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净利润短期承压,AI商业化进展迅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新致软件(688590)
事件描述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其中,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18.57%,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减少88.21%,实现扣非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减109.51%;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4.34亿元,同比微增0.21%,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4.04%,实现扣非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9.95%。
事件点评
保险和企服行业保持高速增长,核心银行客户缩减IT预算导致银行业收入承压。分行业看,1)2024年公司紧抓保险行业AIGC应用、IFRS17系统建设、营销渠道业务系统信创改造等业务机会,推动保险行业实现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28.65%;2)2024年银行及其他金融行业实现收入5.0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主要是因为部分核心银行客户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进行大幅削减,造成人员清退及项目延期,导致银行业收入有所下降,公司为此大力拓展资管、券商等客户以维持业务规模;3)得益于汽车、运营商、政务等行业客户加速数智化转型,2024年公司企服行业实现收入6.92亿元,同比增长24.14%。
股权激励及可转债利息计提短期影响利润表现,合同负债大幅增加反映订单充足信号。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5.23%,较上年同期降低1.00个百分点,主要是由成本端计提股权激励的股份支付费用约2424万元所致,剔除该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与23年持平,并且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2.91个百分点。在利润端,随着公司持续加大大模型平台及应用的研发和营销力度,24年公司销售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3.81%和12.57%,而由于24年公司不断扩大人才队伍并且新增股权激励费用1074万元,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11%。与此同时,2024年公司计提可转债利息1957.67万元,推动净利润大幅减少。若剔除股权激励和可转债利息影响,去年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63亿元,扣非净利润为0.50亿元。此外,截至25年3月底,公司合同负债金额达0.67亿元,较24年底增加0.48亿元,表明公司订单充足。
模型、应用、算力领域全面布局,AI商业化进展迅速。其中,1)模型:24年公司完成新致新知大模型研发,其采用MoE架构,参数规模为98B,目前已作为底层能力嵌入新致新知平台中;2)应用:公司的软件机器人产品矩阵持续完善,目前已全面覆盖保险、汽车等领域,其中,在保险领域,公司AI产品已覆盖营销、承保、理赔、服务等各环节,并落地了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数十家保司;在汽车领域,公司开始向整车厂提供智能营销工牌等产品;3)算力:公司基于昇腾、海光AI芯片推出了AI一体机,截至今年4月底,公司一体机产品已在金融和司法政务领域实现了超过百台的订单落地。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保险IT领导者,正加速将AIGC技术融入各产品线中,未来AI产品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将为公司贡献重要的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38\0.62\0.88元,对应公司5月12日收盘价21.66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56.9\35.2\24.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AI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若公司AI产品与客户需求不匹配或客户对外购AI产品仍保持谨慎态度,公司AI机器人平台及AI一体机的商业化落地可能会受阻,进而导致AI相关收入增长不达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目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包括保险、银行、券商和资管客户,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若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游客户可能会缩减IT预算,进而减少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并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处的IT服务行业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迅速,若公司不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或者研发投入效果不及预期,公司的产品技术能力将难以持续提高,可能会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对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人力成本快速上升风险: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业务,营业成本中职工薪酬占比较高;同时,公司总部地处上海,人工成本较高,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公司业绩对人工成本的变动较为敏感,若未来人工成本的上升速度大于人均产值的增速,则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会面临下降的风险,并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