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巨无霸富士康冲击A股IPO 拟募资272亿资质究竟如何?

来源:国际金融报

2018-02-13 10:00:25

(原标题:巨无霸富士康冲击A股IPO 拟募资272亿资质究竟如何?)

  春节前一周,大发审委并没有预告本周上发审会的企业名单,鸡年的IPO审核工作到了尾声。

  然而2月9日晚间,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康股份”)首次公布了招股书,拟在A股主板上市,与此同时,证监会官网同步披露了长达16页,共计69问的反馈意见。此举无疑搅动了年前IPO市场的一池春水,市场各方热议不断。

  聚光灯下,究竟自带“明星光环”的富士康股份资质如何?

  三年成为“巨无霸”企业

  此次欲上市的主体为富士康股份,成立于2015 年 3 月 6 日,迄今不足3年。

  根据《证券法》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规定,拟上市主体应当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一定期限(一般为3年)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可以不受上述时间的限制。

  富士康股份在招股书中亦坦承公司正向有关部门申请豁免。

  事实上,富士康股份于2018年2月1日向证监会报送了招股说明书,而2018年3月6日,富士康股份即将满足成立3年的条件,何以 “心急”到1个多月都无法“耐心等待”?截至发稿,富士康股份方面尚未回复记者的采访函。

  申请豁免并非富士康股份“独家”享有,只不过最近一次申请上市豁免的案例则要追溯到2007年IPO的太平洋证券,距今已超10年之久。

  说回富士康股份,2015年成立之初,富士康股份尚不叫如今的大名,福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才是最初的本名。公司成立时,仅有一名股东,为鸿海精密全资控股的香港注册公司——机器人控股。

  2017年3月,福匠科技引入另一名股东——同样是鸿海精密控制的深圳鸿富锦,并将注册资本从1500万美元增加至2000万美元。

  随后的4月,福匠科技在成立两年后,终于“实收”了上述股东缴纳的2000万美元。

  此后,福匠科技加快了吸收合并的步伐,体量开始猛增。

  2017 年 4 月,福匠科技以超2300万港元现金收购鸿海精密旗下的福鑫公司100%股权。此后通过福鑫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以现金收购方式以及新设方式合计取得25家境外公司的控股权。

  2017年5月,福匠科技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桂,深圳富桂受让和承接深圳鸿富锦(富士康股份股东)与富士康股份主营业务相关的业务、资产和人员。

  2017年6月,深圳富桂以现金方式作价5900多万元收购深圳富华科100%股权。

  2017年7月,福匠科技以净资产折股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改名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改制后的总股本为137778000股。

  2017 年 12 月 6 日,富士康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同意由深圳鸿富锦等 32 家主体以其各自持有的南宁富桂、郑州富泰华等 13 家境内子公司的股权认购富士康股份新增注册资本17587992199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变更为17725770199元,即人民币177亿元多。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成立于2015年3月,2017年4月才收到实缴资本的富士康股份,通过收购同在鸿海精密旗下的企业和相关业务资产,最终实现全资及控股共31家境内子公司和共 29 家的境外子公司,实现了将鸿海精密旗下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及相关资产一并收入囊中。

  因为上述所有公司仅为鸿海精密旗下的企业,所以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视同在报告期期初,上述业务架构已经存在并一直存续至今。

  这就不难解释合并报表中,公司出现2015年、2016年股本为0 ,但却有270多亿元收入的情况了。

  有意思的是,据招股书,富士康股份的大部分股权均有鸿海精密间接控制,由于鸿海精密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故而富士康股份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独立性、关联交易、低毛利率仍需留意

  坐拥旗下60家子公司的富士康股份,承接了鸿海精密体系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等三大业务,截至2017 年 12 月 31 日,共拥有员工接近27万人。

