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11-08 18:39:50
(原标题:毕马威专家:激活银发经济 康养产业要从“单一服务”走向“生态闭环”)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进博会上,银发经济、康养产业、养老金融等成为热点议题,毕马威中国启动首届康养50项目评选。
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主管合伙人姚凤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康养产业呈现出政策支持力度大、需求多元化且个性化突出、科技赋能明显、多元主体参与竞争、国际经验本土化创新的发展特点。未来,康养行业将从“养老服务”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范式跃迁,从“单一服务”走向“生态闭环”。同时,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行,优势互补,提升康养产业核心竞争力;专业化分工与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康养产业将持续破‘老年专属’的狭义认知,逐步向健康状态、亚健康到临终关怀的全生命周期发展,‘全人群’极大延展了康养产业链条。”姚凤娥表示,当前康养产业离散度高,未来需要围绕特定资源构建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解决盈利模式模糊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终极路径。
据介绍,毕马威中国在本届进博会上启动康养50项目评选,将面向康养科技与产品、康养服务和康养金融三大维度的企业进行公益性行业评选,并共同探讨如何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
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挖掘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化挑战为机遇,成为了康养、养老金融等行业发展的前提和共识。不过,中国银发消费仍面临一些堵点,例如,预防性储蓄、供需错配、消费环境障碍中国银发消费。据统计,受预期收入约束、健康风险和遗赠动机的影响,老年人储蓄率达61%,几乎是居民储蓄率的2倍,显示出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倾向。
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行业审计主管合伙人黎志贤表示,针对“预防性储蓄高”“不敢消费”等痛点,核心是要为老年人构建“安全感支撑体系”。一方面,需强化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完善社区居家医疗服务网络,减少老年人对“健康风险”的担忧。另一方面,可通过金融工具创新降低储蓄依赖,推出兼具“养老保障和适度消费”功能的专属金融产品,探索“以房养老”“养老理财”等多元化养老资金补充渠道,缓解预期收入约束带来的消费顾虑。
黎志贤认为,解决银发经济供需错配等问题,关键在于推动供给端从“批量生产”转向“精准定制”。
“企业要深入调研老年人真实需求,如针对适老性不足的问题,开发操作简单的智能设备、适配老年人生理特点的服饰,避免想当然式的适老化设计。”黎志贤说,另一方面,要打破“银发消费即低端消费”的误区,针对不同收入层级的老年人分层供给。既要有满足基础需求的平价产品,也要有匹配高净值老年群体的高端服务,比如定制化康养旅游、专业慢病管理方案等。
北证资讯
2025-11-08
证券时报网
2025-11-08
证券时报
2025-11-08
证券时报
2025-11-08
证券时报网
2025-11-08
证券时报网
2025-11-0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