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德永佳集团(00321.HK)2025年中期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来源:证星财报摘要

2025-11-14 08:04:53

证券之星消息,近期德永佳集团(00321.HK)发布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报告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如下:

业务回顾: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全球经济持续面对宏观经济逆风,对国际贸易及消费者信心造成重大压力。尤其是自二零二五年四月起,美国实施高企且波动的关税政策,加剧了与主要全球贸易伙伴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增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在此疲弱的经济环境下,加上市场对潜在经济衰退的忧虑升温,买家在采购策略上采取更为保守的态度。因此,本集团录得总收入下跌9.6%至港币2,711.8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3,001.4百万元)。
      尽管面对种种挑战,本集团积极的成本管理以及持续专注于生产效率,已取得正面成果,使毛利率提升至27.6%(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24.0%)。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集团之纺织及成衣业务展现出显着韧性,带来更优化的成本结构,并更好地契合客户需求。同时,本集团持续优化零售及分销业务,以应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变化,从而进一步巩固本集团整体表现。
      因此,凭藉持续在成本管理及营运效率提升方面的努力下,本集团于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录得本公司普通权益所有者应占溢利港币112.3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101.5百万元),按年增长10.6%。撇除于二零二四年同期因被征收广州仓库而录得之港币88.8百万元非经营收益及其相关税项影响,本公司普通权益所有者应占溢利之按年增长率达447.8%。
      董事会通过宣派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4.0仙(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1.0仙),相当于核心溢利之派息率为49.2%。
      纺织及成衣业务
      纺织及成衣业务之收入减少8.5%至港币2,265.9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2,476.3百万元),占本集团总收入之83.6%(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82.5%)。纺织及成衣业务之毛利率上升3.6个百分点至21.2%(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17.6%),而分部溢利则增长30.5%至港币167.5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128.4百万元)。
      受持续贸易谈判阴霾影响,市场在评估潜在的消费层面影响时普遍采取审慎态度,零售商在补充库存方面更趋保守及减少订单规模,从而削弱对纺织产品的整体需求。为回应对具韧性供应链日益增长的需求,本集团的‘中国+越南’双生产基地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协助客户分散区域风险并降低对单一生产地的依赖。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集团凭藉灵活及具适应性的解决方案吸引新的海外客户,基本抵销了现有客户订单减少及价格压力所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本集团持续优化原材料采购策略,强化成本控制并提升营运资金管理。此外,越南厂房持续扩产及进行升级,进一步提升营运效率并实现更为多元化的生产组合。上述举措巩固了本集团的整体表现,并对盈利能力产生正面影响。
      二零二五年八月,本集团越南厂房二期项目奠基仪式圆满举行。自二零二三年以来,‘中国+越南’双生产基地策略已为客户提供更全面及灵活的解决方案,成功获取海外市场的新订单。随着全球贸易风险逐步趋于稳定,本集团审慎决定分阶段推进越南厂房的产能扩充,提升针织布的生产能力,并计划于二零二六年开始投产。
      零售及分销业务
      零售及分销业务之收入减少14.9%至港币445.7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523.9百万元),占本集团总收入之16.4%(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17.5%)。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本集团持续精简中国内地及香港之实体销售网络,以应对零售市场的结构性挑战及消费模式的转变。
      尽管如此,零售及分销分部之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54.6%提升至60.1%,主要受惠于更优化的实体店网络及成功清理过季产品。同时,中国内地电商业务的强劲增长,以及去年仓库整合所带来的效益,推动分部亏损减少57.6%至港币42.5百万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港币100.3百万元)。
      在中国内地,本集团持续推动其策略以班尼路为专注电商的休闲服品牌,强调‘功能性’及‘物有所值’。透过结合自营销售渠道与领先电商平台的策略性合作,本集团录得商品交易总额(GMV)港币350.5百万元,按年增长达45.9%,此等表现反映品牌成功适应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及‘线上优先’策略的成效。
      在香港,本集团于充满挑战的零售环境中经营,受‘北上消费’、‘出境旅游’及网购平台影响力上升所影响,惟于夏季开始出现初步稳定迹象。对此,本集团透过针对性推广活动强化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的品牌定位,并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以更契合本地市场需求。
      本集团持续优化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零售策略,关闭表现欠佳的门店,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更具潜力的数码渠道,使产品组合更贴近本地需求。于租约续期前进行全面盈利能力检讨,并据此进行策略性关店以提升营运效率。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的自营实体店数量较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减少244间,反映本集团在消费模式转变下持续推进零售网络优化的努力。虽然线下销售减少,但盈利能力的改善显示相关举措已见成效,反映本集团走在转型的正确道路上。
      于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自营店铺总数减至318间(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562间),其中239间(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463间)位于中国大陆,66间(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86间)位于香港,而13间(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13间)位于印尼。

业务展望:

踏入本财政年度下半年,随着地缘政治格局持续演变,全球经济正迈向更复杂且多极化的局面。虽然近年推行的策略举措已大幅强化本集团的韧力,管理层仍将保持审慎态度,以应对潜在的市场波动,致力维持市场份额并保持盈利能力。
      地缘政治紧张,以及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市场普遍预期有关关税将分阶段调整、重新谈判及扩展,持续的波动或将成为新常态。客户延迟下单的情况或再度出现,促使本集团需严格控制库存,以减低因关税引致的库存积压或短缺风险,同时加快库存周转并减少营运资金占用。此外,管理层将继续严格控制采购、劳工成本及能源消耗,以减少浪费并提升营运效率及利润率。本集团亦致力于扩展供应商网络,以获取更具成本效益的生产方案,并缩短生产周期,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纺织及成衣业务方面,客户及市场多元化仍为本集团的首要战略方向。本集团正积极拓展中国内地的销售版图,同时巩固在日本、韩国、欧洲及美国的客户群,以降低区域集中风险。本集团的‘中国+越南’双生产基地策略提供差异化的一站式产品及解决方案,以迎合客户对灵活生产能力的需求。随着新客户及已确认订单的持续增加,越南厂房的产能有望加快提升,并在可见的未来贡献更大营运协同效益。
      在零售市场方面,宏观经济挑战依然存在。本集团专注于透过持续优化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实体店网络,以减少线下零售及分销业务的分部亏损。于短期至中期内,本集团将透过自营销售及与领先电商平台的策略性合作,优先推动电商业务的扩展。管理层对中国内地全国性休闲服市场的庞大增长潜力保持信心,并将凭藉高品质及‘物有所值’的产品组合,致力透过电商业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秉持本集团对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本集团已订立明确的2030/31年度环境目标。本集团致力于减低营运对环境的影响,并以2020/21年度为基准,力求将范围一及范围二(即直接及间接)温室气体的绝对排放量削减42.0%。为达成此目标,本集团将推行多项针对性措施,包括采购市电、使用高热值煤炭,以及实施内部节能技术升级。此外,本集团计划透过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及采购绿色电力证书,将东莞厂房的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0.0%。与此同时,本集团亦积极推动水资源管理,目标是透过先进处理技术及设备升级,将废水排放的年度平均化学需氧量浓度降低至每升35毫克以下。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