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12:13:27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梁瑞,颜枫近期对影石创新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智能影像蓝海市场,创新驱动龙头成长》,首次覆盖影石创新给予买入评级。
影石创新(688775)
投资摘要
影石创新: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贡献主要收入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55.74亿元(同比+53.29%)、归母净利润达到9.95亿元(同比+19.91%)2017-2024年CAGR增速分别达到66.22%和107.54%。公司从消费级的全景相机产品切入,目前已将产品线拓展至专业VR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领域,2024年公司消费级智能影像设备、专业级智能影像设备、配件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6.59%、0.43%、12.98%。分产品看,ONE X系列(全景运动相机)2024年占总收入比重52.74%,Go系列(可穿戴运动相机)占总收入比重为16.30%,Ace系列(运动相机)占总收入比重为10.44%。
全景相机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公司市占率领先
全景相机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日常拍摄与分享、新闻播报、赛事直播、影视内容制作、游戏内容制作等领域,并且户外运动、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专业领域中不断渗透。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到50.3亿元,2017-2023年CAGR增速为12.3%;2027年预计将达到78.5亿元,2023-2027年CAGR为11.8%。目前全球消费级的全景相机领域领先企业包括中国的影石创新、日本的理光以及美国的GoPro。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23年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场份额(按销售额)前三位分别为影石创新、日本理光(Ricoh)、GoPro,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7.2%、12.4%和9.2%。
“硬软”结合打造智能影像核心价值,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强
智能影像设备的核心价值是同时体现在设备对于运像捕捉的硬件性能和实时图像增益算法先进性上的。硬件端,IC和镜头模组原材料成本中占比较高,随着业务规模持续扩大,采购数量增长,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原材料平均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软件端,随着影像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影像处理、编辑和特效等基于算法的软件技术重要性不断提高。公司产品创新与定义能力强,解决用户痛点。公司通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凭借专业研发团队不断创新,设计并研发出功能先进、质量优异的创新型产品。在产品技术方面,公司将自主研发的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技术等应用至各系列产品,创新性地实现了AI智能剪辑、“自拍杆隐形”、智能追踪、“子弹时间”等功能。
公司全球市场拓展,销售网络广泛
销售渠道看,2024年公司线下渠道收入占比为52.05%,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的10,000多家零售门店和90多座海内外机场,并与Apple Store零售店、Best Buy等知名渠道进行长期合作。公司线上销售渠道包括公司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天猫和亚马逊等)以及电商平台入仓(京东自营及亚马逊自营等)。销售区域看,境外销售收入占比超75%,以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地区)为主。此外,公司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量及市场影响力也在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分别为81/112/1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4.6%/39.1%/2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7/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8%/42.2%/37.4%。对应2025年7月17日收盘价PE为57/40/29倍。我们认为智能影像设备行业景气度高,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公司全景相机和运动相机市占率领先,在产品创新、渠道和品牌端优势壁垒强,业绩具备持续高增的可能,给予一定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摩擦及关税风险;产品及技术研发风险;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产品迭代不及预期导致业绩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风险等。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1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3.35。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