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好房子”建设地方标准陆续出台,房企竞争步入产品力时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2025-10-28 20:15:01

(原标题:“好房子”建设地方标准陆续出台,房企竞争步入产品力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随着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购房者更重视住房的居住属性,“好房子”的建设也顺应趋势加快进程。

10月28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广州市推进“好房子”建设的工作指引(试行)》(下文简称“指引”),着眼于解决当前住房在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个方面提出“好房子”建设标准。

这是又一座一线城市出台“好房子”建设指引。从实操的角度看,广州这份指引覆盖了建造工艺、空间设计以及软件配套等方面,全方位解读“好房子”的建设标准。受到市场环境影响,广州过去的住宅设计多数偏向紧凑型,指引的出台有望改善这一局面。

实际上,不仅是广州,山东、甘肃和上海等地也已经陆续发布“好房子”的建设指引,通过技术规范与政策引导,推动居民住房向更高品质、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这也为房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住房的金融属性退却,未来产品力的比拼将是获得购房者青睐最重要的法宝。

(资料图)

提升居住体验

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广州住房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偏向基础型,即便是改善型住宅,也更关注地段配套等硬性条件,而非住房本身的居住体验。

这也是全国住房建设的短处。在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的年代,住房金融属性偏强,忽略了核心的价值,无论是空间设计抑或建筑材料,多数仅能满足基本的住房需求。

一位龙头房企的设计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前购房者看房较少关注楼板厚度、隔音材料这些细节的建材运用,开发商盖房子也更看重“效率”,现在这些房子的弊病就暴露出来了。“一些房子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舒适性和实用性,盲目过度使用轻质化的材料,虽然结构安全不会有问题,但是居住体验并不好,客户投诉也不少。”他说。

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改变,购房者对住房的需求也已经改变。

据58安居客研究院调研,61.6%的购房者将“居住舒适度”作为首要购房标准,其中40.3%关注自然采光与通风,33%重视户型空间布局。

从广州新发布的指引来看,广州相关部门对购房者的住房需求进行过充分的调研,各项指引指标贴合购房者的现实需求。

其中,在营造宜人尺度舒适空间方面,指引提出住宅首层入户大堂及作为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架空层,净高不应低于3.5米;住宅标准层层高不应低于3.0米,设有中央空调、集中新风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宜低于3.1米。

此外,指引还强调要完善居住防涝防浸措施,住宅采用装配式整体卫生间的,其防水保修期应不低于10年;卫生间、厨房、外墙、屋面等有防水要求的部位,保修期宜延长至10年。

在采光方面,指引指出,应全屋交付空调,并预留新风系统安装条件。首层、地下室的电梯厅及电梯轿厢应配置风扇或空调。住宅电梯厅等主要公共空间宜优先自然采光和通风。户内宜实现自然对流通风。

在隔音方面,指引表示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外窗、楼板、隔墙、室内门、管道的隔声性能。

其中,卧室、起居室应采用隔声节能效果不低于6+12a+6规格的充氩气中空Low-E玻璃外窗或断桥铝合金中空Low-E玻璃外窗,临近噪声源区域应进一步提高外窗隔声性能。分户楼板应采用增加楼板厚度、减振垫、隔声涂料等隔声措施,减少撞击噪音;贴邻电梯的起居室隔墙应设置双墙和空气层等隔声措施。

“好房子”建设加快推进

除了广州以外,“好房子”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加快推进。

9月28日,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以推动新建和存量住宅的品质提升。

意见从加强城市设计、提升环境品质、完善住宅建筑功能、实施城市更新、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等角度入手,推出17项具体措施,发力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和住宅设计品质。

甘肃也在近期出台《甘肃省“好房子”规划导则(试行)》,围绕住区环境、内外交通、配套设施、智慧服务等核心维度,构建起“好房子”规划指标引导体系。

“好房子”建设贴合购房者的实际需求,也将为行业带来质的改变。但从实操的角度入手,“好房子”建设,仍需要各方共同重视推动,方能达成共赢的效果。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广州好房子建设工作指引,与国家提出的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核心内容的好房子一脉相承,从上述四个方面展开,建立地方标准。此外,在国家底线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比如华南的日照、气候环境)来落实的地方标准。

尽管标准制定符合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但是从房企的角度,要真正落实“好房子”,必然需要提升建造能力以及成本。

一位华南房企营销部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房子的营销点的确会更多落在“好房子”建设上,因为客户的确也更多关注产品。“但实际上,现在所营销的产品力,和各地好房子的标准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比如隔声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层高的规定也会导致容积率变小,而如果客户对这些的敏感度并非特别高,成本上去了但却没能转化为溢价,房企也会谨慎地去做平衡。”

李宇嘉也称,“好房子”建设标准很多会增加建造成本,可能导致房价上涨,能否被市场接受,包括房企和百姓接受,是下一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李宇嘉建议,政策也要加大扶持,比如在供地和规划上,不管是供地成本、市政设施、报建流程等,都要同步做好衔接和服务,便利开发商去落实这些标准,以及容积率奖励。此外,还要加强住建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协作,主要是报建后的监管和联合验收。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