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金凯生科技术实力与未来前景并驾齐驱,创投股东减持不改长期价值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2-17 21:29:16

(原标题:金凯生科技术实力与未来前景并驾齐驱,创投股东减持不改长期价值)

2025年2月17日晚间,金凯生科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比例触及1%的公告》,内容指出,截至2025年2月14日,启鹭投资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64,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2%;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1,204,5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0%;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068,800股。本次权益变动后,启鹭投资持有公司股份8,431,2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由8.72%降至7.00%。可以看到,其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比例较高。

事实上此次减持事项已经在去年的11月发布过预披露公告,通过追溯减持股东的渊源可以知道,本次减持股东为公司的创投股东。在资本市场上,创投股东在获取受益后实现退场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创投机构的退出对于上市公司的长远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不产生直接影响。

金凯生科在此前也曾表示,减持公告的三家股东均为一级市场的创投机构,其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其为公司上市前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专业管理及公司治理等方面的赋能支持,通过二级市场退出是这些机构“募投管退”的正常程序。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尽管股东减持事项引发市场关注,但是从公司稳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一减持行为并不影响金凯生科的核心价值与未来潜力。相反,凭借其差异化的技术实力和目前行业的国内外广阔前景,金凯生科依然具备投资价值。

短期减持:正常市场现象,不改长期价值

此次减持行为属于资本市场常见的市场行为,减持的股东均为公司上市前的投资机构。这些股东的减持并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事实上,金凯生科在减持期间仍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支持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

从市场承接角度来看,此前预披露公告中可以看到通过大宗交易减持的占比较高,将超过60%。而此次减持公告中,从数据可以看出启鹭投资通过大宗交易的减持比例的确高于集中竞价,由此可以肯定的是,依然有市场机构看好金凯生科的长远发展,从而选择承接。因此,比起短期的减持行为,更应该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逻辑。

金凯生科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领域客户的小分子CDMO服务商,在含氟化合物合成领域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在小分子CDMO这一细分领域,基于高准入门槛的特点,也对该领域公司的技术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金凯生科经过多年的积累掌握了氟化氢氟化、氟化钾氟化、四氟化硫氟化等多项核心技术,并在特殊氟化剂氟化以及电解氟化等特色工艺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金凯生科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中间体或原料药定制研发及生产服务。

此外,公司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助力推动技术创新。2023年,金凯生科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位数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即使在2024年面临国际贸易环境因素和个别大客户订单波动的影响,同行业整体发展环境遇冷、业绩受挫的情况下,公司依然保持盈利,并且业绩较三季度有了小幅回暖的迹象。足以见得,公司自身具备稳健的发展实力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据悉,金凯生科股东人数截至2025年2月10日为11849户,比上期增加了227户。这表明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在逐步提升,股东结构的优化也有助于公司治理的改善。同时,公司近期的股价表现较为稳定,显示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未来前景:行业复苏与国际化布局的双重红利

随着全球医药行业的复苏和投融资环境的回暖,CDMO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金凯生科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的布局,正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PharmExec(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2023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美国是全球制药巨头分布最多的国家,共有17家企业上榜,其中有10家排名前20。其次是日本、德国和中国,分别有6家、5家和4家企业上榜。榜单前三名为美国的辉瑞、艾伯维、强生。这一数据指明了CDMO领域巨大的市场需求所在。

值得肯定的是,金凯生科早在2014年就在美国制药行业中心新泽西成立了全资子公司金凯美国,负责公司产品的全球销售,重点拓展商业化阶段和临床三期阶段的项目。这种全球化的业务布局使其能够快速响应欧美客户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而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金凯生科的战略布局具有前瞻性,公司早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扎实业务布局,为后续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遭遇寒冬,特别是CDMO行业面临着投融资困境、出现了服务脱钩断链、创新药终端需求波动等不利的市场环境因素变化。但目前来看,国际发展环境已经走向利好。业内机构指出行业边际变化趋势向好,投融资基本触底,降息背景下期待向上,生物安全法案边际持续改善。

那么,随着美国生物法案的利空因素暂时告一段落以及全球创新药企回归常态化的快速发展轨道,CDMO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金凯生科作为医药服务类企业,有望在这一趋势中赢得相对有利的市场地位。

具体到市场需求来看,全球CRO市场集中度较低,增速较快。CRO能够提供从药物研发到上市过程中的全部或部分研发流程服务,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2022年全球规模为775.7亿美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CRO市场规模将会以9.1%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30年达到1583.6亿美元。其中中国的CRO市场将从2022年的813.7亿元以14%的年增速达到2757.7亿元。

业内机构最新分析指出,公司所属的行业在未来有望受益于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预期带来的创新情绪提升和水位提升,尤其预期国内有产业政策支持,投融资潜在可能改善的情况下,国内前端业务有望回暖。

金凯生科凭借其在氟化领域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已经在CDMO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综合来看,随着全球医药行业的复苏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此次股东减持只是资本市场中的正常现象,不改公司的长期价值。比起短期波动,更应该关注的是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未来增长潜力。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