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交控科技: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5-04-30 11:09:41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4月29日交控科技(68801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银河证券王霞举 鲁佩、中金公司严佳 张杰敏 余沛鸿、中泰证券邢博阳、长江证券屈奇、东北证券王一鸣、东方证券杨震、光大证券汲萌、申万宏源刘建伟、中信证券王浩宇、广发证券黄晓萍 刘崔彦博、浙商证券陈姝姝、国盛证券彭元立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 2024年毛利率相比之前年度有些下降,2025年第一 季度的毛利率又比较高,公司主要是交付了哪些比较高毛利的项目?政 府也在推进一些地方债券的发行,这些对于公司全年项目的交付和验收 是否有一些推动作用?公司对全年的交付验收有什么预期?
答:公司的毛利率变化主要受当年项目交付影响。信号系统总承包业务毛利率受各项目供货进度影响在各年之间存在差异,项目毛利率受客户个性化需求、合同技术标准、自产设备占比、市场竞价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度部分低毛利率项目处在供货集中阶段,收入确认金额占比较高,因此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的项目集中在高毛利率的项目,所以 2025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就有所上升。超长期国债的发行,对于公司工程项目的按计划执行和如期完成,具有积极影响。2025年预计开通线路包括天津、济南、北京、成都、太原、沧州(朔黄铁路)、宁波、深圳、东莞、乌鲁木齐、南宁等 11个城市合计 16条新建及分段开通线路,预计开通里程 692公里。(具体数量和进度可能根据建设方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问:公司在 2024年中标北京地铁 10号线的改造项目,中标金额也比较大,公司对今年至明年改造项目招标的预期是什么?公司在改造项目中的竞争力体现在哪里?
答:《2024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的信号系统改造项目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改造项目在全年招标项目的占比由 2023年的 6.75%提升至 2024年的 30.56%。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内地已开通运营 15年以上城市有 10个,共 31条线,其中已开通运营 20年(含)以上的线路共有 9条,约 335公里;开通 15-20年的线路共有 22条,约 834公里;开通运营 10年以上的城市 19个,开通运营 10年-15年的线路共有 51条,约 1,832公里。这些已开通 15年以上的线路相关设备设施系统的设计使用寿命和服役年限已接近期限,10年以上的线路也将陆续进入设备更新周期,更新改造需求已较为迫切。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城轨线路投入运营的年限逐年增长,信号系统改造市场的空间正在逐步显现。目前,国外的轨道交通改造线路也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正在与部分海外国家进行接触,交流他们的改造需求,公司还是比较看好海外改造市场的。公司正在实施北京地铁 13号线改造项目、北京地铁 10号线改造项目,具有丰富的轨道交通改造项目工程实施经验,并在 2024年与港铁签订了香港迪士尼线改造项目合同,这是第一次将公司的 PB-TACS新技术用到境外改造项目中,这其中用到了公司的 PB-TACS的无感改造解决方案。该方案的主要特点为:(1)最大程度缩减地面设备,减少计轴、信号机,应答器的布置,减少夜间安装调试工作,解决现系统改造成本高,维护成本大的问题。(2)系统采用主动感知设备进行定位、测速,雷达、相机等主动感知设备可独立安装,相比传统车载外设,便于车辆安装,极大缩短列车设备安装时间,有效改善改造时间长、难度大的问题。(3)新增的感知系统在运营期间可采集数据、验证功能,最大幅度减少现场调试工作。(4)系统在故障情况下通过高可靠感知,仍能够维持基本运行能力,“看多远、运行多远”,真正实现提高故障情况下运行效率的同时简化设备。公司在改造项目方面在降低成本、不影响现有线路征程运营的基础上,又做到了安全可靠,多方面满足业主的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问:公司在低空经济方面有哪些重点的发展方向?以及近两年预计会有哪些落地的新项目?
答: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主要聚焦以下三个方面:基于无人机和AI应用场景赋能应用、数字化起降场、低空空域的调度管理。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到今年为止其实整个行业的标准规范等顶层设计还不是很高,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在一段时间内,基于“人工智能+低空”的行业赋能应用会是一个相对主流的发展方向,所以公司近期内低空应用重点落地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六大方向:轨道巡检、高速巡检、边境边防巡检、湿地林业巡检、河道巡检、政务一体化服务。随着国家的“两重”“两新”政策以及各个地方政府自身发展的规划,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和空域管理平台也会逐步去推进,但是今年落地比较多可能还是场景应用方面。2025年 2月,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召开“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项目论证会,并正式启动该项目。项目旨在统一全国低空交通网络指挥平台和地面飞行服务设施的标准,推动低空交通网络建设。作为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的副理事单位,公司将积极参与“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建设中,与其他联盟单位合力聚拢产业上下游资源,突破低空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并促进产业标准体系建设。

