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14:45:18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吴文吉,翟一梦近期对隆扬电子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引领布局hvlp5高频铜箔》,首次覆盖隆扬电子给予买入评级。
隆扬电子(301389)
投资要点
积极布局 hvlp5 高频铜箔, 受益于 AI 服务器高速发展。 受益于全球 AI 大模型持续快速发展, 高速运算场景下对 CCL 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速 CCL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催涨对高端铜箔的要求。 公司布局的 hvlp 5 高频铜箔具有高频高速低损耗的特征,以极低粗糙镜面特种铜箔,提供 AI 服务器所需的高低损耗的高频高速铜箔, 产品适用于AI 服务器、 卫星通讯、 车用雷达、 军规高频铜箔等高阶市场。 hvlp5等级铜箔公司目前正在和客户进行产品验证和测试阶段, 其他厂商主要为日本企业。 公司没有参与 hvlp3 等级以下铜箔的产品竞争, 公司的工艺路线主要为真空磁控溅射+精细电镀+化学及物理的后端处理,在制作 hvlp3 等级以下的铜箔时不具备成本优势,但是在做超薄、 超平坦铜箔时, 公司的工艺路线有一定优势,所以公司选择从 hvlp5 等级铜箔产品开始参与市场开发。
3C消费电子逐步复苏, “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逐步深化。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磁屏蔽材料和部分绝缘材料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2024 年报告期内,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磁屏蔽材料、 绝缘材料及散热材料, 并积极布局铜箔材料。 公司主营业务所属的 3C 消费电子市场 2024 年呈逐步复苏的态势, 带动了公司产品整体销量的提升, 再加上公司的客户结构进行一定优化, 部分客户收入规模有所增长。 近两年, 公司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 积极探寻业绩新增长点。 在市场方面, 先后分别在越南、 美国及泰国建立工厂及办事处, 以提前布局海外市场; 公司致力于抓住不同国家地区的行业需求与发展机遇, 积极推进公司业务在各地的发展; 在创新方面, 公司以自身深耕的卷绕式真空磁控溅射及复合镀膜技术为核心, 研发铜箔类材料产品, 逐步丰富和拓展公司铜箔产品种类, 主要包括锂电铜箔及电子电路铜箔, 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池行业、 线路板(PCB)、 覆铜板行业等等。 未来公司将继续紧密跟随 3C 消费电子产业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以持续服务消费电子市场为根基, 以拓展服务新能源汽车市场为动力目标, 重点加速铜箔材料的研发及建设, 在产品端形成“电磁屏蔽+复合铜箔”双轮驱动的模式。
收购威斯双联 51%股权, 强化协同效应。 为持续深化公司在材料自研领域的布局, 加速实现部分产品重要原材料的自给自足, 加深技术储备, 拓宽现有产品类别, 公司以人民币 11,995.20 万元收购常州威斯双联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宁波信广持有的 51.00%的股权。 公司收购威斯双联 51%股权, 主要是威斯双联与公司隶属同一行业, 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 公司通过本次收购, 可优化供应链管理, 未来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依托威斯双联在高分子材料及吸波材料研发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 可实现双方技术上优势互补、 客户资源共享, 同时保持业务端的独立运营体系, 以并行发展模式释放协同价值, 推动业绩提升。
拟收购德佑新材, 形成覆盖电子元器件“屏蔽-固定-导热-绝缘”全环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加速复合铜箔等新材料的市场导入。公司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德佑新材 100%股权, 具体分两步实施: 第一步收购为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德佑新材 70%股权, 针对第一步收购, 交易双方在评估结果基础上, 协商确定德佑新材 70%股权作价77,000 万元; 第二步收购为第一期业绩承诺(第一期业绩承诺为交易对方承诺德佑新材于 2025 年度、 2026 年度、 2027 年度三个会计年度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 3.15 亿元。) 期满后, 公司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德佑新材剩余 30%股权。 公司收购德佑新材 70%股权, 是基于公司的未来经营发展布局需要; 收购后可以增厚公司业绩, 整合德佑新材在高分子功能涂层材料、 精密涂布工艺上的技术优势, 补足公司在减震、 保护、 固定等方面的自研材料体系, 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类别, 拓宽现有客户结构, 并拓展公司新材料在 3C 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6/2027 年分别实现收入 3.75/4.88/6.35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9/1.48/2.02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 年 PE 分别为 87 倍、 64 倍、 47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的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净利率持续下降的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全球产业转移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星研报解读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