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源媒汇
2025-10-30 10:32:12
(原标题:花海、机场与千年赛场:广州的全运“多重奏”)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谢春生
被视为#湾区好运的第十五届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或“十五运”)进入倒计时阶段。
近日,源媒汇走进广州多个赛事场馆与城市地标,从承载千年记忆的体育场到年量将超1.2亿人次的世界级空港,共同讲述这座城市与体育同频共振的故事。
从六运会到九运会,从亚运会到如今的十五运,广州这座城市的体育基因在一次次的盛会中不断被激活、强化,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01
从演武场到全民体育场
在越秀区的核心地带,屹立着一座被誉为“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的体育场馆——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下称“省体育场”),老广州人亲切称之为“东校场”。
这座场地承载着1300多年的历史变迁:从唐代的阅武堂,明代的演武场,清代的东较场,到民国的广东省运动场,这里曾是武科举考场、练兵阅兵之地,也是反帝反封建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建国后正式命名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标志着它真正成为人民的体育天地。
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大门/源媒汇现场拍摄
1979年,随着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省体育场启动改造,并于次年成功举办广州国际足球友好邀请赛。自1981年第三届省港杯足球赛起,这里承办了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
注:广东省人民体育场一角/源媒汇现场拍摄
为迎接十五运,这座千年场地再次焕新:不仅更新了轻型钢桁架雨棚、看台座椅、塑胶跑道等基础设施,更在外立面设计中融入岭南建筑精髓——屋顶挑檐、农讲所门楼、骑楼柱式、岭南花窗等元素被巧妙运用,让体育场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改造工程还特别在北侧增设广东省体育博物馆,拆除部分看台,通过连通平台衔接英雄广场,与烈士陵园共同构建红色体育文化轴线,架起连接古今的城市文脉桥梁。
值得关注的是,省体育场已承办十五运会首个开赛的竞体项目——女子16岁以下组(U16)足球赛,也是广州赛区承办的第一个项目。如今,改造后的省体育场不仅是优质赛事场地,更成为融合文化、体育、旅游与教育的城市新地标。
02
广州体育馆的时空折叠术
作为承办十五运会体操(蹦床)、排球(男子18岁以下组)和残特奥会轮椅篮球等赛事的重要场馆,广州体育馆刚完成建馆以来第三次大规模改造,并成为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十五运会广州赛区场馆改造项目。
据介绍,这座由法国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场馆,用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设有约11500个观众坐席。2001年落成即承办九运会闭幕式,更开创了国内大型体育场馆BOT模式的先河——由广州市政府与珠实集团共同投资约10亿元,并由企业负责30年的运营管理。
注:广州体育馆外围景象/源媒汇现场拍摄
本次改造重点涉及赛事用房、机电智能化系统和无障碍设施。其中,1号馆曾创下2023年单馆承办53场活动的全国纪录;2号馆累计接待全民健身约820万人次;3号馆则设有真冰冰壶馆和乒乓球运动中心。
注:冰壶馆/源媒汇现场拍摄
作为残特奥会轮椅篮球主赛场,场馆将无障碍标准提升至“全链关怀”:1号馆设有4个轮椅观赛区,盲道与城市道路无缝衔接,环形感应助听系统覆盖90%观众席,荧光盲道夜间可视距离达8米。
注:广州体育馆内一角/源媒汇现场拍摄
改造后的广州体育馆更突破了传统场馆的时空边界——通过可升降隔断系统,篮球场可在48小时内转换为万人演唱会场地;标志性拱形穹顶化身为数字光影巨幕,演绎广府窗花等文化符号,打造“可阅读的建筑IP”。
十五运会后,场馆还将上线“智慧健身舱”系统,让市民体验VR训练、AI体态评估等科技健身服务。
03
T3航站楼的全运打开方式
作为旅客抵达广州的首站,白云国际机场成为全运会氛围营造的重要窗口。
不少旅客表示,走进T1、T2航站楼,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出发大厅,从绿色通道、值机柜台到安检区入口,全运口号随处可见。“喜洋洋”和“乐融融”各种各样的造型装置装点着旅客的必经之路。
航站楼内的十五运宣传海报/源媒汇拍摄