问:公司低空经济的商业模式、应用领域以及订单情况。
答:低空方面和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商业模式略微有些差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业务板块的商业模式是公司在自主研发和生产关键设备的基础上承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工程项目,从分包商采购部分信号系统子系统,与公司自主研制和生产的核心子系统进行系统集成,同时根据用户需求对信号系统产品进行再开发,为城市轨道交通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信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大部分是交付式的项目,公司把系统交付完成之后,由用户方自行进行后续的运营和维护。低空主要分为两种模式,有一些会采用交付式项目的模式,公司把系统做完之后交付给业主方,业主方自行运营维护;另一种,就像公司去年中标的七里海、建德新安江两个项目,公司会以持续服务包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运营人员、平台的使用、硬件的维护、维修、更换等,这也是行业在场景应用方面相对比较常见的两种模式。低空空管平台和数字化起降场目前主要计划采用和信号系统类似的交付式项目方式执行。

问:公司的车车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观察到一些同行业公司同行也在做,不同公司在这个产品上的差异性体现在哪里?单公里造价处于什么水平?
答:公司的车车通信系统将 ITE(列车主动感知技术产品)与车车通信技术相结合,公司产品为基于感知的车车通信列控系统(PB-TACS系统),该系统应用了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感知、线路资源数字化管控,实现了列车追踪间隔、折返间隔等系统性能的有效提升,主系统故障后运行能力的提升,可支持轨旁设备的精简。PB-TACS系统首个实现工程开通的项目太原 1号线已于 2025年 2月开通。PB-TACS系统能有效降低系统全生命周期的成本。

问:公司 2024年新签订单的情况还不错,公司对于 2025年的经营情况是否有预期?
答:和往年一样,公司会在 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公司的 2025年预算情况,详情请您关注公司后续发布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相关公告。

问:公司目前的存量订单中改造线路的占比大概有多少?未来改造项目收入的占比大概是多少?
答:据 RT轨道交通统计,2024年大修改造线路共有 6条线路,涉及金额达到 32.18亿元,公司中标金额为 10.36亿元,占比 32.19%。改造线不同于新线建设具有迫切性,改造线路的实施时点具有弹性,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和当地的资金的落实情况、改造的迫切性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每年的改造市场具体的金额比较难预计。但是如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型城市,有些线路运营时间已经较长,相对来说对于改造的诉求会更强烈一些。总体而言,我们对改造市场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问:公司董事会成员 2024年也进行了调整,而且增加了董事会席位,是什么原因呢?
答:2024年,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持公司达到 5%以上,成为公司大股东。作为轨道交通行业上市公司,佳都科技期待与公司加强合作。为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公司将董事会成员人数由 9名增至 11名,其中非独立董事人数由 6名增至 7名,独立董事人数由 3名增至 4名,其中新增的一名非独立董事由佳都科技公司推荐。2024年 12月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正常进行换届选举,同时为了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公司独立董事中新增法律等专业人士,更利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问:公司在空管方面的投入大概能有多少?包括后期空管市场的预期情况。
答:公司 2024年 9月 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结项,公司将结余募集资金 8000余万元用于公司新的募投项目“低空智能运行系统与装备研发及应用项目”。除此之外,根据低空相关项目的发展需要,公司后续也会结合相关发展需要、资金安排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相关的投入。空管平台目前处于需求的培育期,目前来看,空管平台不会有大规模的铺开应用,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低空应用的场景和数量还在积累阶段,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行业的标准规范也都逐步建立起来之后,才是空管平台进入大规模部署应用的时期。公司作为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的副理事单位,积极参与“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建设,目前各个联盟其实都在尝试从行业的角度去建立一些标准性的规范,以期能够为行业的参与方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指引,加速低空经济的行业发展及场景落地。

交控科技(688015)主营业务: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技术为核心,专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研发、关键设备的研制、系统集成以及信号系统总承包、维保维护服务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等。

交控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4.73%;归母净利润1770.14万元,同比上升42.58%;扣非净利润1104.57万元,同比上升93.13%;负债率53.96%,投资收益-83.66万元,财务费用-80.61万元,毛利率37.82%。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990.22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