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10-29 15:59:56
(原标题:营收万亿巨头换帅!中国联通董事长陈忠岳执掌中国移动)
执掌中国移动六年后,伴随着杨杰正式卸任,中国移动迎来首位“70后”董事长。
10月28日下午,中国移动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当日集团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宣布了最新人事任命:中国联通原董事长、党组书记陈忠岳接替杨杰,出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陈忠岳由此成为中国移动历史上首位“70后”董事长。
杨杰出生于1962年7月,1984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无线电工程专业,后获挪威管理学院通信信息管理硕士学位。从过往履历来看,他长期在通信行业任职,曾担任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总经理、党组书记、董事长等职务。2019年3月,杨杰从中国电信调任中国移动,接替尚冰出任董事长。此次卸任之时,杨杰已满63岁,与其前任尚冰类似,均属超龄任职后退休。
从财报数据来看,在杨杰任期内,中国移动的营收规模从2019年的7459.1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407.59亿元,成功突破万亿大关;归母净利润也从1063.25亿元提升至1383.7亿元,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不过,近期业绩数据显示,公司正面临增长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移动实现营收7947亿元,同比增长0.4%;股东应占利润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4%。
实际上,业绩增长放缓在中国移动半年报中已有体现。今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5438亿元,同比下滑0.5%,这一数据创下其近六年来首次营收负增长纪录;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至842亿元,但增长乏力的态势已然凸显——该增速较2024年同期的5.29%、2023年的8.39% 以及2022年的19.87%,呈现出持续放缓的趋势。
在半年报披露后的业绩说明会上,杨杰曾指出,当前传统通信需求渐趋饱和,人口红利逐步消退。“话音、短信业务持续负增长,流量增长也趋于平稳,简单的连接型业务确实日趋饱和”。
与此同时,新型信息服务仍在培育发展中。杨杰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几年科技领域最重要的一次变革,相关业务增长迅速,但目前规模体量仍然较小。“人工智能要发挥更大作用、真正为公司带来收入和利润增长,仍需时间培育。”
这一判断与行业整体趋势相符。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270亿元,同比仅增长0.9%,相比去年同期的2.6%增速明显放缓。更为关键的是,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28亿户,远超过我国人口总量,市场天花板触手可及。
杨杰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半个月前举办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他在主论坛上发表题为《碳硅共生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提到随着以AI为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和能量融合创新进一步向纵深推进,人类社会正全面迈向AI+新时代。
他表示,中国移动将以应用为导向,以场景创新为牵引,以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为发力点,加快AI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惠及千家万户、服务千城万村,“让AI不仅能做事,还能做更复杂、更具创造性的事”。
随着杨杰离任,业内关注的重点将转向新任掌门人陈忠岳如何掌舵这艘营收超万亿的行业巨轮。作为继任者,出生于1971年6月的陈忠岳,现年54岁,1990年于上海邮电学校国际邮电业务专业毕业后,便进入通信行业工作。他此前长期在中国电信工作,曾任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国电信公众客户事业部总经理,中国电信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等职。2021年1月,陈忠岳从中国电信副总经理任上调任中国联通,出任中国联通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2023年11月25日,陈忠岳接棒调任国家数据局的刘烈宏,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
据《财新》报道,陈忠岳还曾短暂进入筹备中的“星网”公司担任三把手。2020年,中国加速布局卫星互联网,多名人士向财新记者表示,政府在年初下发文件,拟成立“中国卫星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业内称之为“国网”或“星网”,对应的星座计划代号为“GW”。该公司由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国资牵头组成,筹备组的三把手正是陈忠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陈忠岳正式履新中国移动,其原任职的中国联通董事长一职目前尚未公布接任者。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0-29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0-29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0-29
智通财经
2025-10-29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0-29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