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9 18:07:13
当国内调味品行业增速放缓至4.1%时,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整合的关键转变。莲花控股在中报里交出营收逆势增长32.7%,归母净利润增长60.01%的成绩,不仅远超行业均值,更清晰揭示出“存量竞争中的结构性机会”正在向具备品牌、渠道与产品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聚集。
这一反差显著的增速“剪刀差”,促使我们深入审视:在调味品巨头们不再只拼规模、而是精算未来的新阶段,莲花做对了什么?
巩固调味品业务竞争优势
在食品工业中,味精或许是最被低估却又无法绕开的角色。这种学名为谷氨酸钠的化合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安全食品,它与食盐并称为食品行业两大基础调味品,广泛渗透进工业预制、餐饮出品和家庭厨房的每一个角落。而莲花健康,这家拥有数十年历史的企业,正以其长期积累的产能、渠道与研发实力,在“小产品、大市场”的调味品赛道中,试图讲述一个品牌复兴与技术升级的硬核故事。
莲花控股的调味品业务复兴战略,并非停留在情怀层面,而是构建于清晰的产品与渠道双轮驱动之上。在线下,它持续提升零售终端覆盖率,凭借30多家分公司、3000多家经销商和超10000家客商组成的网络,将产品铺进全国并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线上,则积极拓展数字化营销与自营电商,以年轻化方式触达新消费人群。渠道的深耕与拓宽,为其产品迭代提供了稳定的输出基础。
而产品端的创新,则成为其应对消费场景分化的核心手段。除了仍占据终端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小包装味精,莲花近年来持续推进研发,推出如莲花松茸鲜、零添加酱油等新产品,逐步构建出包括氨基酸调味品、复合调味品、液态调味品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这些新品并非盲目跟风,而是依托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氨基酸调味品营收达10.81亿元,同比增长15.01%;复合调味品营收2.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28%;液态调味品营收5956.38万元,更是实现了惊人的916.79%同比增长。这三组数据不仅反映了各细分产品线的增长态势,更揭示了公司通过研发创新撬动消费升级市场的巨大潜力。
莲花控股的动作表明,其战略重心并未偏离调味品这一主业,而是以调味品为轴,逐步向外做能力相关的辐射。无论是健康水还是复合调味品,都能够复用其原有的研发体系、渠道网络和品牌资产。在竞争激烈的饮用水市场,莲花并没有选择盲目烧钱铺市,而是依托调味品积累的B端与C端资源做精准渗透,目前已在部分区域性代表性渠道取得较高复购率。
从这个意义上说,莲花的复兴不是一次情怀驱动的品牌返场,而是一次系统性的能力输出——它以技术中心和供应链为底座,以渠道网络为杠杆,以消费需求为方向,持续进行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在国货崛起的背景音下,它或许正在示范一种更硬核的存在方式:不依赖营销炒作,而靠研发、渠道与产品,一步一步重建竞争壁垒。
算力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当大多数传统企业还在数字化转型的迷雾中摸索时,莲花控股已经在其第二成长曲线——算力业务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这家以调味品为主业的公司,正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切入科技赛道,其路径清晰且数据扎实:已完成9地智算中心的服务器部署,通过聚焦大B端、央国企及行业科技巨头客户,扎实推进算力租赁业务。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签约落地34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5亿元,算力服务营收达6927.73万元,同比增长209%。这份成绩单背后,是一套结合硬件部署、客户定位与商业落地的务实策略。
莲花的科技板块布局并非跟风炒作,而是围绕算力、算法、智能体以及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展开系统性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正在通过自主研发得以强化——2025年8月,公司与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联合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新型阻燃增层膜制备方法。这项专利不仅体现了技术深度,更与公司和国内芯片厂商的合作形成呼应,目前正积极探索商业化应用,为自主可控的AI算力建设提供底层材料支持。
最具代表性的落地产品是莲花紫星与壁仞科技联合推出的DeepSeek一体机。这款产品采用全栈国产化AI解决方案,通过软硬件深度耦合,提供从模型库、知识库到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端到端交付方案。其技术底座基于壁仞科技的八大自研技术,成功支撑DeepSeek-V3/R1等大模型在国产平台上的高性能运行。而莲花的角色不止于硬件提供——紫星提供从选型咨询、系统部署到后期运维的全栈服务,涵盖模型压缩、策略优化、PoC算力验证等关键环节,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并验证实效。
在实际应用层面,DeepSeek一体机已支持AI搜索、智能问答、业务流程编排等多个场景,凭借多模型融合与企业私域知识整合机制,为客户提供契合业务逻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端到端的交付模式,正重新定义行业级AI应用的部署范式,未来有望在政企、制造、零售等垂直行业实现规模化落地。
莲花的算力业务拓展呈现出清晰的逻辑:以智算中心基础设施为底座,以国产化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以全栈服务为差异化优势,最终通过一体机等产品形态实现商业化闭环。这条第二曲线不仅贡献了营收增量,更展示了传统企业向科技转型的一种可行路径——不追逐概念,而是扎实构建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服务的完整能力链。
双轮驱动的产业升级样本
莲花的实践揭示了中国产业升级的另一种可能:传统企业与科技转型并非割裂对立,而可以通过能力迁移实现协同进化。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个体公司的增长故事,成为了观察中国制造业转型的一个样本——在存量竞争时代,真正的护城河不在于规模本身,而在于能否将原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进入新领域的结构化能力。这种“锚定主业、延伸能力”的模型,或许比许多追逐热点的转型更具可持续性与复制价值。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9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9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9
证星持股追踪
2025-08-29
证星持股追踪
2025-08-29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08-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