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1-09 09:35:12
(原标题:AMD首款RDNA 4 GPU,规格曝光)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编译自tomshardware,谢谢。
AMD 的 Navi 48 图形处理器基于该公司昨天简要展示的RDNA 4 架构,比 RDNA 3 代的前代产品小得多。小尺寸的芯片可能证明该公司不打算将其 RDNA 4 GPU 定位为与 Nvidia 在高端市场竞争。
根据博主David Huang的计算,采用台积电 4nm 级工艺技术生产的 AMD Navi 48 GPU 的芯片尺寸约为 390 平方毫米。该 GPU 略大于采用类似工艺技术制造的 Nvidia 的 AD103。
Navi 48 图形处理器是单片的,没有配备任何内存缓存芯片,这一点与前代 Navi 31 和 Navi 32 不同。这使得无法对其芯片尺寸与其前代产品的芯片尺寸进行同类比较。但是,如果我们将 Navi 3x 图形计算芯片(在 N5 上制造)和内存缓存芯片(在 N6 上制造)的尺寸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估计 Navi 32 使用大约 346 平方毫米的硅片,而 Navi 31 使用 529 平方毫米的硅片。这些测量值大致分别对应于图形处理器在性能主流和高端细分市场的定位。话虽如此,可以肯定地说,AMD 的目的并不是用其 Navi 48 打造一款昂贵的 GPU。
台积电的 4nm 级制造技术(例如 N4P)与该代工厂的 5nm 级制造工艺属于同一工艺开发套件。这些技术可提供约 1.06 倍的更高晶体管密度、高达 11% 的性能提升(在相同的功率和晶体管数量下)或高达 22% 的功耗降低(在相同的速度和晶体管数量下)。虽然 N4P 比 N5 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不要指望仅靠采用新节点就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因此,RDNA 4 或Radeon RX 9070 XT 相对于现有产品的任何性能改进都可能是架构增强的结果,而不是采用新节点的结果。
理论上,AMD 可以采用 N4C,在 390 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晶体管数量和/或将成本降低高达 8.5%。然而,这会以牺牲性能为代价,因此 GPU 不太可能采用这个节点。
当AMD 昨天首次展示 Navi 48 GPU时,它被展示为该公司的 Hawk Point Refresh 处理器。然而,它确实类似于AMD 新闻材料中的 Navi 48 GPU ,而不是 Hawk Point CPU。我们要求 AMD 澄清,但该公司拒绝置评。因此,与该公司的其他新闻材料相比,逻辑上这实际上是 RDNA 4 的首次亮相。
AMD 解释 CES 上未发布 RDNA 4 的原因
或许,AMD 在 1 月 6 日的 CES 主题演讲中最大的意外就是没有提及 Radeon RX 9070 系列桌面显卡和 RDNA 4 图形架构。这主要是因为 AMD 提供给媒体的 CES 预告幻灯片中包含了有关 Radeon 的材料,但实际的舞台演示中却缺少这些内容。活动结束后,包括 David McAfee 和 Frank Azor 在内的 AMD 领导层立即同意与一小群科技记者坐下来进行圆桌讨论,我们得到了一个机会。
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分享我们所能分享的内容。演讲首先谈到了房间里的大象,即为什么 AMD 在 Jack Huynh 的主题演讲中省略了与 Radeon 相关的公告,该公司还证实,向媒体提供预告 Radeon 的信息是故意的,他们知道这些信息不会包含在主舞台上。
AMD 表示,45 分钟的主题演讲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正式发布 Radeon RX 9070 系列和 RDNA 4。该公司指出,主题演讲中省略了其他公告,例如 Ryzen Z2 系列游戏手持芯片。该公司表示,与 Radeon 相关的公告需要在主题演讲中占用更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产品命名的变化(稍后会详细介绍)、RX 9070 系列在市场上的定位、RDNA 4 取得的进步以及 FSR 4 等新技术。
AMD 表示,Radeon RX 9070 系列可能会在 2025 年第一季度面世,该公司将至少举办一次在线媒体活动来发布它们。这场长达一小时的演示将为团队提供更好的机会深入了解 RDNA 4 和 RX 9000 系列的细节。该公司不会确认计划发布这些显卡的具体日期,但我们从预先的简短介绍中得知,发布时间是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并且 AMD 的所有附加板合作伙伴都已准备好他们的定制设计显卡。
然后,我们进入了产品命名的兔子洞,以及为什么 AMD 选择放弃它在三代 Navi 中建立的游戏 GPU 型号命名方案,从 RX 5000 系列开始,然后是 RX 6000 和 RX 7000。RX 5000 系列现已问世 5 年多,因此市场对这种命名方案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了解。AMD 首先试图解释为什么它跳过了 RX 8000 系列。该公司表示,它希望将型号编号与 Ryzen 9000 系列台式机处理器保持一致。
