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汇

回购市场现“结构性失衡”,美元流动性工具为何突然失灵?

来源:汇通网

2025-11-18 09:38:00

(原标题:回购市场现“结构性失衡”,美元流动性工具为何突然失灵?)

汇通财经APP讯——近期美国回购市场的趋紧态势,反映出流动性环境存在结构性失衡——符合常备回购操作资格的机构似乎并无迫切需求,该工具的使用申请寥寥无几。对美联储而言,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的持续上行着实令人困扰。尽管12月1日启动的国债购买计划远非完美方案,但尚可解燃眉之急。



货币市场机制显流动性压力,应对方案捉襟见肘


美联储正带着几分懊恼关注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的最新攀升——当前该利率仅比超额准备金利率(3.90%)低2个基点。多数银行会选择将资金存放于超额准备金窗口,而无法进入该窗口的机构则只能通过联邦基金市场勉强周转。另一个选择是美联储的逆回购利率(当前锚定联邦基金利率下限),但由于其3.75%的水平远低于其他替代选项,近期已基本失去市场影响力。

当前关键矛盾在于市场回购流动性持续收紧。作为通用担保品利率的SOFR已攀升至4%,明显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这种利差正不断吸引资金从联邦基金市场流向回购市场,从而推升有效联邦基金利率。尽管涨幅温和,但这种背离显然不符合美联储期望该利率保持平稳的初衷,其波动本身昭示着各流动性板块间已出现结构性紧张。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美联储通过常备回购工具随时准备向合格机构注入流动性,但市场对此需求寥寥。这很可能意味着一级交易商和指定存款机构并未感受到流动性压力,而这些本应承担市场流动性调节功能的合格参与者却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这种“政策工具待命而市场需求不彰”的错位,无疑令美联储陷入困境。

我们仍判断银行准备金总体充裕,但当前最直接的缓解方式仍是美联储通过买入国债扩充银行准备金规模(12月1日启动)。不过这种应对流动性紧张表象的举措实属治标之策。

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应是加速放宽拟议的补充杠杆率要求,释放大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空间。就现状而言,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仍易运行在超额准备金利率之上——这在技术上虽不构成系统风险,但届时银行体系需主动通过联邦基金窗口进行调节,以防止利率实质性失控。

总体而言,当前状况仍可控。美联储将继续以买入国债(规模超过MBS到期量)作为主要应对手段。过去一日内回购市场已现企稳迹象,若此态势延续,或将助推有效联邦基金利率逐步回落。

除超短期端外,金融市场风平浪静


尽管货币市场出现技术性紧张,但对年末到期的市场利率影响甚微。债券市场亦波澜不惊,两年期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均呈现稳定态势。当前两年期收益率对“美联储是否在12月降息”的反应相当平淡,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周期已确立,最终联邦基金利率终将向3%水平回归——即便12月暂缓降息,也只会是短暂停顿。收益率曲线上五年期品种持续呈现的溢价态势,也印证了这种市场预期。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稳居4.1%上方,自鲍威尔主席对12月降息提出质疑以来便维持在该水平。未来发布的硬数据将成为决定性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供给侧冲击的影响,市场对疲弱就业数据的容忍度有所提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通胀环境始终维持在3%水平,且短期可能因关税影响再度攀升。除非本周四将公布的就业数据异常疲弱,否则十年期收益率难回4%以下——更可能出现的情形是表现平平的就业数据,反而促使收益率酝酿新一轮上行动能。

流动性收紧与利率走高短期利好美元


美国回购市场的紧张和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的攀升,直接反映了美元短期融资成本的提高。SOFR利率(4%)高于超额准备金利率(3.90%)的倒挂现象,吸引资金流向回购市场,加剧了联邦基金市场的压力。这种短期利率的走强,通常会增强美元在货币市场上的吸引力,对美元汇率构成短期支撑。美元指数可能因此保持相对强势或震荡偏强。

尽管美联储准备通过常备回购工具提供流动性,但市场需求不足,凸显了当前流动性问题的结构性特征。这使得美联储通过购买国债注入流动性成为最直接的“治标”之策。这种被动增加美元供应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旨在稳定市场,但可能在中长期给美元带来一定的潜在压力。

当前流动性紧张为美元带来短期支撑,但美元的中期命运,仍系于通胀粘性与降息预期这场“拉锯战”的结果,关键经济数据和美联储的政策指引将决定其最终方向。

周二(11月18日)美元指数于99.55附近震荡。



(美元指数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周二重要事件与市场展望


欧洲方面无重要数据公布,美国多数官方数据预计仍将延迟发布。央行官员讲话方面,英国央行官员皮尔将发表讲话,美联储官员巴尔金将就经济前景发表评论。

北京时间9:38,美元指数现报99.5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