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机构建议关注组件及设备端投资机会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2025-11-19 17:27:18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光伏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创新周期。在众多光伏技术路线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具备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以及更高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已被业界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近期,多家机构相继发布研报,指出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相关组件及设备端的投资机会正在凸显。

最具前景的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

据了解,钙钛矿是具备相同晶体结构的一类“陶瓷氧化物”的统称,根据材料的元素组成,可大致分为三类:复合金属氧化物钙钛矿、有机杂化钙钛矿和无机卤素钙钛矿。钙钛矿具有众多优异的光电特性,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且含量丰富,可应用于光伏、地面电站、航空、建筑、可穿戴式发电器件等众多领域。

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依靠钙钛矿结构材料进行光电转换的一种新型光伏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信证券指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指以钙钛矿结构(ABX3)为吸光层的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备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成本低廉且制备简单。据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晶硅电池已经接近其理论效率极限29.4%的情况下,钙钛矿电池可以轻松实现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与晶硅制备成叠层电池后有望实现45%的效率上限。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也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术。

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据国盛证券统计,近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及运行稳定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实验室方面,韩国联合团队通过新型固态添加剂将电池寿命提升至传统方案的3倍以上,并保持26.2%的高效率;南京工业大学采用全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的器件在千小时运行后性能保持率超95%;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游经碧研究员团队研发出光电转换效率为27.2%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型器件,并显著提升了其运行稳定性。另外,南京大学与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通过太赫兹技术优化载流子传输,推动全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全球范围内首次突破30%。光伏龙头方面,隆基绿能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85%,晶科能源基于N型TOPCon的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为34.22%,显示出良好的技术融合潜力。

同时,近日,我国钙钛矿光伏产业迎来密集突破,标志着技术规模化落地进入关键阶段。10月29日,协鑫光电GW级钙钛矿产线首片2400mm×1150mm全尺寸钙钛矿组件正式面世;11月3日,纤纳光电发布全球尺寸最大的钙钛矿光伏商用组件(2.88m²组件功率为509.21W,效率为18.60%);京东方1.2米、2.4米中试线的效率与稳定性也已通过ITC认证,钙钛矿光伏的寿命稳定性已基本得到保障。以上种种均凸显出钙钛矿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迈进的迅猛势头。

且据中信证券统计,国内目前已有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纤纳光电、仁烁光电等多家初创公司积极布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领域。2025年2月,极电光能全球首条准GW级产线投入量产,预计每年可产出180万片钙钛矿光伏组件;同月,仁烁光能GW级钙钛矿项目启动仪式在江苏常熟举行,预计2026年初投产;2025年6月,协鑫光电GW级基地在江苏昆山正式投产,成为全球首个GW级钙钛矿叠层组件生产基地;此外,纤纳光电准GW级钙钛矿产线也计划于2026年初投产。

机构建议关注组件及设备端投资机会

钙钛矿电池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中信证券指出,2025年以来,极电光能、协鑫光电等多条准GW级钙钛矿产线投入量产,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钙钛矿组件将在未来几年实现从“1”到“10”的关键突破,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出货量或达20GW左右,市场空间约200亿元,对应2025-2030年CAGR超过200%。扩产周期也将刺激镀膜、涂布、激光等设备需求大幅释放,预计2030年钙钛矿组件领域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0亿元,对应2025-2030年CAGR约74%,设备投资需求也将在钙钛矿扩产周期中大幅释放。建议关注钙钛矿组件及设备端的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指出,近期,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及运行稳定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我国钙钛矿光伏产业迎来密集突破,据索比光伏网,宁德时代(300750.SZ)多家企业亦在积极规划GW级产能,预计2026年将迎来产能集中释放期。政策也明确提出支持钙钛矿光伏电池、叠层光伏电池等先进光伏技术研发与中试。钙钛矿进入GW时代率先关注设备厂商放量机会。

东吴证券也认为,钙钛矿效率潜力高成本低、2025年GW线逐步落地,降本增效促进下,钙钛矿有望成为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方向。1)百MW中试线运行成熟,GW线逐步落地。2022年—2023年钙钛矿行业初步显露市场,百MW中试线密集落地。经过2年多稳定运行+小规模出货,钙钛矿迈向GW线逐步落地投产。2)市场前景广阔,设备+材料率先受益。钙钛矿工艺流程较短,易于扩大生产。当前百MW量产成本约1—1.5元/W,玻璃等封装材料占比30%+;预计GW级有望降至8毛/W以内。设备端镀膜设备价值量最高,占据投资绝大比例。预计钙钛矿产能2030年有望达百GW+,组件市场近400亿元,设备逐步受益。下游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预计分布式场景2030年有望率先提升至5.6%渗透率,地面市场逐步拓展。

20股获机构重点关注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目前A股钙钛矿电池板块共有37只概念股。截至11月19日收盘,34只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为正,其中3只涨幅超50%,分别为杰普特(198.72%)、德龙激光(57.23%)和聚石化学(56.28%)。

从机构关注度方面来看,20只概念股被机构重点关注,均获机构研报评级。其中,7股获10家以上机构评级,分别为通威股份、隆基绿能、万润股份、天合光能、莱特光电、京东方A和捷佳伟创。

据了解,通威股份持续推进包括钙钛矿/硅叠层技术在内的各类新型电池技术,已成立先进电池实验室对含钙钛矿/硅叠层先进电池在内的多种技术路线实现并行研发。目前公司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产品转换效率已突破34.78%,210半片全尺寸电池(全面积)效率达到28.39%,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隆基绿能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其自主研发的晶硅-钙钛矿两端叠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34.85%,刷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万润股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产品主要应用在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层及电子传输层。公司持续推进钙钛矿光伏材料产品的研发和下游客户推广,目前已在业内多家客户实现持续销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