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业绩超预期,碳纤维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光大同创(301387)
事件: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51.16%;实现归母净利润1776.18万元,同比增长55.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92.48万元,同比增长51.45%。
点评:
公司加大扩产力度,2025年一季报业绩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51.1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88%。公司2025Q1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增长51.16%;归母净利润为1776.18万元,同比增长55.88%。公司2025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2.65%,相较于4Q24环比增加2.41pct,公司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是公司将重庆致贯科技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2025年一季度固定资产为6.25亿,同比增长24.42%;存货为2.14亿,同比增长66.96%;合同负债为907.27万,同比增长183.57%,公司积极加大扩产力度,盈利和资产负债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通过收购重庆致贯公司,切入光电显示功能材料领域,业绩有望明显增厚。公司成功收购重庆致贯公司,并将其纳为控股子公司,通过横向产业链的拓展,该收购有效补充了公司功能性材料业务板块。重庆致贯公司是光电显示领域功能性结构件与柔性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会逐步转向光学膜、SCF等高附加值产品为基础的光学材料加工生产。光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显示等领域,国产替代趋势明显。重庆致贯公司股权出让方承诺目标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2024-2026年度实现的经审计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不低于1.8亿、2.8亿、4.4亿,业绩有望明显增厚。
乘AI、碳纤维产品轻量化产业东风,公司目前已实现碳纤维产品成熟量产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达到约2.56亿台,同比增长3.64%,全球PC市场呈现稳定态势,即将进入商用市场更新周期,用户需求回暖。随着GPU计算能力的持续提升,不仅优化了现有AI应用的性能,还进一步拓展了AI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与可能性。此外,公司碳纤维产品初期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目前已实现成熟量产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公司碳纤维产品在折叠屏手机结构件方面实现量产供应,满足智能手机市场轻量化新趋势的需求。公司碳纤维产品逐步拓展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中,目前已实现碳纤维产品成熟量产并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消费电子防护性与功能性产品优质服务商,进军消费电子碳纤维加工领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5-2027年公司EPS分别是1.43元、2.39元和3.56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募投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效益的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技术迭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