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胜马财经
2025-10-30 10:25:54
(原标题:协鑫科技颗粒硅能否穿越光伏周期)
走出至暗时刻
作者 | 胜马财经 辛子墨
编辑 | 欧阳文
协鑫科技在连续亏损五个季度后终于迎来曙光,但这份盈利公告背后隐藏着“断臂求生”的无奈与战略转型的坚定。
近日,协鑫科技披露,公司光伏材料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利润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18.1亿元的亏损,业绩大幅逆转。细看数据,这笔利润中包含了出售联营公司鑫华半导体带来的6.4亿元税后收益,若剔除这一非经常性收益,协鑫科技光伏材料业务仍实现了稳健经营利润。
盈利背后的虚实
协鑫科技三季度的业绩反转,是真实复苏还是财务技巧?数据显示,公司主营业务改善与资产出售共同推动了公司扭亏为盈。若剔除出售鑫华半导体的6.4亿元收益,协鑫科技光伏业务仍产生了3.2亿元的经营利润。
这一业绩源于两大关键因素:硅料价格回升与生产成本下降。第三季度,协鑫科技颗粒硅平均外部含税售价达42.12元/公斤,较第二季度的32.93元/公斤大幅上涨了近30%;与此同时,公司颗粒硅平均生产现金成本含研发降至24.16元/公斤,创下行业新低。
价格与成本“剪刀差”扩大使协鑫科技颗粒硅产品现金利润空间显著改善。据测算,公司第三季度平均生产现金利润达13.1元/公斤,环比大幅扩大9.3元/公斤。
出售鑫华的取舍
市场对协鑫科技三季报似乎并不买账,出售鑫华半导体公告次日,公司股价高开低走。资本市场冷淡反应的背后,是对公司出售核心资产鑫华半导体的遗憾与质疑。
鑫华半导体由协鑫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2015年共同成立,专注于电子级高纯多晶硅的研发与生产。在半导体行业,电子级多晶硅长期被德国瓦克化学和美国Hemlock垄断,每公斤售价高达3000-5000元人民币,是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的近百倍。
鑫华半导体打破垄断,使产品纯度达到13个9的超高水准。2024年底,该公司在内蒙古的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项目建成试生产,成为国内唯一能够为12英寸大硅片提供原料的企业。更令人惋惜的是,鑫华半导体已在2024年12月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验收,计划2025年申报IPO,出售这样一家极具前景的企业,无疑是为了短期盈利而放弃了未来的“现金奶牛”。
技术成本双重优势
协鑫科技之所以能“壮士断腕”,底气来源于其对颗粒硅技术的长期押注。在当前光伏行业激烈内卷的背景下,颗粒硅正凭借其技术和成本优势逐渐崭露头角。
与传统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棒状硅相比,FBR颗粒硅技术在能耗、成本和碳足迹方面具有优势,颗粒硅生产电耗仅为棒状硅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协鑫科技的研发投入在降本方面成效显著,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颗粒硅现金成本已降至25.31元/公斤,而第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4.16元/公斤,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协鑫科技在ESG方面也取得进展,其颗粒硅“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仅为41kgCO2e/kg,远低于国际通用的棒状硅碳足迹特征化因子81kgCO2e/kg。这一优势使公司成为行业内少数能够满足国家《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新标准的企业之一。
“反内卷”政策的机遇
协鑫科技业绩改善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光伏行业整体供需关系正在重塑。经历2024年的深度调整后,硅料价格已跌破大部分企业的现金成本线,导致大量高成本产能和落后产能被迫停产或出清。
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对规范光伏行业价格秩序具有指引作用。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硅料行业通过能效标准、技术规范等市场化手段重塑市场格局,无效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受益于政策面,协鑫科技的硅料市占率已从2024年的14.58%大幅增长至2025上半年的24.32%。华泰证券报告指出,看好光伏反内卷稳步推进,控价限产多措并举,驱动产业链盈利修复。截至10月15日,颗粒硅均价已达到50元/kg,较第三季度公司的均价仍有上行空间。
战略布局与格局演变
在协鑫科技业绩反转的背后,离不开其创始人朱共山的战略布局。2025年2月,朱共山亲自接任协鑫科技CEO,被视为其亲自下场抓管理的信号。朱共山接手后推行了一系列严厉措施,2025年3月,协鑫科技宣布管理层带头大幅降薪。同时,公司推动降本增效,2025年上半年,协鑫科技销售开支同比减少21.2%,行政开支减少8.5%,融资成本减少10.5%,资产负债率已降至38.4%。
协鑫科技的资本运作也在加速,2025年9月,公司与具有中东主权基金背景的无极资本签署战略融资协议,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4.46亿港元(约合7亿美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推进多晶硅产能结构性优化,强化硅烷气业务这一第二增长曲线,以及改善公司资本结构。
协鑫科技正积极推进下一代技术布局,公司提出的 “FBR颗粒硅 + BC + 钙钛矿”技术组合,可能成为未来十年光伏行业技术发展的关键方向。在光伏技术路线上,协鑫并未像其他巨头那样明确站队某一个阵营,而是多方出击,在TOPCon、BC、钙钛矿等多个领域都有所布局。
业内专家认为,光伏行业的竞争已从规模化转向技术化,协鑫科技凭借颗粒硅确立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未来能否持续盈利,还需看其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的财务表现。随着“反内卷”政策推进,硅料行业格局或将重塑,拥有技术、成本、低碳综合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END
关注我们,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