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金田股份:9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中庚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8 19:02:12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8日金田股份(60160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王明路、中庚基金王震、建信基金蒋严泽、东北证券杨占魁 张煜暄、交银施罗德基金张三维、敦和资管和祥、中信期货魏巍、招商基金朱红裕、长信基金何增华、Willing Capital朱宏达、华宸未来基金沙正江、华能信托蒋墨迪、北京清和泉资管赵群翊、中再资管陈刘凝、开源证券郭晓彬、光大证券方驭涛、弘尚资产沙正江、中邮证券李帅华、国海证券陈沁一、中银基金顾宸源、天弘基金丁雪松、广东正圆私募吴晓思、创金合信基金张小郭、长安基金江博文、同泰基金鲁秦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答:公司专注铜加工行业39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2024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91.62万吨,铜材总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91.98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通讯科技、电力电气、芯片半导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组织力,具备显著的市场规模地位和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拥有领先的制造与研发实力;构建了专业化的产品矩阵,并形成稳固的行业头部客户群体,同时构筑了面向未来的绿色再生技术壁垒,为公司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和先进材料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问: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与布局情况。
答: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克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泰国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越南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越南紫铜管件项目持续扩大业务合作。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14亿元,同比增长21.86%,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3.57%。公司铜管、电磁线、铜带等铜材产品海外销量9.92万吨,同比增长14.52%。境外业务的稳步增长,为公司优化全球产品与客户结构奠定坚实基础。

问:公司稀土永磁产品的产能和业务情况。
答:公司自2001年起布局磁性材料业务,经过20余年的深耕发展,现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技术较高、产品体系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设有宁波和包头两处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包头基地一期已投产,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的年产能已提升至9,000吨。公司积极推进包头基地二期项目,以进一步将产能提升至1.3万吨。同时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德国子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公司稀土永磁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效节能电机、机器人、消费电子及医疗器械等多个高端领域。

问:公司在芯片算力领域的业务发展情况。
答:铜凭借其卓越导电性、导热性已成为先进I产业芯片互联、算力设施散热方面的核心材料,铜基材料向高附加值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2025年上半年,公司铜排产品用于散热领域销量同比增长72%。其中公司高精密异型无氧铜排产品,依托高导热率、优良的焊接性能及加工性能,在3DVC新型I散热结构中的量产规模持续增长,目前已应用于全球多家第一梯队散热模组企业的多款顶级GPU散热方案中;公司高精度异形铜排现已批量应用于算力机柜的框架母线;公司电磁线已在I基站高压散热系统用风扇中实现量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铜热管、液冷铜管等产品已批量供货于多家头部企业算力服务器产品中。

问:公司再生铜领域的地位优势及业务成果。
答:公司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已成为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为数不多的实现再生铜收、提纯、深加工全产业链闭环的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低碳再生铜产品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产品碳排放,可以为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优质、完整的一站式铜材绿色方案。2025年上半年,公司绿色高端低碳再生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1%。产品矩阵已覆盖铜带、铜线、电磁线、铜管、铜排、铜棒等,并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电力电气等领域,具体包括笔记本电脑散热模组、手机震动马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连接、C/DC电源等场景中,在多家世界知名客户产品中实现量产,形成以“绿色低碳再生铜产品”为代表的业绩驱动新要素。

金田股份(601609)主营业务:有色金属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产品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两大类。

金田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92.94亿元,同比上升2.46%;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上升203.86%;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上升117.0%;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20.08亿元,同比下降3.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上升1484.67%;单季度扣非净利润1.6亿元,同比上升1522.9%;负债率66.28%,投资收益7513.35万元,财务费用3.47亿元,毛利率2.8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9-1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