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纳微科技:9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信达证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9-03 10:02:05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日纳微科技(688690)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信达证券、方正证券、西部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东北证券、工银瑞信、投资者、德邦证券、天风证券、长江证券、国盛证券、东吴证券、华创证券、招商证券、兴业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一)公司上半年海外业务快速增长,主要是哪些地区客户、哪些项目?跟随客户出海的情况以及海外填料业务价格竞争情况?
答:公司通过完善海外营销体系,加强海外销售力量,提升海外销售团队的直销能力,增加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等措施,国际业务实现明显增长,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 4,402 万元,同比增长 136%,已实现年初设定的营业目标。
公司在海外药企实现抗体、血液制品、胰岛素、抗生素等应用方向不同阶段的项目导入。2025 年上半年,海外业务从来源地区看,公司在印度取得了生产型的变更项目,约占海外业务的比例为 28%;在俄罗斯导入中试阶段的项目,约占海外业务的比例为 23%;在欧洲及中东地区的营收约占海外业务的比例为 26%,其他海外收入来源包含北美及亚太地区。业务以应用项目划分,多肽、胰岛素等小分子项目占海外业务的 40%左右,小核酸和血液制品项目各占海外业务的 25%左右,抗体项目占海外业务的10%左右。
为助力中国生物创新药走向世界,公司的多款填料产品完成 FD DMF备案,目前已有多个国内客户的新药项目同步进行境外申报,从法规角度来看,国内药企客户在使用公司填料及工艺出海是没有障碍的。
海外客户在选择国内填料时,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不高,更为关注产品性能、知识产权、长期供应能力及安全性。公司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可靠的产品供应能力,公司将依靠创新型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发挥竞争优势。

问:(二)公司三期项目的复采情况?
答:公司前几年主要导入的是抗体类新药项目,较早上市的部分抗体项目,因药物进入医保或拓展适应症等原因,生产使用频次高,已出现重复采购的情况;近两年因 GLP -1 类多肽药物需求旺盛,国内外药企持续加大投入,推进新药研发和产能建设,相关色谱填料产品的收入增长明显,其中原料药生产项目有硅胶、离子交换等产品的重复采购。

问:(三)GLP-1 的增长预期和客户拓展情况?
答:近两年 GLP-1 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加大相关填料产品研发投入、应用技术支持及市场营销推广力度,抓住了行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实现了上百家客户 GLP-1 项目的导入,在 GLP-1 类药物方向收入增长明显,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包括 GLP-1 在内的多肽类药物实现色谱填料销售收入约 0.75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108%。未来,随着注射药物剂型普及到口服药物的量产,单靶点药物到双靶点、多靶点的拓展,药物功能的不断丰富,GLP-1 等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和产品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问:(四)在小核酸领域的产品布局和客户拓展进度?
答:小核酸作为近几年研发需求快速增长的领域,是公司实施色谱填料核心业务 “3+2”的战略方向之一。目前,市场中小核酸药物项目大都处于工艺探索、功能拓展等早期研发阶段,少量项目进入临床前期,公司产品线齐全,可以为客户提供包括固相合成载体、纯化填料及工艺、纯化设备/分析检测设备等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已在 CDMO 和核酸药企实现项目导入。

问:(五)大分子早期研发管线对填料的需求趋势?
答:在大分子应用方向,抗体类新药项目是目前国产填料替代进口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重磅产品的迭代创新,不断推出高载量、高分辨率、高选择性、更长寿命的新产品,以满足更多复杂分子结构的项目需求。公司前期积累的研发项目,陆续进入三期及商业化阶段,已上市药物的商业化变更项目不断积累,逐渐开始有填料更换的重复采购订单,支撑了大分子应用方向的业绩稳定恢复。

