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远场近场融合,AI赋能增效 “双11”的增长逻辑变了

来源:鳌头财经

2025-11-14 18:44:56

(原标题:远场近场融合,AI赋能增效 “双11”的增长逻辑变了)

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陈欣

出品丨鳌头财经

第17个"双11"终于落下了帷幕。

根据星图数据监测显示,今年"双11"大促期间,全网电商累计销售总额为1.619万亿,同比增长14%——这是一个依然增长的数字,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数字本身,而是数字背后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今年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出奇一致:不再大肆宣传总成交额,而是强调用户数、订单量、技术赋能等健康指标。

当各大电商平台集体告别“GMV崇拜”,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创造,一场"革命"正在静悄悄地发生。

空间革命:远场与近场的融合

今年“双11”,即时零售全面参战:淘宝闪购首次全面参加“双11”、京东将即时零售纳入“双11”促销范围,就连非传统电商平台的美团闪购也加入了“双11”的战场。

即时零售的入场,重构了电商的空间逻辑,标志着电商正式进入“远场+近场”的协同时代。

数据最具有说服力:即时零售全渠道销售额达670亿元,同比激增138.4%,成为极具爆发力的增长极。淘宝闪购的数据则显示,在今年“双11”活动开始首日,其在全国270个城市夜宵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超市便利订单增长670%,饮品、烘焙、水果生鲜等品类均实现2倍增长;品牌通过接入闪购服务获得生意新增量,3C数码、个护、服饰等行业品牌在淘宝闪购的成交与去年同周期相比增长超290%。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用户行为的变化。10月16日,淘宝平台总裁谌伟业在天猫双11发布会上透露,“在淘宝闪购点过外卖但未在电商下单的用户规模已过亿”。这给品牌创造了极大的拉新空间。

即时零售不是简单的渠道叠加,而是对传统电商业务的反哺和催化。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淘宝闪购积蓄的流量,转化为了新的势能,在大促期间得以集中体现。

“通过闪购这一高频入口积累的用户和流量,在大促期间转化为电商增长,证明了通过大消费模式拉动消费的路径是可行的,且具有巨大潜力。”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这是电商平台的新机会,也是品牌的新机会。”

鳌头财经了解到,今年“双11”,大消费模式的生态已吸引了大批品牌加入,探索跨场景融合、撬动生意增长。数据显示,目前已有超400万家本地生活服务商户接入淘宝闪购,有超过37000个品牌商家、40万个门店接入淘宝闪购。

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在电商平台中的渗透率也将从目前的6%提升至15.7%。

这意味着电商的战场,正在从单一的“远场”扩展到“远场+近场”的跨场景覆盖,而经历“双11”检验的淘宝闪购则在这一过程中领先了一步。

效率革命:AI从概念到实用

即时零售的入局让电商平台实现了消费空间重构,AI的应用则帮助平台、消费者、商家完成了一场效率革命。

今年“双11”,多家平台实现了AI从概念到实用的跨越。天猫将今年定位为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AI技术全面参与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经营各个环节;京东的京小智5.0依托自研多AI大模型与多Agent协作架构,实现从“导购”到“主动增长引擎”的关键转型;快手则把AI运用在了流量分配中,用AI来评估商家、让AI来给商家评级,优先把流量和资源,分给高互动质量、较高复购倾向、强内容匹配度的商家……

AI进入实操层面,带来的是效率的提升。在消费端,淘宝天猫在今年“双11”期间推出了6款AI导购应用,以满足不同场景的购物需求。数据显示,淘宝“AI万能搜”解决近5000万个消费需求,“AI清单”提供约200万份定制购物清单。

在商家端,淘宝天猫则持续推进AI技术在电商经营全链路的深度应用,围绕AI数据分析、AI营销、AI美工和AI客服四大核心场景,通过系列智能产品升级,为商家提供切实“好用”的AI工具,带来全面经营帮助。

据了解,今年“双11”,淘宝全面升级“生意管家”,为500万商家提供全新AI辅助,大促期间已为商家生成500万条大促经营策略,平均帮助节省30%工作量,效率提升1.5倍。AI客服店小蜜大促期间累计服务接待3亿人次消费者,其中AI全自动承接1亿人次消费者,帮助商家转化效率提升30%。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AI的应用提升了流量的匹配效率。数据显示,淘宝通过大语言模型重构20亿规模商品库,升级搜索系统,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升20%,例如用户输入“清理下水道小飞虫的东西”可精准匹配商品;在推荐方面,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升10%;在广告精准化方面,广告ROI(投资回报率)提高了12%。

“搜推广是电商平台的核心,商品体系加上搜索、推荐、广告构成了电商平台的核心引擎,这一体系的效率则决定了商品的转化率。”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通过今年‘双11’淘宝天猫对AI的运用可以发现,AI不再只是概念叙事,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工具。”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AI带给平台的商业机会,不可否认的是,兴趣电商、种草电商的发展分走了传统电商平台的部分流量,通过AI导购的应用,消费者的决策、种草过程会不会回到传统电商站内?这十分令人期待。

战略革命:从同一赛道到生态分化

随着电商行业进入成熟期,各平台的发展战略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分化,而“双11”期间这种分化最为明显,大促也成为了电商战略战术集中检验的“练兵场”。

淘宝天猫通过“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整合饿了么、飞猪等全域消费场景,实现了电商平台向“远近一体”跨场景大消费平台的跃迁;京东则继续依托于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和业务拓展力度,以“大力出奇迹”的方式寻求增长;抖音则依靠庞大的流量基础和兴趣电商模式,通过人、货、场关系的重构让情绪消费成为新增长引擎。

可以看出,平台之间的竞争从同一赛道的你追我赶,转变为基于各自核心能力的生态化生存,外界则能从结果中看出,谁更适合行业的新阶段。

“就今年‘双11’而言,即时零售跨场景的潜力充分展现,AI带来的商家经营提效、消费者体验升级充分展现,这也是后续电商平台发展的两大趋势。”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企业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