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浙海德曼:6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广发基金、中欧基金等多家机构参与

来源:证星公司调研

2024-06-17 18:24:38

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17日浙海德曼(688577)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6月11日接受机构调研,广发基金王丽媛 张毅 观富钦 陈韫中、中欧基金代云峰 薛承沛、太保资产恽敏 闫畅迪 杨琴 张玮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请公司简要介绍基本经营情况。

答:浙海德曼是一家专业从事数控车床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T系列高端数控车床系列、自动化加工单元系列、并行复合加工机系列、普及性数控车床系列等4大类。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事工业、通用设备(模具制造、水暖阀门、电子、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公司于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通过几次重大技术1创新和企业治理结构转型,目前已经步入国内机床主流企业行列。2023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公司的经营形势承受了较大压力。公司充分发挥产品竞争优势,以高精度为引领,布局产品线;牢牢把握客户需求,推出具有行业特征的产品;开展降本增效措施,提高价格竞争力;出台积极进取的销售措施,大力拓展省外市场,积极把握海外市场的有利时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56.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44.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40.9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41%。总体经营形势与宏观经济环境基本一致。


问:2023年营收中,各机型收入占比情况?

答:全年高端机占比86%,普及型13.6%。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客户占比达到65%,工程机械和军工领域增长不大,海外销售以经销商为主。


问:公司和哪些人形机器人零部件企业开展了合作?是否已有供货?产品研发进展如何?

答: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方向,最近市场关注度比较高。随着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成熟度不断进化,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日渐清晰,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行渐近。目前公司与下游多家企业进行了应用技术交流、密切对接及提供相关设备。现有高端机产品(数控车床及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系列精度指标已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牢牢把握精度这一主线,在精密级基础上突破高精密工艺技术,并实现了高精密数控车床批量生产。在此基础上,公司正在攻关超高精密数控车床相关技术,具体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人形机器人相关加工零件大部分属于旋转类零件,适合车削类加工。该行业属于公司的增量市场,市场潜力巨大。


问:公司高端数控车床主要应用于哪些加工工艺?核心指标有哪些?

答:1)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数控化、高端化机床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国产高端机床的市场潜力巨大。数控车床作为金属切削机床的常见品类,可对大部分具有转表面的工件进行外圆、端面、螺纹、沟槽等车削、车铣、车齿加工,部分高端数控车床可以凭借高精度、高刚性等优异性能实现以车代磨效果。2)高端数控机床核心指标主要是产品加工精度以及稳定性。这得益于公司拥有强大技术研发团队、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高精尖加工母机及检测设备、成熟的工艺手段、恒温恒湿加工环境、核心部件完全自制,确保了产品精度及可靠性。


问:2024年上半年订单情况如何?如何看待海外市场?

答:1)今年1-5月份,公司订单饱满,发货及收入同期实现增长。2)公司通过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信任度,产品在东南亚、欧美市场等地区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认可。随着产业链转移和制造业提升,东南亚市场对中高端设备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海外市场未来可期。


问:产品毛利率差异如何?全年利润率的预期?

答:公司一季度产品毛利率由于部分流量机型因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相对低一点,自动化及部分车铣复合中心相对毛利率要高一点。如果全年业绩(营收)增长符合预期,那么今年的利润会比去年肯定要好。


浙海德曼(688577)主营业务:从事数控车床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高精密数控车床的核心制造和技术突破。自设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现代化“工业母机”机床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公司现有高端数控车床、自动化生产线和普及型数控车床三大品类、二十余种产品型号(均为数字化控制产品)。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通用设备、军事工业等行业领域。

浙海德曼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65亿元,同比上升9.67%;归母净利润281.53万元,同比下降70.13%;扣非净利润209.39万元,同比下降75.85%;负债率40.56%,财务费用101.57万元,毛利率23.35%。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75.46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3.25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