问:(六)公司三期和商业化项目的数量更新,年初以来填料价格端竞争情况,未来毛利率的展望?
答: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有超过 50 个抗体(含 DC)应用项目处于临床三期研究或新药注册阶段,有超过 10 个抗体和 2 个重组白蛋白药物转为商业化生产使用。
关于毛利率趋势,一方面,在当前生物医药环境下,国内药企客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对于更高性价比以及更好性能的填料的需求逐渐增加;另外一方面,国产填料公司数量越来越多,竞争情况愈加激烈。从客户角度来看,除考虑价格因素外,更加关注产品性能、生产能力以及产品质量。公司通过优良的产品性能、可靠的生产能力以及稳定的质量体系等综合优势,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激烈的竞争会增加产品降价压力,公司通过提升服务、创新产品、优化生产工艺等多措并举,争取维护核心产品的毛利率稳定性。

问:(七)福立仪器的协同情况,后续色谱仪产品迭代及市场推广规划?
答:公司拥有微球的底层精准制备技术,从填料业务开始,投资设立纳谱分析,收购福立仪器,致力于打造从色谱填料、色谱柱、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的整体色谱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国际贸易关税政策变化的背景下,国内药企、科研单位寻求色谱分析类产品替代方案的需求明显增加,公司凭借齐全的产品品类以及在填料领域的客户积累、市场影响力,提升了替代机会,业务协同性得到明显体现。 福立仪器具备仪器精密加工的能力,立足打造国内色谱龙头企业,公司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人才,在其稳定的气相色谱仪业务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液相色谱仪,加快在制药、科研、高校等市场的导入进程。

问:(八)如何进一步升战略客户的数量,并升战略客户对我们的采购比重?
答:公司从 2023 年初开始实施战略客户营销策略,在产品研发、应用技术支持、安全库存等方面集中资源,优先响应,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分离纯化工艺服务;同时,通过战略关系的建立,公司有机会深入战略客户的研发管线,有利于公司产品导入客户早期项目,共同推进项目从临床研发走向商业化进程。公司将同步推动已有战略客户的新产品导入和新的战略客户的签约,聚焦战略客户深层需求,不断提高战略客户的收入比重,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
从战略客户所处细分领域看,现有的战略客户大多集中在抗体、胰岛素和多肽类,公司将在小核酸、血液制品、疫苗等细分领域中拓展战略客户;从战略客户所处地域看,目前公司签约的战略客户多数集中在华东、华南以及西部地区,后续有机会增加在华北地区的战略客户数量。

问:(九)新一代软胶 Titan的销售推广情况如何?
答:公司第三代 Protein 软胶产品 NMab Titan 于 2024 年 3月正式推向市场,经过一年多的市场推广,已在超过 50 家客户项目中验证和使用,订单收入稳步提升。

问:(十)公司今年的收入和利润目标是什么?
答:公司董事会提交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定了今年的财务预算目标,即 2025 年营业收入预算目标为 10 亿元,同比增长约 28%;经调整的净利润预算目标为 1.68 亿元,同比增长约 31%。上述“经调整的净利润”指公司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剔除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所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的数值作为计算依据。
结合外部市场环境以及公司上半年实际经营情况的分析,公司的全年经营目标暂未调整。

问:(十一)公司对未来有何展望?
答: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创新、求精、协同。聚焦重磅产品与重磅行业;持续创新,重点提升现有重磅产品性能;把产品做到极致,才能在竞争中发挥优势;关注业务的协同效力,例如在 GLP-1 领域,公司从上游的合成载体,到下游的分离纯化再到溶剂收、分析检测,通过材料、工艺、设备的融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大国际市场拓展力度,对标国际巨头公司,巩固市场地位,用业绩的增长报投资者。

纳微科技(688690)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高性能纳米微球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球品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芯”材料。

纳微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14亿元,同比上升21.74%;归母净利润6330.56万元,同比上升40.52%;扣非净利润5528.04万元,同比上升51.3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2.25亿元,同比上升21.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409.03万元,同比上升21.05%;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020.44万元,同比上升31.32%;负债率13.34%,投资收益81.22万元,财务费用-48.89万元,毛利率72.06%。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8987.6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32.82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