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化工行业行业周报:烧碱、钾肥价格上行,看好结构性投资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原油市场:旺季成色尚可,油价重心拾升。截至7月11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70.36美元/桶和68.45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上涨3.02%和2.93%:周环比分别上涨2.34%和2.46%。供给端,一方面,7月5日OPEC+八个主要产油国认为目前全球原油市场库存处于低位,决定8月增产54.8万桶/日。受OPEC+近期增产计划影响,IEA预计2025年、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将分别增加210、130万桶/日,高于此前估计的180、110万桶/日。另方面,截至7月4日,美国石油旋转钻井机数为425台,连续11周下降。需求端,当前北半球正值出行旺季,截至7月4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为94.7%,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仍处历史同期高位水平。此外,据卓创资讯数据显示预计7月份和8月份全球炼油厂加工量将进一步增加200万桶/日,达到8540万桶/日的季节性加工峰值。短中期来看,IEA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预期分别为70.4、72.2万桶/日,较此前预估的72、74万桶/日均有所下调。受季节性旺季影响,当前全球石油市场供需预期呈现“近强远弱特征。旺季支撑下,预计短期Brent原油价格运行区间为68-72美元/桶。建议后续密切关注中东地缘局势、OPEC+产量政策、全球贸易争端指引等。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正收益、丙烷负收益。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254元/吨,年初至今为-39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493元/吨,年初至今为-61元/吨。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偏弱,烧碱、钾肥等价格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70个产品中,本周共有48个产品实现上涨、占比28.2%69个产品下跌、占比40.6%,53个产品持平、占比31.2%,本周化工品价格表现偏弱。本周价格涨幅居前的产品有三氯甲烷、丁烷(CFR华东)、烧碱(32%离子膜,山东)、丁二烯(山东)、丁酮(华东)、碳酸锂、原油(Brent)、原油(WTI)、TDI(上海)、硫酸钾(50%粉,青海)等。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偏弱,尿素、醋酸乙烯等价差涨幅靠前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30个产品价差中,本周共有56个价差实现上涨、占比43.1%,71个价差下跌、占比54.6%,3个价差持平、占比2.3%,本周化工品价差表现偏弱。本周价差涨幅居前的有LLDPE价差(甲醇)、聚丙烯价差(甲醇)、尿素价差(气头)、三氯甲烷价差(甲醇)、丁二烯价差(碳四)氯甲烷价差(甲醇)、环氧丙烷价差(丙烯)、四氯乙烯价差(电石)、尿素价差(无烟煤)、醋酸乙烯价差(电石)等
投资建议:本周化工品价格、价差表现偏弱。1)估值方面,截至7月11日,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PE(TTM)分别为18.1x、24.7x,较2014年以来的历史均值16.2x、26.9x溢价水平分别为12.0%、-8.1%。当前时点基础化工行业估值处在2014年以来偏低水平,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2)供给端,近几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及在建产能增速趋于放缓,但预计存量产能及在建产能仍需时间消化。需求端,下半年随政策刺激效果逐渐显现、终端产业回暖动能逐步转强,内需潜力有望充分释放。看好下半年化工品的结构性机会及行业估值修复空间,建议关注以下三条投资主线:一是,聚焦内需主线,把握成长确定性机会;二是,关注供给侧约束,探寻周期弹性机会;三是,赋能新质生产力,新材料国产替代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