而备受外界期待的#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也于10月30日正式启用,不仅将缓解机场运营压力,更以多项创新设计和服务升级成为广州的新地标和#广州最美机场打卡指南。
据介绍,T3航站楼以“花”为设计主题,8片花瓣构成“花”的形态。采用集中式主楼+指廊式构型,由主楼、东、西指廊组成,总建筑面积约68.3万平方米。
造型上收窄东西两翼,结合H型与X型的组合优势,更像是一座地面上的“小蛮腰”,有利于缩短旅客步行距离。
走进T3航站楼内,各种原木风装饰、绿地、植物景观以及不同功能性绿道的运用颇为抢眼,譬如构成“花开穗满”设计创意的稻穗造型的屋顶遮阳板与木棉花开造型的值机岛。
注:稻穗造型的屋顶遮阳板/源媒汇拍摄
注:木棉花开造型的值机岛/源媒汇现场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机场T3绝美观景台即将开放,这也是全国首个开放式机场观景台,这一创新设计让机场不再仅仅是出行枢纽,更成为城市新景点。观景平台位于24米层陆侧区域,游客在此既能俯瞰机场全景,又能近距离欣赏飞机起降。
注:观景台/源媒汇拍摄
T3航站楼的地下空间同样引人注目,公共区设计以“羊城启航·丝路新篇”为核心,将“飞机启航”的动感意象与北京路古道的历史底蕴融合。
天花设计以动态流线勾勒“飞机从广州启航”的壮丽场景,墙面则以金色波浪形装饰板塑造“丝路金潮”的气象。
此外,还有各种元素的精美地毯、富含岭南元素的商业骑楼以及融合了在地文化的创意作品和各类“硬科技”,称得上是一场“视觉盛宴”。
注:富含岭南元素的商业骑楼/源媒汇现场拍摄
注:各种元素的地毯/源媒汇现场拍摄
注:科幻元素满满的洗手间/源媒汇现场拍摄
注:融合了浓郁广州元素的创意作品《喜洋洋》/源媒汇现场拍摄
注:航站楼内随处可见的各类创意作品/源媒汇现场拍摄
随着T3的投入使用,白云机场正式进入“三楼五跑道”时代,年旅客能力将突破1.2亿人次,货邮量达380万吨,客货规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这也为十五运又添一记打开广州的新方式。
04
云台花园的体育与自然交响
云台花园作为广州的城市名片,也在这场全运盛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迎接十五运会、庆祝云台花园开园30周年暨云萝植物园开园1周年,白云山云台景区以花为媒、以文聚力,精心策划多项主题文化活动,打造一场融自然生态、人文创意与体育精神于一体的综合盛宴。
注:云台花园大门口/源媒汇现场拍摄
源媒汇注意到,云台花园入口便打造了以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为主题的花坛。园区内还有长达12米高的《花开盛世》绿雕——以“礼盒”为设计灵感,四面通透的绿墙饰以十五运会官方图案为花纹,绿雕中心环绕而起的跑道造型,礼盒基座处繁花簇拥、全运会吉祥物和口号镶嵌其间,这既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同心共襄盛举,也诠释着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并寓意共赴繁花似锦美好未来的愿景。
注:云台花园一角/源媒汇现场拍摄
景区在全运会期间还推出系列科普研学活动,通过自然观察、生态讲解、手工实践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在参与中深化对生态保护的理解,实现“体育+生态+教育”的多元融合,为全运盛会注入更多绿色内涵。
而值得一提的是,云台花园与云萝植物园正联合举办首届矮牵牛专题花展,首次集中展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广州系列”矮牵牛,也标志着广州在园林植物育种与种质资源保护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注:“广州系列”矮牵牛/源媒汇现场拍摄
花展以“花卉+文旅”融合为主线,共展出包括“广州系列”矮牵牛1至18号在内的矮牵牛品种72个,约8万盆,采用花境、花坛、花船、花球、吊篮等多元种植方式,将两大园区打造成绚烂多彩的“花之王国”,以丰富多样的花艺语言传递喜悦,展现全运热情。
“三十载云台记忆”老照片展则以时间为轴,带领游客重温城市发展中的温暖记忆。此外,第三届中国(广州)公园文创大会在云萝植物园设立分会场,集结20家国内知名植物园的327款文创产品,配合限时开放的夜游活动,共同点亮花城夜色。
注:云萝植物园一角/源媒汇现场拍摄
如今,走在广州的街头,全运元素已经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白云机场航站楼高达6米的吉祥物,到云台花园精心打造的主题花坛;从奥体中心公交站场的全运主题打卡板,到22座以“体育·廉洁”和“广府·体育”为主题的特设候车亭。
体育,已成为广州城市更新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十五运会脚步临近,这座千年商都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