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放弃DeepSeek,苹果中文AI或选择阿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02-12 17:56:55

(原标题:放弃DeepSeek,苹果中文AI或选择阿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苹果AI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

2月11日,有消息称,苹果正和阿里巴巴合作,共同为中国iPhone用户开发AI功能,双方已将联合开发的AI功能提交给中国监管机构审批。

有知情人士指出,此前苹果曾选择百度作为主要合作伙伴,但由于百度在开发AI模型方面未达到苹果的标准,合作未能继续。随后,苹果考虑了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和Deepseek等公司的AI模型,目前苹果选择了阿里巴巴。而Deepseek由于在支持大客户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落选。

目前,苹果和阿里巴巴都未对此进行回应,但是资本市场率先给出反应。美东时间2月11日,苹果上涨2.18%,阿里巴巴美股上涨1.31%。北京时间2月12日,阿里巴巴港股收涨8.48%。

多位分析师向记者指出,苹果和阿里巴巴合作的可能性很高,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双方大概率是进行合作。苹果需要的是更加四平八稳的合作伙伴,目前几个互联网大厂更有合作基础,特别是团队和持续投入方面,短期也不需要大模型能赚钱。”

他进一步表示:“苹果在中国更倾向去采取多供模式,所以未来会有其他大模型厂商进来。预计今年苹果就会在中国落地Apple Intellegence。”

苹果牵手阿里巴巴?

苹果和阿里巴巴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业界的广泛关注。对于中国地区的iPhone用户而言,已经等待苹果AI颇久,其他手机厂商早已上阵。

虽然苹果向来在新技术上“不赶早、不怕晚”,但是随着大模型的日新月异,端侧AI的应用在快速迭代,手机企业之间的角逐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白热化的大市场上,苹果和安卓、鸿蒙阵营之间的AI竞争正在加剧。

此番若苹果和阿里巴巴能合作落地,将加快苹果在中国市场的AI进展,为苹果的生成式AI策略拼上重要的一块版图。

首先从双方的资源禀赋看,苹果和阿里巴巴都在AI上布局良久。苹果的每次升级基本都不是单点的提升,而是整体套件的升级。在去年公布Apple Intelligence之前,苹果已经在硬件基础、芯片设施、操作系统上做了铺垫,都在为“果味”AI生态做准备。

阿里巴巴方面,近日旗下阿里云发布了其最新的大语言模型Qwen 2.5-Max,这是继DeepSeek-R1推理模型之后,中国发布的又一个重要大语言模型。阿里巴巴称,新Qwen模型在关键基准测试中超越了DeepSeek-V3,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OpenAI的GPT-4和Meta的Llama 3.1-401B。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一直在开源技术上持续投入,从2023年8月起,阿里云通义千问相继开源Qwen、Qwen1.5、Qwen2、Qwen2.5等4代模型。公开信息显示在海内外开源社区中,Qwen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超越Meta旗下的Llama系列开源模型,位居全球前列。

可见,在AI技术上双方都有长足的储备,并且还有阿里云的基础支撑。另外,苹果和阿里巴巴都拥有丰富的数据基础。苹果在手机等近身智能设备上有着多维度的数据积累,包括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交互情况等;阿里巴巴在电商、支付等垂直领域也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对于个性化AI上有优势。

Omdia首席分析师苏廉节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苹果主要看中的是阿里的项目支撑能力。苹果需要考虑四大要素:竞争关系、项目支撑、合法性、数据安全与监管。有监管批准、顶级资源和项目支撑能力又不与苹果产生商业利益冲突的中国大模型厂商屈指可数,阿里就是其中一个。以苹果以往的作风,苹果应该不会接入其他家的大模型,一般只会跟一家合作。”

但是,对于苹果未来是否会接入更多大模型厂商,业界有不同观点。因为从海外市场看,OpenAI可能不会是苹果唯一的外部合作伙伴。去年,苹果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就表示,公司还可能将谷歌的大型语言模型系列Gemini融入其操作系统中,以后让用户自己选择。

接下来,苹果阶段性的策略是否会变化、是否会在中国市场采取多模型策略,还需要结合本地化政策保持观察。

AI能否拉动中国市场份额?

业界也关注Apple Intelligence未来在中国市场落地,能否为苹果带来更大增量。毕竟,去年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在苹果第一财季中,iPhone产品线和中国市场收入都有所下滑。

从市场份额看,根据Counterpoint的手机销量月度报告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位居中国市场份额榜首,其后是小米、苹果、vivo和荣耀。华为销量同比上涨15.5%,小米同比增长3.9%,而苹果下滑18.2%。

对此,苹果CEO库克在财报会上回应道:“如果看本季度大中华区的营收,同比下降了 11%,而超过一半的降幅是由于本季度初到本季度末渠道库存的变化造成的。”

同时,他还表示,苹果还未在该市场推出Apple Intelligence,也对收入造成影响。目前,Apple Intelligence只在少数英语国家使用,这些市场的销售表现优于未推出的地区。

2025年,苹果计划发布更多语言版本,但是推向中国市场的时间还没有最终确定,库克表示:“我们将继续与监管机构合作,并将尽快发布该版本。”

从近日消息看,苹果在加快落地的步伐,但是AI直接带动手机销量还存在挑战。一方面,现在各手机厂商的AI功能有同质化现象。在DeepSeek等更多创新大模型涌现后,AI的终端应用生态如何演变,能否成为手机的新驱动力,面临挑战。AI肯定是手机厂商必争的赛道,只是整体还需要结合硬件创新来看。

对于苹果AI进展而言,Ivan Lam向记者分析道:“相对来说,苹果的动作还是要慢于中国其他厂商,目前是达到'你有我也有'的程度,至于其实际的应用场景如何实现,我认为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些应用场景未成熟前,苹果不会冒进导入。AI对于销售的贡献,我个人持保守观点。”

苏廉节则表示:“从苹果在海外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的市场影响来看,短期而言应该不会提升,但中长期的影响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整体来看,短期内,苹果在中国市场继续承压。除了AI的时间差,苹果还需要面对中国手机厂商的份额争夺。2025年,华为强势回归、小米势头正劲、荣耀猛攻海外、OPPO与vivo稳增长,从技术到市场,还有不少变量。

但毫无疑问的是,2025年将是AI手机、AI硬件进阶的一年,AI手机的比例将不断增长。据Canalys预测,到2028年,这一比例将激增至54%。受消费者对AI助手和端侧处理等增强功能需求的推动,2023年至2028年间,AI手机市场以6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