  招股书显示,富士康股份的控股子公司2017年的财务数据未经审计,不过普华永道出具的审计报告中,包含了2017年的合并报表。

  富士康股份作为控股型公司,合并报表的资产和收入主要来自旗下子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未经审计,如何保证合并报表数据的准确性,这似乎是个问题。

  从招股书看,2015-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728亿元、2727亿元、3545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43.5亿元、143.9亿元、162.2亿元。如此看,富士康股份算得上是“巨无霸”企业了。

  据招股书,2015-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0.5%、10.65%和10.14%,整体较稳定,不过10%左右的毛利率,与巴菲特选股的40%毛利率指标相比,尚有些距离。

  三大业务中,通信网络设备的毛利占比最高,在81%以上,该业务的毛利率在13.65%-15.88%之间,高于综合毛利率;云服务设备毛利占比次之,在16%左右,然而毛利率5%不到,拉低了综合毛利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的毛利率最高,在40%以上,并且逐年上升,可惜毛利占比最低,不到1.5%。

  据 IDC 数据库统计,2015年全球前十大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占整个行业营业收入的占比之和超过了70%,行业集中度较高。上述企业中台资企业有7 家,其中,排名第一的鸿海精密的收入占行业总收入的33.02%。如此看来,脱胎于鸿海精密的富士康股份在行业内竞争优势明显。

  从鸿海精密体系内剥离出的富士康股份与鸿海精密仍然藕断丝连。

  招股书披露,富士康股份从鸿海精密及其子公司受让49项商标、被许可使用“富士康”、“Foxconn”两项商标(包括其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类别商品注册的情形合计353项);受让正在办理变更手续的2771项专利权和1009项专利申请权;受让15项软件著作权。同时存在使用第三方授权许可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情形。

  与此同时,富士康股份的关联交易体量也相对较大。2015-2017年,富士康股份向关联方采购商品的金额分别约为263.7亿元、222.6亿元、231.6亿元,所幸比例从10.81%逐步下降到7.29%;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的金额分别约为782.4亿元、696.2亿元、433.1亿元,占比从28.75%逐步下降到12.27%。

  当然在招股书中,富士康股份的控股股东以及鸿海精密均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并承诺“规范和减少关联交易”。

  2018年IPO第一大单?

  净利润处于百亿级别的富士康股份,计划募资金额自然也不是小数目。

  据招股书,富士康股份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总投资额21.17亿元)、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总投资额10.05亿元)、高效运算数据中心(总投资额12.16亿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总投资额49.68亿元)、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总投资额6.33亿元)、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总投资额51.08亿元)、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总投资额86.62亿元)、智能制造产能扩建(总投资额35.45亿元)等八个项目,募资项目总投资达272亿元。

  根据招股书的信息推算,按本次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计算,则发行后总股本约为196.96(177.26/0.9)亿股,发行价约13.81(272/19.696)元,发行市盈率低于默认的23倍,给未来股价的上涨提供了更充裕的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272亿元的募资金额在A股的募资金额排行榜中,恰好可以杀入前十。不过前9名均是大型央企,富士康股份是前十强里唯一的民营企业,而且是一家台资企业。

  ▲公开资料整理

  光大证券的内部培训会议上曾指出若干行业或将面临IPO过会难的问题,其中个别行业,过会难是因与监管层“脱虚就实”的方针战略背道而驰。

  在业内人士看来,富士康股份作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翘楚,符合监管层的战略要求,过会几率相当大。

  无独有偶,富士康股份报送招股书前夕,1月31日,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关于上市发行,会议要求如下:“要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吸收国际资本市场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与方法,改革发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如此看来,富士康股份似乎踩准了这一波政策风向。

  近期被否的联德精密同样是台资企业,但因为高管薪酬代付、财务及管理规范性问题多等原因遗憾被否。而富士康股份此次IPO享受“特事特办”,则向市场传递出另一种信息:A股市场发行在朝扩大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方向发展,鼓励优质企业尤其是独角兽企业的加入。

中国基金报

2024-03-27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4-03-2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