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0 19:32:0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0日奇安信(68856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与华为鸿蒙生态合作的内容是怎样的?
答:奇安信作为鸿蒙在安全领域的核心合作伙伴和鸿蒙安全专委会的发起单位,已深度参与鸿蒙安全的规划与建设。双方的战略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奇安信盘古实验室凭借在移动安全领域的丰富经验,深度参与了Harmony OS和Open Harmony应用开发者的软件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工作。
2)产品生态融合多款奇安信安全产品已正式入驻Harmony OS NEXT应用市场,包括奇安信ID和奇安信VPN等。同时,公司还推出了鸿蒙原生终端安全防护解决方案、终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以及一体化零信任解决方案等系列产品。
3)技术架构创新基于鸿蒙的分布式架构和微内核设计,双方共同构建了设备管理、安全策略下发机制,确保鸿蒙设备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安全运行。
4)行业赋能公司面向生态伙伴开放鸿蒙安全SDK,提供应用入网认证、环境评估、数据沙箱等模块能力。
未来公司还将持续深化与鸿蒙的战略合作,并继续发挥自身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优势,与鸿蒙生态伙伴一起,共创智能安全的新篇章,推动中国自主操作系统生态的繁荣发展。
问:结合国家的化债政策以及公司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现金流改善方面有哪些变化?
答:国家的化债政策有利于促进相关债务主体的支付意愿,以及加强其支付能力。公司一方面与各应收账款主体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了解款项支付的进度,并促进其进一步款;另一方面公司也在通过优化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建立差异化催收机制等方式,不断加大应收账款和现金流款的管理力度,从而提升公司款的效率和稳定性。
问:公司在AI领域布局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答:在I相关业务的战略布局上,公司会在“I驱动安全”和“I应用场景”上进行两手抓
1)在“I+安全”上,公司一手抓I驱动安全,研发出研发代码安全、安全运营、数据安全、安全攻防、安全检测等五大类智能体,驱动产品能力大升级。以安全运营智能体ISOC为例,公司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和头部客户开设了近20个实验局,普遍反馈超出预期。以全球某些高端车企为例,在真实红队攻击对抗环境下,通过ISOC加持的智能运营模式,无论是平均威胁检测时间、研判定性时间,还是关键警报识别率和准确率,都有了革命性的提升。公司还在全公司举行了I编程训练营的长期直播活动,实现了全研发与I结对编程,总观看人次达数十万,帮助员工养成利用I提升开发效率、代码质量和安全性的习惯。截至2025H1末,I代码助手的使用率已超过90%,I生成代码量占比5%。
2)在I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创新打造大模型卫士、大模型安全空间,护航千行百业踏实地向人工智能要生产力。在大模型应用场景侧,公司率先打造了专注于大模型应用安全防护的大模型卫士产品(GPT-Guard),为企业与组织的大模型应用提供实时、轻量且高效的安全防护,确保I应用在安全可控的边界内稳定运行。目前,大模型卫士在超过20个行业的60余家客户完成了实验局验证,能有效防御提示词注入、模型对抗攻击、模型窃取、数据泄露等多种新型风险,解决企业“想用不敢用”的核心痛点。真正实现大模型应用的“管得住、看得清、防得稳”。该产品已通过公安部三所《大模型安全防护围栏(增强级)认证》,并以无需改造应用、低耦合、高并发的特性,在政府、央企、科技制造等行业的多家头部机构和企业中真实落地部署和应用,为客户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成为“人工智能+”安全落地的坚实后盾。
问:如何看待当前 AI 带来的竞争格局变化?
答:首先,大模型现在能做到的是让企业的能力和效率在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从而产生了一个“乘数效应”。各家安全厂商原有的竞争力基础有所差异,即“被乘数”有高有低,同时使用大模型的能力也并不相同,即“乘数”也有大有小,“相乘”后的结果确实可能改变其在行业内的位置。从这个意义来说,大模型的确能够影响网络安全行业的竞争格局。
而相比大多数友商,奇安信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共同构筑了公司在垂类I领域的独特优势和领跑地位
1)自身独特的数据积累优势,并能够用来纠正大模型产生的一些“幻觉”,这是公司的知识产权以及核心竞争力,并且不会开源。2)技术人才的优势,公司拥有成立超过10年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在I相关领域获得发明专利200多项,并在国际顶尖I赛事中屡获大奖。3)专有的I基础设施,用于训练和微调,公司积累的70多项模型能力,正广泛服务于安全应用层。
问:请公司基于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会重点深耕哪些细分板块?
答:结合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以及下半年的预算规划、商机情况等,可以看到几个明显的变化
1)央企、国企,包括银行。因为存在内生动力,其网络安全投入明显增加,这部分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所谓内生动力,就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为自己的安全托底。例如在使用大模型的时候,担心大模型的安全问题;在数据集中上云时,担心云的安全问题;在使用智能体时,要考虑身份的安全管理问题等。以上都是主要来自于内生性的安全需求。
2)信创市场。基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指引和时间要求,信创已经逐渐由过去的办公系统向业务系统、甚至生产系统转移,而生产系统最多也最为复杂的是央国企,如13个关基行业以及银行等。目前,信创已不再局限于办公市场,更大的需求来自于工业控制,包括一些复杂的交易系统,以及制造类部分生产系统的升级,所以市场空间非常大。
3)政府市场。从上半年来看,政府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有所上升,尤其是2024年一些滞后的项目开始恢复,这与化债的整个进度有很大关系,另外也和各地大数据局、大数据中心、大数据集团“三驾马车”的协同推动关系密切。在数据梳理清楚后,投资是在逐步恢复的。
4)特种领域。国际局势发生变化以后,全球许多国家在特种领域网络安全方面都加大了投资。而我国周边环境也较为复杂,美国的贸易战主要针对我国,所以特种领域市场有比较大的增量。
5)工业控制领域。过去我们的安全主要服务于互联网侧,而生产侧则是工控网络,这里面有比较复杂的系统、装置,以及比较独特的协议,每个行业各有不同。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尤其是能源和特种行业,所需产品与整个装置装备相结合,如国产化替代、以及安全检测和安全防御等,都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我们把这部分叫作小批量行业专用产品,盈利能力较强且进入壁垒很高。今年上半年公司在这个领域的新签订单额同比增长超过61%,是很好的例证。
6)I+安全市场。在这个领域中,最直接的是I如何驱动安全和赋能安全。在攻防整个链条中,对于每个细节技术点,I都可以实现赋能。赋能的核心可以是提高检测精度,也可以是提升覆盖率,或者降低成本。所以,我们在代码安全、安全运营、数据安全、安全攻防、安全检测形成了五大智能体,对整个产品能力进行升级,同时节省成本。另外,在I应用场景侧,公司推出了“大模型安全空间”和“大模型安全卫士”,旨在保护百业千行的大模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最终要实现“管得住、看得清、防得稳”。
——结束——
奇安信(688561)主营业务: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奇安信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42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上升6.16%;扣非净利润-7.7亿元,同比上升9.82%;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0.56亿元,同比下降2.07%;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降3.5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59亿元,同比下降8.9%;负债率44.42%,投资收益-1293.04万元,财务费用3820.69万元,毛利率52.6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5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4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8.2。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523.75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05.1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9-10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0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0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0
证券之星公告
2025-09-10
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