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德邦证券《策略点评:大事前夜,波动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2025年9月17日周三,A股市场震荡上行,创业板指继续创年内新高。国债期货大幅低开后反弹收红。商品走势分化,反内卷和有色品种高位大幅波动。
一、市场行情分析
1)股票市场:维持震荡上行走势
指数普涨,风格分化。今日A股市场呈现指数与个股分化特征,上证指数微涨0.37%报3876.34点,创业板指大涨1.95%创2022年以来新高。全市场成交额放大至2.4万亿,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9亿元,资金活跃度提升。尽管上涨个股数量达2504家,但下跌个股仍有2754家,市场结构性行情特征显著,资金向高景气成长赛道集中。
量能充裕,主线仍在科技内部轮动。全市场成交额连续维持在2.5万亿左右,显示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指数“深强沪弱”格局也反映资金对成长股的偏好。早盘光刻机板块大涨,在国产替代逻辑强化下,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细分领域同步上涨。新能源方面,宁德时代大涨6.7%再创历史新高,带动板块走强。机器人方面,Figure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英伟达、英特尔等跟投,估值达390亿美元,行业高成长预期推动板块持续活跃。
宏观事件即将落地,或影响短期市场风格。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将于18日凌晨公布利率决议,对全球流动性及国内政策面均将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96.0%,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为4%。若降息力度和对未来指引偏乐观,结合近期中美马德里会谈顺利,以及国内科技技术突破,市场风险偏好或进一步上行。中期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仍处于“慢牛”趋势,市场热点轮动加快,科技成长大方向仍有较大潜力;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和企业盈利逐步改善,市场有望继续走强。
2)债券市场:延续回暖,全线走强
国债期货全线收涨,呈现“长强短弱”格局。30年期主力合约(TL2512)涨0.31%报115.88元,领涨各期限合约;10年期主力合约(T2512)涨0.13%,5年期和2年期合约分别涨0.10%、0.04%。
央行流动性呵护延续,市场预期走强。今日央行开展4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资金面保持充裕。当前环境下,市场对四季度稳增长政策加码预期增强,专项债资金重点投向基建、市政等领域,支撑利率债配置需求。同时,美联储议息会议临近,美元流动性宽松预期或推动外资增配中国利率债。
股债跷跷板暂停,凸显配置价值。近期国债期货市场波动较大,今日出现股债同涨行情,“短期风险偏好升温”与“中长期基本面支撑”博弈或告一段落。央行连续净投放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Shibor短端利率上行幅度有限,资金面“紧平衡”状态边际缓解,当前配置价值凸显。
3)商品市场:热门品种高位波动
偏弱运行,跌多涨少。今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弱势运行,下跌品种数量显著多于上涨品种。从板块表现看,能源类品种逆势走强,贵金属普遍承压,焦煤等反内卷品种高开低走,欧线期货领跌创近半年新低。
反内卷品种高位波动加大。焦煤主力合约高开超2%后震荡下行,盘中一度翻绿下跌约1.5%,午后最终收涨0.37%;多晶硅则全天弱势震荡。当前由于价格已在相对高位,获利盘的兑现和政策预期的变化都将使价格波动加剧。我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反内卷相关品种或仍将是国内商品市场的热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将成为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维持战略看多思维,细节上需关注具体产能优化细节。
提前博弈宏观事件落地后,美联储指引更加关键。乌克兰对俄罗斯石油基础设施的攻击力度加大,俄罗斯西北部Primorsk港口出口能力受限,或影响炼厂开工及港口出口,引发短期供应担忧,推动原油价格上行,短期来看地缘风险仍是影响油价的不确定因素。金/银/铜等有色品种冲高后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美联储议息会召开在即,部分获利盘或规避风险提前兑现利润,重点关注美联储降息幅度及鲍威尔讲话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指引,若降息落地或将对有色品种提供进一步上行动力。
二、交易热点追踪
1)近期热门品种梳理
2)近期核心思路总结
权益方面,当前市场处于新一轮美元降息周期的初期,流动性的释放刚刚开始,从权益市场角度,经历了2024年的“9.24”大涨后,市场经过大半年的震荡后开始走出慢牛,初期“金融+科技”的趋势有望延续。建议围绕强产业趋势板块(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及受益于美元走弱的有色金属进行重点布局,同时把握政策加码预期(大消费、地产等)轮动节奏。
债市方面,综合攻守思路,短期交易层面的压力释放之后,深度贴水的超长期国债期货性价比凸显,配置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有望结束,未来市场有望将迎“股债双牛”。
商品方面,贵金属和有色金属因全球流动性的宽松,涨价或将更流畅,值得长期布局。工业品方面,反内卷逐渐进入深水区,当前时间点更多的行情来自于供给端博弈,板块受政策预期波动或将放大,建议积极跟随政策落地节奏。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联储降息节奏不确定,反内卷政策落地不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