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估值之家
2025-10-29 20:06:15
(原标题:从多路资金增持,看瑞丰新材的长期价值)

根据10月27日披露的三季报,瑞丰新材(300910.SZ)前十大股东中出现多数机构增持迹象。
具体来看,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股数量较上期增加38.82%,达到1180万股;北向资金增持44.34%,至571.5万股;交银新成长混合基金增持13.63%,至492.86万股;易方达成长股票型基金也增持4.45%,持股增至316.53万股。

图片说明:瑞丰新材2025三季报前十大股东持股变动,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队中有两支基金实施增持、一支社保基金新进入前十大股东行列,三只基金对瑞丰新材的合计持股达115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3.9%。若将上述同类资金合并计算,国家队这类中长期资金已跃升为瑞丰新材的第四大股东。
在前十大股东中,唯一出现减持的是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型基金,其持股数量减少27.53%,降至1000万股。不过持股占比仍达3.38%,继续保持一定的权重。
总体来看,第三至第十大股东的合计持股比例由半年报的14.78%上升至三季报的15.94%,提升1.16个百分点,持股集中度有所提高。
从增持主体的构成来看,机构投资者构成绝对主力,尤以公募、社保等中长期资金为代表。在市场波动中,长期资金更倾向于配置估值合理、基本面稳健的企业。对中小投资者而言,这类资金的动向可作为市场对企业成长性的侧面验证,对判断股票的长期价值具备一定参考意义。
机构扎堆增持,是瑞丰新材长期主义最好的注解
作为一家润滑油添加剂民营企业,瑞丰新材的前十大股东阵容堪称豪华。
在股东结构的维度上,瑞丰新材呈现出“产业资本+长期资金”的双轮特征。除了实控人郭春萱持股36.55%,瑞丰新材的第二大股东就是中石化资本,持股占比12.18%。后者于2019年以3.4亿元参与公司股权投资,并在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方面与瑞丰保持稳定合作。
瑞丰新材向中石化体系内的扬子石化-巴斯夫采购聚异丁烯原料,同时也向中石化润滑油公司销售添加剂产品。2024年,瑞丰新材对中石化体系销售额达8512万元,占内销总额的9%,2023年这一数字在16%。
图片说明:2024年瑞丰新材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的关联交易,数据来源于公告
除了产业资本的深度布局,以信托、保险及社保基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也在持续加大对瑞丰新材的配置。2024年,信托与保资率先增持该股;今年二三季度,全国社保基金也加入增持行列,进一步强化了中长期资金对公司的关注态势。自2023年一季度进入瑞丰新材前十大股东以来,尽管社保基金的具体组合有所调整,但其始终未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持股比例还有所增加。

图片说明: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与股价对比,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从投资逻辑来看,社保基金通常倾向于配置经营稳健、行业地位稳固的龙头企业。以三季度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的调仓动作为例,其在增持瑞丰新材的同时,也同步加仓了宝丰能源(600989.SH)与海大集团(002311.SZ),而另一方面则减持了山东药玻(600529.SH)、太阳纸业(002078.SZ)等短期业绩承压的标的。

图片说明: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九组合三季度持股变动,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社保基金的投资行为以稳健、长期、价值为核心特征,其持续增持瑞丰新材的举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该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与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
此外,高毅资产对瑞丰新材的持续增持,也反映出其对后者长期价值的判断。由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自2024年一季度新进成为瑞丰新材前十大股东以来,持股时间已超过一年半。期间持股比例由3.47%逐步提升至3.99%,对应流通市值从3.83亿元上升至6.25亿元。在持股数量增长18%的同时,流通市值增幅达63%,显示股价上涨对持仓市值提升作用显著。
观察历史数据,在“邻山1号”持仓动向公布后三十个交易日内,瑞丰新材的股价走势与其操作方向往往呈现一定协同性。从结果上来看,所谓的“冯柳概念股”持仓变化所形成的市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瑞丰新材的短期交易情绪。

图片说明: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瑞丰新材操作轨迹分析,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进一步从组合调整角度看,“邻山1号”在三季度对其重仓股海康威视(002415.SZ)继续执行减持操作。最近四个季度,该基金累计减持海康威视1.32亿股,持股比例由4.46%降至3.06%。伴随这一减持过程,其持有海康威视的流通市值也呈现出完整波动轨迹:从早期约88亿元起步,在2023年一度攀升至184亿元的高点,随后逐步回调,目前已回落至接近初期水平。

