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13-15年牛市中成长主线复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结论:
2013-2015年出现了多个主线轮流领涨的情况,主线轮动顺序为:手游、影视是2013年持续性较强的主线。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Q1-Q3出现了第一波超额收益上行。此外,2013年8-9月在制度创新和政策红利的驱动下,上海自贸区主题超额收益明显。2014年前三季度,成长风格在并购重组推动和TMT产业链相关标的扩散的驱动下继续走强。但在流动性宽松、房地产政策放宽、深化改革、沪港通开通等因素的影响下,2014年Q4金融周期大幅上涨带动指数突破。一带一路主题在2014年8月-12月超额收益加速上升。2015年上半年,在宏观流动性宽松和居民资金大幅流入的背景下,成长风格重新开始演绎。“互联网+”、“高送转”、“中国制造2025”等更多主线行情轮流走强。
我们总结2013-2015年超额收益居前的成长主线表现特征,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第一,成长主线牛初通常会有不错的表现,但如果牛初业绩兑现偏弱,牛市中期往往会休整。牛市后期成长主线的确定性更高,大概率出现第二波上涨。如果业绩兑现开始变强,第二波上涨的速度和空间均比牛初更大。如果业绩兑现始终偏弱,第二波上涨的空间可能和第一波涨幅接近。
第二,政策层面,如果某个行业成为国家战略重点布局方向,意味着接下来从国务院、各部委到地方政府大概率密集出台对该行业的体系化支持政策,可能成为成长主线加速上涨的催化剂。
第三,产业层面,13-15年能够成为阶段性市场主线的成长行业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经济增速下行背景下,产业逻辑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二是长期逻辑有0-1的新变化,市场规模想象空间大,且长期逻辑短期内无法证伪。三是高频的产业数据能够持续验证行业高景气。
第四,市场层面,即使业绩兑现偏弱,成长主线也可能受益于活跃的并购重组催化而取得明显超额收益。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我们认为值得关注AI、半导体、先进制造等科技成长行业中并购重组事件驱动的上涨行情。
2013-2015年是小盘成长牛市,但牛市中后期风格轮动加快。成长风格领涨2个季度之后,价值风格通常领涨1个季度。牛市上涨速度越快,大小盘轮动速度越快。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风险,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