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吾财讯
2025-02-11 13:22:49
(原标题:【热点追踪】东风集团、长安汽车或启动合并重组,两大国资车企的重组将带来怎样的效果?)
金吾财讯 | 2月9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长安汽车(000625.SZ)、东风股份(600006.SH)以及东风科技(600081.SH)分别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合作洽谈重组事项,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但实际控制人将不会改变。
尽管没有明言,但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集团同一时间发布内容相似的公告,引得市场纷纷猜测两大车企合并重组的可能性。若长安与东风两大汽车集团合并,将打造出国内最大规模的汽车集团,其销量将超过目前国内的汽车业龙头比亚迪(002594.SZ/01211)。即使放在国际市场,其销量规模也能在全球汽车集团中排至前五,推动中国汽车集团与国际巨头的差距不断缩小。
就合并事项来说,央国企的合并重组是响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称得上央国企的“传统艺能”。从早年的“南北车”“宝武钢”“中船系”,以及在近期沸沸扬扬的国君海通券商合并事项,这些均可以称得上央企业务整合的典范。
从效果来说,央国企的合并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重组后的中国中车(601766.SH/01766)为中国动车组在全球的扩张奠定基础,而宝钢武钢的合并也使得国内钢铁业的供给侧改革实现突破。究其原因,巨型企业在合并后的资源共享、成本优化、技术端的互通有无,往往都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应,实现开源节流的效果。
而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为何在当前时间点启动合并重组的事项,则与目前央国企车企的经营环境有关。长安、一汽、东风三大央企在燃油车时代是国内乘用车的主要贡献者,但在品牌上则主要依赖与外资品牌的合作来贡献销量,其自主品牌的创新积极性较弱。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背景下,央企汽车品牌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创新发展始终跟不上民营企业。而类似本田、丰田、福特等过去热门的外资品牌,在近年来的汽车业竞争中本就自身难保,不断败退,难以支撑国资车企的盈利规模。
近年来,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也在高端电动化领域进行了布局,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诸如岚图、深蓝、阿维塔等子品牌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中的销量均可圈可点。但从经营角度来看,三家央企在研发、平台与外部合作(华为)领域均存在一定重叠,而各自为战带来的规模效应,也使得国资车企想要追上目前的龙头民营车企显得遥遥无期。
想要在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重新夺回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话语权,国资车企的合并重组便成了水到渠成的选择。假设长安与东风集团的合并猜测落实,并顺利实现了合并重组,其后续在智能新能源汽车的转型追赶效率将获得显著提升。业务整合有望显著减少资源的重复投入、提高产能的利用率,而在销售端的品牌联动、规模效应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巨型国资车企的合并也能够有效地落实“反内卷”竞争,引导产业整体向着健康的环境发展。2025年央国企的车企变革或成为行业重要投资方向之一,带动乘用车市场的销量、盈利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