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苏大维格5.1亿拿下半导体缺陷检测“小巨人” 构建光刻掩模“制造+检测”闭环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09 17:08:03

(原标题:苏大维格5.1亿拿下半导体缺陷检测“小巨人” 构建光刻掩模“制造+检测”闭环)

近日,苏大维格发布公告,拟以5.1亿元收购常州维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简称“常州维普”)51%股权,交易完成后常州维普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资料显示,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州维普是国内极少数在半导体光刻掩模缺陷检测设备领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其技术、产品和核心算法系正向自研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核心零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和自主可控。

苏大维格这一战略动作不仅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半导体检测设备高壁垒赛道,在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实现了国产半导体装备领域“制造+检测”的关键闭环,有望为行业国产替代注入强劲动力。

5.1亿切入半导体检测高壁垒赛道

资料显示,常州维普的核心竞争力堪称行业标杆。

常州维普聚焦半导体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和晶圆缺陷检测设备,两类产品均为保障芯片良率的核心装备,长期被美日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足3%。而常州维普凭借自研的核心算法与软件系统,成功打破技术封锁,成为国内极少数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目前,公司的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和国内外头部掩膜版厂商的量产线,获得全球顶尖客户认可。据常州维普微信公众号,其产品已交付上海中芯国际、迪思微、中微掩模、路维光电、路芯半导体、清溢光电、龙图光罩、睿晶半导体等国内客户,并实现连续复购,今年也已通过美日丰创和科盛德等国际一线厂商的验收。

财务数据更印证其成长潜力:2025年前10个月,常州维普实现营业收入超1.14亿元,净利润突破5100万元,在手订单高达2.5亿元,合同负债超1亿元,现金流状况稳健。创始股东承诺2025年—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2.4亿元,而仅当前在手订单有望支撑起近七成业绩目标,为未来增长筑牢根基。

与此同时,本次交易设置了精密的平衡机制:创始股东除了作出了业绩承诺以外,还将部分交易对价用于购买苏大维格股票并长期锁定,这既是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保障,也是对核心团队的长效激励。

技术客户产品全面共振

此次收购的核心价值,在于苏大维格与常州维普形成的全方位协同效应,构建起“光机电算”一体化的竞争壁垒。

技术层面实现精准互补。苏大维格作为微纳光学光刻领域的领军者,其主营的激光直写光刻设备是制造芯片上游核心部件——掩模版的关键,但该设备市场验证周期长、客户导入门槛极高。而标的公司常州维普的稀缺性恰恰在于,它不仅在技术难度最高的前道量检测领域之一——光掩模缺陷检测设备上实现了国产零的突破,更已成功将其产品打入国内头部晶圆厂和掩膜版厂商的量产线。

客户资源实现高效复用。资料显示,苏大维格与常州维普双方客户均覆盖国内外头部晶圆厂与掩膜版厂商。收购完成后,苏大维格能够将其光刻设备与常州维普已获认可的检测设备进行捆绑,以“光刻-检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极大降低自身产品的市场拓展成本与时间,实现从技术点到生态面的跨越。此外,苏大维格布局的泰国、越南海外渠道,将为常州维普打开东南亚市场提供捷径,加速全球化布局。

复合型护城河形成良性支撑。苏大维格与常州维普这种“硬件+软件”的技术闭环,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更能形成“光掩模制造设备+缺陷检测设备”的完整解决方案,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融合有望催生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例如,将检测环节发现的缺陷信息实时反馈给光刻设备,从而实现前瞻性的工艺参数调整,形成制造过程的智能闭环,这已超越了单纯的设备替代,迈向了工艺优化的更高价值环节。

构建半导体装备生态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构与国内“自主可控”政策导向下,苏大维格的此次收购展现出深远的战略眼光。半导体检测设备作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守门员”,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8.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至30亿美元,而国产替代尚处早期,市场空间极为广阔。

此前,苏大维格核心产品激光直写光刻机面临市场验证周期长、算法短板等挑战,而通过收购常州维普,公司不仅快速切入高壁垒、高增长的检测设备赛道,更完善了从光掩模制造到缺陷检测的核心环节覆盖,形成“设备研发-生产-检测”的全产业链布局。

长远来看,此次收购完全契合苏大维格向半导体高端装备领域转型的战略规划。通过技术融合与资源整合,公司有望打破国外厂商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长期垄断,培育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这笔交易远非简单的财务投资,而是国产半导体装备产业链在关键历史节点上一次极具代表性的战略合纵。其核心交易逻辑深刻反映了在当前地缘政治与产业升级双重驱动下,国内企业如何通过精准的协同整合,试图在由国际巨头牢牢把持的高端设备领域撕开一道缺口。”有市场分析员指出。

市场预期,随着收购完成,苏大维格将以“光机电算”一体化的核心优势,加速推进半导体装备国产替代进程,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fund

券商中国

2025-11-0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