图片说明: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三季度持股变动,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与此同时,“邻山1号”也对龙佰集团(002601.SZ)、国瓷材料(300285.SZ)等持仓规模与瑞丰新材相近的标的进行了减持,这些公司近期业绩表现相对承压。相比之下,对瑞丰新材的增持操作,体现了高毅对其价值认可。可将“邻山1号”的调仓行为视作对“赔率组合”中各类资产的权重再平衡,而瑞丰新材在其配置中的权重正逐步提升。
综合来看,机构资金对瑞丰新材的增持行为,反映出部分市耐心资本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那么,瑞丰新材有何本事让机构纷纷“用脚投票”呢?
业绩平稳vs股价异动:资金在期待什么?
根据瑞丰新材10月27日发布的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51亿元,同比增长10.87%;归母净利润5.74亿元,同比增长14.85%,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68%。
瑞丰新材三季报业绩整体平稳,未出现显著超预期的情况。然而市场反应仍较为积极。公告发布次日,公司股价开盘一度上涨超过7%,最终收盘涨幅为5.22%。相比之下,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22%,化学制品行业指数微涨0.19%,瑞丰新材走出独立于大盘的行情。
若市场反应并非源于三季报,则可能存在其他催化因素。除多路资金增持外,公司在公告当晚披露的另一项重要动态——产能出海预期正式落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根据公告,瑞丰新材全资子公司瑞丰香港拟与沙特阿拉伯法拉比下游公司共同设立合资企业“瑞丰法拉比”,在沙特建设生产基地,产品将辐射中东、非洲、印度等市场,为区域客户及部分全球头部客户提供润滑油添加剂产品。
合资公司中,瑞丰香港持股60%,法拉比方面持股40%。项目总投资约2.46亿美元,按持股比例测算,瑞丰香港出资额约合人民币10.51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1.42%。

图片说明:瑞丰新材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净资产,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此前,瑞丰新材已与中石化形成深度绑定,此次出海投资沙特,可视为其进一步贴近原料端与客户端的战略举措,增强对国际市场的配套服务能力。
瑞丰新材此次推动产能出海,与全球贸易动荡和行业竞争格局密切相关。
据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消耗量将达570万吨,市场规模约195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需求市场,年需求量约100万吨。目前全球添加剂市场主要由四家企业主导,分别为路博润、润英联、雪佛龙和奥伦耐(雅富顿)。这些公司以复合剂销售为主,单剂多自用或向外采购,四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约85%的市场份额,而其中的三家都是美国企业。

图片说明: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格局,数据来源于智研咨询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全球润滑油添加剂供应链面临重构。行业正处于国际体系重塑与国内进口替代加速的双重阶段,这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潜在机遇。
实现市场替代的前提是技术能力的提升。面对行业环境变化,瑞丰新材近年来持续推进从单剂向复合剂的战略转型。目前,公司复合剂收入占比已超过60%,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提升,为参与全球市场份额竞争奠定了基础。
从业务结构看,瑞丰新材具有较强的外向型特征。近年来,公司境外收入占比稳定在70%左右。2024年半年报显示,外销产品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39%,创历史新高,较内销毛利率高出约9个百分点。因此,海外市场是瑞丰新材践行长期战略的核心领域,产能出海被视为重塑长期增长路径的关键举措。

图片说明:瑞丰新材分区域营收占比,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此外,尽管瑞丰新材在国内市场的营收占比仅为30%,但已确立国内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的龙头地位。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与国产替代进程推进,其国内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瑞丰新材全球市占率约为2%-3%,国内市占率约6%,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仍具备提升空间。

图片说明:2016-2024年中国润滑油添加剂进出口数量及金额,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智研咨询
结合三季报及去年四季度业绩表现,预计瑞丰新材2025年全年归母净利润约为7.9亿元,对应市盈率约20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进一步降至16倍左右。作为兼具国产替代与出海潜力的细分龙头,该估值并不高。当前市场并未给予其较高的估值溢价,主要制约因素在于产能利用率未达预期。
近年来,瑞丰新材产能扩张步伐较快。现有产能31.5万吨,在建产能43.5万吨,合计规划产能超过70万吨。但2024年公司润滑油添加剂产能利用率仅为63.66%,低于市场预期。

图片说明:瑞丰新材2024年产能利用率与在建项目,数据来源于公告
基于现有项目的产能利用率情况,瑞丰新材对在建产能的推进节奏作出调整。今年8月22日,公司发布项目延期公告,将“年产15万吨润滑油添加剂系列产品项目”及“年产46万吨润滑油添加剂系列产品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由原计划的2025年底推迟至三年后。

图片说明:瑞丰新材项目延期时间,数据来源于公告
产能建设的放缓,反映出当前市场需求尚不足以支撑公司大规模扩张,抑制了市场对于瑞丰新材短期盈利的预期。然而,从全球需求格局演变及公司出海进展来看,其长期发展路径仍具确定性。这一局面也在考验投资者的耐心与定力——是否愿意为潜在的长期回报承担等待时间。
从机构持仓和股价走势看,瑞丰新材的资金结构呈现出“短期资金流出、长期资金留守”的分化特征。社保、高毅等长线资金的增持,是对公司产业地位、技术能力与出海前景的认可;而部分灵活资金的减持,则可能源于对产能利用率与项目进度的担忧。在润滑油添加剂这个由欧美企业主导的赛道中,瑞丰新材能否凭借技术升级与产能出海实现“中国破局”,仍需时间验证。而对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正是一场关于“赔率与耐心”的考验。
公司研究室
2025-10-29
公司研究室
2025-10-28
估值之家
2025-10-28
估值之家
2025-10-28
电鳗快报
2025-10-27
估值之家
2025-10-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