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董秘互动
2025-07-18 11:00:11
证券之星消息,华菱钢铁(000932)07月1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华菱钢铁目前业绩与市值存在明显不匹配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想进一步了解公司机构持股的稳定性。从时间维度来看,其短期机构持股占比目前处于何种水平,相较于过去有无显著变化?长期机构持股占比又呈现怎样的态势,是否保持稳定?另外,与宝钢股份、中信特钢等第一梯队钢企相比,华菱钢铁大股东持股比例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持股比例是否合理,是否对公司治理和市值管理产生影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股东名册中涵盖外资机构、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私募基金等持股机构,且有不少投资者因看好公司而长期持有。目前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45.76%,处于合理水平区间。
投资者:作为小股东,关注到公司财务团队在融资成本控制上的重要性,请问公司是否有具体激励机制推动财务团队争取更低融资利率?是否会对标头部钢企优化融资策略?此外,若实现低成本融资,将如何规划产线业务布局以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采取“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机制,在财务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公司目前主体信用状况良好、融资渠道通畅,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均处于较低水平。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清晰,具体可见定期报告和相关公告的披露。
投资者:在 2023 年行业下行时,贵公司业绩出色,运营与市场把控能力有目共睹。可 2024 年,业绩却大幅下滑,与南钢股份、中信特钢、宝钢股份等同行对比,反差明显,南钢股份业绩还增长了 10% 。想请教,在行业持续下行的当下,贵公司打算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缓和钢铁主业业绩下滑?听闻部分公司大股东借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开拓新增长点,贵公司是否有借鉴的打算?若没有,又是基于什么考虑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的战略是围绕钢铁主业实现“做精做强,区域领先”,具体将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攻关、营销服务”三大战略支撑体系,加快推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四化转型,继续保持细分领域领先的竞争位势,同时也积极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机会。
投资者:公司坚持 “四化” 转型战略不动摇,持续在设备改造与高端品种研发投入以适应下游需求。请问公司在 “四化” 战略投入中如何平衡投入产出比?当前业绩是否存在增长空间?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当前钢铁行业经营分化加剧情况下,公司盈利能力始终保持行业靠前,这是公司坚持“四化”转型不动摇,持续加大投入带来的结果。“十四五”以来,公司开始新一轮品种结构升级,积极调整未来5-10年的产品布局,如汽车板二期、硅钢项目、特钢线棒材等,以适应下游需求升级的方向,进一步巩固长期竞争力,提升品种钢盈利能力。
投资者:请问公司当前是否已推行差异化定价机制,如先款后货与先货后款执行不同价格,以实现产品价格多元化?未来是否会根据接单情况,通过资本市场提前锁定原料价格,以降低采购价格波动对经营的不利影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公司品种钢定价一单一议,大部分先款后货,对部分战略客户给予少量短期赊销账期,同时根据现货需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投资者: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 43% 低于头部钢企平均 51% 的水平(如中信特钢大股东持股达 83%)。请问:1、公司如何看待大股东持股比例提升至 51% 以上对市值修复的影响?是否有相关理论或案例支撑该逻辑?2、结合行业特点,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市值表现的相关性如何?公司是否有量化分析持股比例提升对估值修复的具体影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市值表现并无直接关联。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45.76%,处于合理水平区间。
投资者:2025年1-5月全国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利润大幅改善至316.9亿,两者保持正向同步,而同期湘潭钢铁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却下降了2.6%,请问在今年钢铁行业业绩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湘钢何以出现与全国严重背离的情况?这不是与公司自称订单充足相矛盾吗?为什么连行业平均水平都赶不上?接下来如何展望湘钢的经营情况?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今年一季度,华菱湘钢盈利水平同比增长,二季度环比一季度继续改善。具体经营情况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投资者:尊敬的董秘:市场关注到公司估值受业绩波动影响,且管理层未实施股权激励,被质疑市值管理动力不足。同时,市场对管理层任命与业绩挂钩机制存在疑问,现请教:如何看待业绩波动性对估值的影响?是否计划通过股权激励强化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绑定?现行管理层考核中业绩指标占比如何?未来是否优化考核体系,强化市值、ROE 等回报指标权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虽然没有实施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但内部采取“强激励、硬约束”的激励机制,员工收入与经营业绩深度挂钩。
投资者:在特钢进口替代领域,国内企业正加速技术突破以填补高端市场空白。想请问公司是否考虑在特钢进口替代方向加大发力?例如针对航空航天、高端机械等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高性能特钢产品,公司是否有布局研发计划或产能投入安排?通过强化特钢进口替代能力,既能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也能助力国家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不知公司对此是否有战略规划及具体举措?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持续推进品种结构高端化,2024年共实现26个高精尖产品首发,18个钢种“国产”替代“进口”。
投资者:2022年和2023年,华菱钢铁与中信特钢在业绩表现上难分伯仲,处于同一水平。然而到了2024年,华菱钢铁的利润却不足中信特钢的一半,业绩出现明显掉队情况。与此同时,华菱钢铁的市值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我想请问,华菱钢铁近两年业绩掉队的现象,是否是其市值下滑的原因呢?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市值表现当然与经营结果密切相关。但投资者更应关注经营结果变化的原因和后续发展潜力。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环比分别增长44%和116%,仍然保持了行业靠前的竞争力。
投资者:请问湘钢二季度不理想?地方政府披露1到5月钢铁工业增加值下降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今年一季度,华菱湘钢盈利水平同比增长,二季度环比一季度继续改善。具体经营情况请以公司披露信息为准。
投资者:请问,公司常提及市值与业绩不匹配,并分析了诸如现金分红比例低于头部钢企等原因。而头部钢企大股东持股比例普遍较高,多在 60% 甚至 83% 左右。那么,公司是否存在大股东持股比例过低的问题,这是否是导致公司市值与业绩不匹配的原因之一?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市值表现并无直接关联。公司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45.76%,处于合理水平区间。
投资者: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等高管将工位设在上海超级工厂内,这种 “贴近一线” 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快速对接生产需求、高效推进问题解决。对于公司而言,钢厂是业务根基,运营中的细节问题直接影响整体效能,请问公司未来是否有规划通过调整高层办公位置(如设在钢厂),让管理层更直观地了解钢厂实际情况,从而提升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华菱钢铁董秘: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建议。公司各生产基地高层均在生产一线办公,能更及时掌握生产经营情况,快速响应下游需求。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向善财经
2025-07-18
投资时报
2025-07-18
证券之星网站
2025-07-18
电鳗快报
2025-07-18
港湾商业观察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