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星巴克中国第四财季营收增6%,同店销售转正,在寻求股权合作同时加速本土化

来源:文轩新闻

2025-10-30 09:12:43

(原标题:星巴克中国第四财季营收增6%,同店销售转正,在寻求股权合作同时加速本土化)

面对全球业绩压力,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悄然走出了一条反弹曲线。

星巴克于10月29日发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财年业绩报告,中国市场表现亮眼。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8.316亿美元,同比增长6%,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

同时,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大幅增长9%,这已经是同店销售额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在全球市场经历重组阵痛的背景下,星巴克中国的稳健复苏尤为引人注目。

中国市场复苏强劲

仔细分析星巴克中国的最新业绩数据,可以发现多个关键指标均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营收方面,星巴克中国2025全财年收入达到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更是同比增长6%至8.316亿美元,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势头。

同店销售数据尤为亮眼。第四季度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同店交易量大幅增长9%,不过这被同店客单价7%的下降部分抵消。

这一趋势显示,星巴克中国正在通过吸引更多顾客到店消费来驱动销售增长,即使每位顾客的平均消费金额有所降低。

门店扩张方面,星巴克中国第四季度新开设183家门店,新进入47个县级市场。2025财年全年累计净新增门店达415家,截至季度末,星巴克在中国门店总数已达8,011家。

全球业绩承压

对比星巴克全球业绩,中国市场复苏的意义更加凸显。

根据财报,星巴克2025财年全球营收达到372亿美元,同比增长3%。但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第四季度虽略有回暖,同比增长1%,却是七个季度来首次正增长。

盈利能力方面,星巴克全球表现并不理想。第四季度GAAP营业利润率骤降至2.9%,同比下滑1150个基点。非GAAP营业利润率也为9.4%,同比下降500个基点。

每股收益方面,第四季度GAAP每股收益仅为0.12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85%。即使排除一次性项目,非GAAP每股收益0.52美元也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56美分,同比下降35%。

这一表现与公司推行的“Back to Starbucks”重组计划密切相关。该计划导致了627家门店的关闭,其中90%以上位于北美地区。

股权出售进展

在全球业绩承压的背景下,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事宜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7月,星巴克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已有20余家机构对收购星巴克中国股权表现出强烈兴趣。

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Brian Niccol表示,公司正在对这些意向方进行评估,但强调任何交易都必须符合星巴克的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Niccol明确表示,星巴克“不是出于资金需求”而寻求出售,而是为了找到拥有共同愿景和卓越本地化运营能力的战略合作伙伴。他还强调,星巴克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计划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

业内人士估计,星巴克中国业务的总估值可能高达100亿美元。这一估值反映了尽管面临市场竞争,星巴克品牌在中国仍然具有显著价值。

本土化战略见效

星巴克中国业绩的稳步提升,与其近年来推行的深度本土化战略密不可分。

产品创新方面,星巴克中国推出了“真味无糖”饮品创新体系,提供了更符合现代健康需求的客制化选项。这一创新由星巴克中国团队主导研发,显示了公司对本地消费者偏好的重视。

营销策略上,星巴克加大了与知名IP和明星的联名合作。例如,与五月天等明星的合作,以及史努比等知名IP的联名活动,制造了多轮社交话题热点,有效带动了销量。

渠道拓展方面,星巴克中国在第四季度宣布入驻京东外卖,并成为首个与该平台全面打通会员体系的餐饮品牌。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展了星巴克的数字化渠道,提升了消费者便利性。

市场下沉策略也在持续加速。星巴克中国不断向更多县级市场扩张,新开门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两年内的新店持续贡献高于均值的同店销售,表明其下沉战略成效显著。

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复苏轨迹与全球重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当北美门店大规模关闭时,中国门店网络仍在稳步扩张,深入更多县级市场。

资本市场密切关注着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的进展,超过20家机构的竞标意向印证了中国消费市场依然存在巨大潜力。

正如Brian Niccol所说,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并不是为了资金”,而是为了确保星巴克品牌未来在中国处于更强势的位置。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3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