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7-18 09:07:24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7月17日复洁环保(688335)发布公告称中航证券曾帅于2025年7月16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转型绿色能源领域,是如何通过传统业务的高端装备协同发展的?
答:公司持续扎根城镇水务与环境领域,将高端固液分离装备、废气净化成套技术装备、先进热泵技术装备、固态储氢技术装备及双碳综合服务深度耦合,依托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组建成立的“华理-复洁绿色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启动“沼气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合作研究开发,开展中试验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公司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变革性技术创新,推动城镇污水厂、垃圾厂利用沼气等资源,高效制取绿色甲醇等绿色燃料,持续推动氢能、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先进技术和节能低碳高端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公司向绿色能源化工领域的战略性转型与发展,做强绿色制造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问:公司先进热泵技术装备的技术优势与应用领域?
答: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发布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中国节能协会也出台了相关技术白皮书,为行业提供了政策与技术支持。以一座日处理能力 20万吨的城市污水厂为例,仅需提取 5℃温差即可获取超过 116 万 kWh 的热能,可减少大量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在污泥干化领域应用公司创新开发的高温水源热泵技术,通过从污水厂处理后中水中提取低品位热能,将 25℃的污水升温至 90℃,为污泥干化供热,显著降低能耗。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污水厂向厂区内部和周边建筑供冷供热,打造“能源综合体”,在多地已有成功案例。除了市政污泥处理领域,公司持续拓展热泵技术在工业体系中的适配能力,开发覆盖不同温度需求与热源类型的先进热泵装备,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的余热收场景,助力工业节能减排。
问:公司布局的绿色能源领域有何进展?
答:在绿色能源领域,公司积极推动城镇污水厂、垃圾厂资源化利用,探索氢能、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制备新路径。公司已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绿色能源化工联合实验室”,启动了“沼气制绿色甲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合作研究开发,并在临港新片区建成“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开展绿色燃料变革性技术创新、中试验证、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2025 年 3 月公司联合华东理工大学与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涵盖绿色燃料研发、生产、加注与应用的国际航运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助力打造绿色船燃加注服务中心。
问:公司布局的储氢技术有何优势?核心部件是否依赖进口?
答:公司投资参股的上海铂陆洁安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核心技术产品为常温系储氢合金,具有高储氢容量、低吸氢膨胀率、高安全性能以及长寿命等特点,可在常温下实现氢气的安全存储与加注,工作环境更友好,适用于分布式用氢场景、能源存储领域、备用电源等。固态储氢材料及装置等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化。
问:请介绍公司的氢能中试项目?
答:2024 年 3 月以来,公司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指导下,与上海城投水务集团、铂陆新能源等多方立项启动“城镇污水厂‘制氢-储氢-热电联供’全链条中试试验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选址在亚洲最大的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深度挖掘污水、污泥、废气的资源能源特征,利用污水厂光伏发电的电能电解再生水制氢,以及利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制氢,衔接安全固态储氢技术装备与氢燃料电池及高效用氢场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污水厂“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的全链条应用与循环经济示范。截至 2024 年末已累计制备绿氢突破 6.6 万 Nm3(纯度为99.9999%),累计发电超过 26,300kWh,减少碳排放近 15吨。
在上海白龙港污水厂建成的全球首个污水污泥制氢全产业链应用项目中,污水厂再生水和污泥厌氧沼气作为原料分别制备得到绿氢,并采用固态储氢技术储存与释放,衔接了氢能的高效利用场景。该项目运行一年多来,已获得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及上海市相关部门的积极认可。未来希望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与氢能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加氢站、热电联供等应用场景。
复洁环保(688335)主营业务:为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站)提供污泥脱水干化及废气净化技术装备及服务,集高端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集成、安装与运维服务为一体,为客户安全、高效地实现污泥减容减量及恶臭污染物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净化处理、污染减排;同时,依托核心技术,公司业务逐步向工业固废与特种物料固液分离领域拓展。
复洁环保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114.21万元,同比上升184.19%;归母净利润-105.17万元,同比上升8.44%;扣非净利润-296.68万元,同比下降33.01%;负债率14.8%,投资收益116.0万元,财务费用-12.97万元,毛利率23.8%。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210.06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星概念研究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