在 AMD 回答的后半部分,该公司试图解释从“RX 9700 XT”之类的名称变为“RX 9070 XT”的原因。传言是真的,AMD 希望通过为游戏玩家提供类似于“竞争对手”即 NVIDIA 的命名方案,让他们更容易识别 SKU 的竞争定位。这样,游戏玩家就会将 RX 9070 XT 与 NVIDIA 的 GeForce RTX 5070 或 RTX 5070 Ti 进行比较;而未来的 RX 9060 XT 则会与 RTX 5060 Ti 或 RTX 5060 进行比较。
随后,一位记者问大家当时在想什么——如果这样做是为了培训消费者,那么这种命名方案会坚持下去吗?Radeon RX“Navi”系列现在已经是 9000 系列,下一代产品可能要么是“RX 10070”,要么会带来另一个变化。对此,AMD 同意它不能承诺采用命名方案,它会不断评估市场和消费者行为,并实施任何可行的方案。
一位记者的下一个问题是,AMD 对导致开发 RDNA 4 的决策树有何评论。AMD 回应称,它希望寻求销量,主要是确定推动销量增长的关键细分市场,然后尝试通过提供更高的性价比和效率的产品在这些细分市场中取胜。大部分市场都在追逐 70 系列和 60 系列 (例如:RTX 4070 和 RTX 4060),因此 AMD 可以通过只关注有潜力的细分市场来节省大量的产品开发成本。该公司不必证明其创造发烧友级 GPU 的能力,因为市场并不这么认为。改用 70 系列和 60 系列命名方案更多是为了更容易接触到市场销量。
AMD 还被问及对英特尔 Arc B580“Battlemage”的反应,特别是英特尔如何以 250 美元的价格成功赢得媒体和游戏玩家的赞誉。AMD 的回应听起来他们对 B580 非常满意。“我认为这证明了如果你将功能和性能带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价格点,它真的会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他们似乎同意 AMD 的策略将与英特尔非常相似——用高性能/高性价比的产品给市场上最大的细分市场留下深刻印象。
AMD表示,它在 RDNA 3 代中得到了很多赞誉和批评,并试图复制那些让它获得赞誉的东西。RX 7000 系列只有几个本垒打,例如 RX 7800 XT 和 RX 7900 GRE,该公司的努力将是复制这些产品的成功。
随后,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了 FSR 4,AMD 的简短演示幻灯片中的一个脚注称,FSR 4 仅适用于已集成 FSR 3.1 的支持游戏的 RX 9070 系列。AMD 表示,FSR 4 使用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来重建其超分辨率组件中的细节,并且 RDNA 4 比前几代 RDNA 显著提升了 MLops,因此最初 FSR 4 将在 RX 9000 系列上推出,但该公司将评估前几代的特定 SKU,它认为这些 SKU 能够提供 FSR 4 SR 算法所需的 AI 加速性能,而不会产生过高的性能或延迟成本。FSR 4 不仅会在给定预设下的帧速率方面有显著的改进,还会显著提高图像质量。
然后,我们向 AMD 询问了其开发 RDNA 4 的优先事项,并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将某些东西排在高位或将其他东西排在低位。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提高游戏玩家最关心的领域的性能。在这一代产品中,你应该会看到巨大的光线追踪改进、MLops(AI 加速)改进,比如 FSR 4 和 ML Super Resolution。
第二个优先事项是 GPU 上的每个组件都是为效率而设计的,不仅仅是在能源效率方面,而且在让 AMD 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定价方面——正确的制造工艺、正确的芯片尺寸、正确的内存类型。换句话说,AMD 正在准备与 NVIDIA 和潜在的英特尔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价格战,它不希望奇特的硬件设计决策给营销团队设置障碍。
第三个也是较小的优先事项是进入市场。如果你还记得的话,AMD 的 Radeon RX 7000 系列的上市速度明显慢于 NVIDIA。RX 7900 系列推出时,NVIDIA 几乎已经完成了 RTX 40 系列的推出。AMD 这次希望避免这种情况,您应该会看到 AMD 在 RX 9000 系列中推出一系列相当活跃的产品。
最后,AMD 驳斥了网络上流传的有关 RX 9000 系列 GPU 的性能声明。AMD 打趣道:“没有人拥有最终驱动程序,甚至主板制造商也没有,所以不要相信网络上的性能声明。”
https://www.tomshardware.com/pc-components/gpus/amds-navi-48-gpu-pictured-around-390-mm2-targeting-mainstream-gamers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01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索比光伏网
2025-01-09
AI蓝媒汇
2025-01-09
AI蓝媒汇
2025-01-0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1-0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1-09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