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国内冷链智能装备“小巨人”申购,3只新股上市丨打新早知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1-18 07:00:00

(原标题:国内冷链智能装备“小巨人”申购,3只新股上市丨打新早知道)

11月18日,有一只新股申购,为北交所的精创电气(920035.BJ);有三只新股上市,为创业板的南网数字(301638.SZ),科创板的恒坤新材(688727.SH),以及北交所的北矿检测(920160.BJ )。

一只新股申购

精创电气主营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技术方面,截至11月17日,公司在技术方面通过参加与核心产品紧密联系的38项国家、行业及团体等标准的制定,在冷链控制及监测记录的技术与产业标准引领方面居于重要地位。

在全球化市场布局方面,精创电气在美国、英国及巴西均设立子公司。此外,公司已进入松下、海尔、澳柯玛等知名制冷设备龙头供应链体系。中国境内市场上,公司通过直销、贸易商及领用结算模式,多渠道多方式的满足客户需求;境外市场上,线上主要通过亚马逊、Shopify等大型电商平台渠道销售,线下主要通过ODM、OEM及直销模式将部分产品线下销售给国际知名厂商,凭借高质量、高性价比、高定制化等自身优势,逐渐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口碑。

根据QYResearch统计,2023年度,精创电气于中国境内与全球冷链温湿度控制市场按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13%与4.64%,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境内市场第一,全球市场前列;中国境内与全球制冷暖通测试仪器市场按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为3.62%与2.20%,市场份额位列中国境内市场前五,居全球前列。

精创电气提示,公司可能存在政府补助政策及税收优惠政策变动的风险。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336.52万元、1365.83万元、1316.39万元和157.43万元,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4.44%、23.59%、19.50%和4.84%。报告期内,公司共计收到税收优惠668.38万元、768.63万元、927.59万元和505.8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分别为12.22%、13.27%、13.74%和15.56%。若未来政府补助或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发生不利变动,或相关公司主体未能持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不能持续享受政府补助或税收优惠政策,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三只新股上市

南网数字主营业务是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以推动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为主线,逐步发展打造出AI驱动、云边端贯通、软硬件协同的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

招股书显示,南网数字是服务数字电网建设和电力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是维护电网安全的新型力量,是承接落实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力行业“双碳”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

技术方面,南网数字发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公司研发聚焦电力行业的“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开发上线自主可控电力行业“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推动我国能源工控领域核心芯片从“进口通用”向“自主专用”转变,该成果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自主研制世界首套微型智能电流传感器,攻克我国电力高端传感器技术难题;国产电力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性能达到领先水平。公司先后参与承接1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及1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

主营业务收入方面,2025年上半年,南网数字在电网数字化方面营收为75514.01万元,占总收入比重为48.64%,企业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两块业务营收为40976.72万元、38646.77万元,占比分别为26.40%、24.90%。

南网数字提醒,公司存在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力能源等行业,受客户需求及内部采购计划的影响较大,客户通常采用年度预算管理制度,一般在上半年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组织实施采购,交付验收工作多集中于下半年。2022年至2024年,公司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8.77%、81.87%和78.59%,占比较大。鉴于公司与客户的合同交付及验收多集中于下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使得公司存在不同季节利润波动较大,甚至出现个别季度亏损的风险。

恒坤新材致力于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招股书显示,恒坤新材自产的主要产品包括SOC、BARC、KrF光刻胶、i-Line光刻胶和TEOS前驱体材料。2022年至2024年,公司自产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357.89万元、19058.84万元和34418.93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94%、52.72%和63.77%,收入规模和占比逐年上升。

客户方面,恒坤新材客户集中度较高,主要是系由于下游晶圆制造行业集中度较高所致,主要客户中,客户A、客户B、客户C均系知名存储芯片制造厂商,客户D、客户E等均系知名逻辑芯片生产厂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客户A、客户B、客户C、客户D以及客户E均系2023年境内产能前十大晶圆厂。

恒坤新材指出,报告期内,公司与上述客户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不存在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主要关联方或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在前五名客户占有权益的情况。

恒坤新材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属于集成电路光刻环节必备关键材料,体现硬科技实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符合国家战略方向。2024年度,公司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29998.67万元,其中,SOC销售规模23236.34万元,预计境内市占率已超过10%。公司已成为境内主要的集成电路光刻材料供应商,已实现对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预计将在未来国产化应用过程中持续占有较高市场份额。

恒坤新材提醒投资者,公司可能存在新产品未能实现产业化的风险。公司主要从事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旨在解决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为持续满足客户的国产化需求,并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公司需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但是,新产品开发能否取得预期的研发成果,并通过客户验证以顺利实现量产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如新产品开发失败或因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导致新产品无法实现产业化,则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北矿检测源于1956年创立的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分析研究室,2016年成立并成为独立法人单位。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之一,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仪器研发,业务涵盖矿石及矿产品、技术推广、高端分析仪器研发等领域。

招股书显示,北矿检测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参与ISO/TC26、ISO/TC155、ISO/TC174和ISO/TC183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制修订工作,负责或参与了矿石及精矿、重有色金属、贵金属、合金等领域的7项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195项行业标准及5项团标的制定或修订。

北矿检测目前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有色金属检验检测领域业务门类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检验检测研究机构之一。与矿冶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有色金属矿产品检验检测领域排名第一。

不过,尽管市占率排名第一,但北矿检测仍在招股书中提醒,公司市场空间不足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据介绍,北矿检测的检验检测业务范围主要为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检验检测需求受到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的交易规模的影响较大。如果未来矿冶行业受到宏观或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导致行业交易规模收缩,进而导致矿产资源交易涉及的检验检测需求萎缩或不足,而公司又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将会导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此外,北矿检测还存在主营业务单一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检验检测业务为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公司检验检测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等。同时,公司积极研发在线检测仪器,并已形成成熟产品实现对外销售。虽然公司积极开拓检测业务范围及其他业务领域,但整体规模仍相对较小。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