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全网最全】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5-04-26 11:00:52

(原标题:【全网最全】2025年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SH);中国卫通(601698.SH);司南导航(688592.SH);北斗星通(002151.SZ);三维通信(002115.SZ);烽火电子(000561.SZ)等

本文核心数据: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汇总;业绩比较;发展规划等

1、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汇总及基本信息

我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产业链布局广泛,覆盖导航&定位、遥感&测绘、通信&信息传输等领域。在上游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方面,企业众多,技术实力强,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中下游卫星场景应用丰富多样,涉及交通、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其中,导航&定位领域的企业数量最多,竞争最为激烈;遥感&测绘领域的企业相对较少,但技术门槛较高;通信&信息传输领域的企业在上下游分布较为均衡,协同发展效应明显。整体来看,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此处统计的企业为在企业经营范围中披露卫星业务的上市企业,一些航天设备制造及应用但未在经营范围中披露“卫星”信息的的上市企业未纳入统计中。

中国卫星导航领域的主要上市公司有北斗星通、航天智装、合众思壮天奥电子等,这些公司大多与北斗系统业务相关,北斗星通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其在卫星导航核心部件领域的全面布局,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航天智装则依托其在航天领域的技术积累,为北斗系统提供关键的设备支持;合众思壮通过持续创新,将北斗应用拓展至多个行业,加速了北斗系统的普及;华力创通在卫星导航芯片和仿真测试技术上的突破,为北斗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佳讯飞鸿将北斗技术与智慧指挥调度相结合,提升了交通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理工导航专注于高精度惯性导航技术,为复杂环境下的导航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天奥电子在时间频率产品和北斗卫星应用产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共同推动了中国卫星导航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北斗系统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卫星应用在通信和遥感领域的上市公司众多,各具特色。在通信领域,通宇通讯专注于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的研发与生产;航天环宇主要从事星载高端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金信诺提供高性能的射频传输及定制化服务;中国卫通作为卫星通信运营企业,拥有自主可控的卫星资源;创远信科则在无线通信测试和低轨卫星测试方面具有优势。在遥感领域,航天宏图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软件,并规划了大规模的遥感卫星星座。这些公司在各自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了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的发展,为相关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中一些上市公司的多领域业务布局体现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盟升电子和星图测控在导航与通信领域均有布局,前者专注于卫星通信和导航产品,后者则以数字太空科技服务为核心,提供航天测控管理等服务;国科天成和航天电子则在导航与遥感领域展开业务,前者提供高性能红外产品及服务,后者覆盖遥感信息系统、卫星应用等多个板块;雷科防务、雷电微力、铖昌科技和中国卫星则在导航、遥感与通信三个领域均有布局,展现出更广泛的业务覆盖和技术实力。这些企业在多领域的布局不仅有助于分散风险,还能发挥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代表性上市企业分布情况来看,上述企业中我国卫星应用上市公司共40家,其中北京市数量最多,达13家,中国卫星和中国卫通是典型代表企业;其次是广东和四川,各有5家上市企业;其他省份卫星应用上市企业均不超过2家。

2、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业务业绩对比

2024年上半年,中国卫星应用导航领域主要上市公司业绩差异明显。上游企业中,华力创通表现亮眼,卫星导航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2.78%,毛利率达40.57%;航天智装和天奥电子业绩相对稳定,营收同比略有下降;合众思壮和中海达则面临较大压力,营收同比分别下降44.07%和27.11%。下游企业中,北斗星通营收同比下降66.42%,新宁物流业务占比仅为1.77%。上下游结合的司南导航2023年地理信息应用业务毛利率高达58.68%。整体来看,行业上游企业业绩波动较大,下游企业表现较为平稳,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了业绩增长。

注:带*企业所示为2023年经营数据

2024年上半年,中国卫星应用通信及遥感领域主要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各异。在通信领域,通宇通讯的卫星通讯相关业务营收达5.47亿元,营收规模表现较为突出;航天环宇宇航及通信产品业务2023年营收0.49亿元,毛利率达45.04%,显示出较高的盈利能力;而金信诺和创远信科的卫星及无线通讯产品、无线电监测与北斗导航测试系列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较大,面临一定挑战。在遥感领域,航天宏图的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等业务2023年营收18.19亿元,占其全部业务的100%,是该领域的核心企业,但营收同比下降25.98%,需关注其后续发展动态。

注:带*企业所示为2023年经营数据

2024年上半年,中国卫星应用多领域布局的主要上市公司业绩呈现显著分化。盟升电子的卫星通信与导航业务、铖昌科技的相控阵T/R芯片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超50%,显示出较大的业绩压力;中国卫星的宇航制造及卫星应用业务营收为9.9亿元,营收金额较高,业务占比达95.89%,显示出其在多领域布局中的核心竞争力。整体来看,多领域布局的企业在卫星应用行业中毛利率水平普遍较高,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

注:带*企业所示为2023年经营数据

3、中国卫星应用行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对比

中国各卫星应用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业务拓展与技术创新:北斗星通构建“智能位置数字底座”,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合众思壮推进全球化战略,优化业务结构;天奥电子加大市场开拓,推动民用产业发展;中国卫通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引领卫星通信产业;中海达聚焦北斗高精度应用,加强行业布局;司南导航提升软件产品竞争力;航天宏图拓展多领域卫星应用服务;中国卫星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些企业通过多元化的业务规划和布局,推动中国卫星应用行业的持续发展。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