑等行业需求疲软。
智通财经
2025-05-09
观点
2025-05-09
观点
2025-05-09
和讯财经
2025-05-09
和讯财经
2025-05-09
智通财经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